摘要:动物词不仅是动物形象的代表,还是人类对动物词的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中西文化差异给动物词以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习俗,宗教等文化的影响,龙的形象在中西文化大有不同。各自蕴涵的文化内涵与喻意完全相反即神圣化和妖魔化.在学习语言时,如何对龙的意象进行妥善的处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龙;内涵意义;比较;不同
作者简介:阳青,女,出生于1983年12月,助教,研究方向: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217-01
龙,中国的图腾,精神文化的象征。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沉淀将人们所有美好的追求都赋予了龙。中国人以身为龙的传人而骄傲。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却代表着丑陋、邪恶、危险等情绪。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认为龙是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中国龙的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我们应该向世界宣传中国的龙文化。
一、中西文化中龙的形象不同
中国龙的形象是从原始社会起,通过整合多个宗族图腾形象而来。中国龙是结合了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龙是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的一种神物。
西方文化中的龙是头脑简单,丑陋凶残的巨蟒、蜥蜴或巨蟒。龙拥有又长又粗的颈,有角或褶边的头,尖锐的牙齿,和一条长长的尾。它是全身覆盖着鳞片,眼睛有四层眼睑,耳朵可以开合,牙齿尖而利,口喷火焰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的怪物。
二、中西文化中龙的内涵不同
1、民间文化内涵不同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的影响,龙在中西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龙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把其追求的所有的美好都寄托在龙身上。宽额代表聪明,鹿角代表长寿,狮鼻代表财富和权利,鹰爪代表大胆,马牙代表善良,鱼鳞代表灵活。很显然龙的形象集中了中国人追求的所有美好的东西。西方文化中,龙是头脑简单,长相丑陋的巨蟒或蜥蜴。一些龙不止一个头。大部分龙都很贪婪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一些英雄传说中,与其斗争的怪物就叫龙。
在中国,龙可以帮助人们对抗邪恶。龙是中国的图腾,古时人们都崇拜他。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节等节日,人们都会舞龙或是赛龙船。龙在中国的传说中是自然的统治者,对所有生物有不可思议的魔力。他可以呼风唤雨,对抗恶魔,带来财富。人们认为龙年生的孩子聪明,勇敢,健康长寿。
当基督教未在西方盛行时,人们对龙是怀有美好感情的。但是当基督教成为西方主要宗教时,龙就是邪恶的,摧毁心灵的象征。欧洲第一部英雄史诗《贝尔武夫》就是与龙斗争。在西方国家,龙就是地狱里的恶魔,是邪恶的象征。
2、政治内涵不同
龙在中国几千年的帝王文化中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从皇帝时代起,龙与皇权紧密联系。传说皇帝与龙有血缘关系,可以随时随地知道人民的生活。传说中著名的君王都与龙有着血缘。为了巩固政权,汉代创始人刘邦声称他的母亲梦见龙并生了他。中国人对龙的崇拜使他的政权充满着光环。西汉之后,龙作为皇权的象征达到顶峰。统治者利用人们对龙的崇拜和敬畏来巩固政权。自称为真龙天子,绣有龙的图像的衣服为龙袍。统治者的相貌称龙颜,座椅为龙椅。在皇宫你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形象的龙。可以看出统治者认为自己就是龙的化身。
与中国龙不同,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龙代表着罪恶、恐怖主义。在二战期间,大量的漫画中,龙的形象代替了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形象。在现代,龙又成为西方政权的主要敌人——恐怖主义的代言人。在以反恐斗争为主题的大量的漫画和宣传活动中,与正义的力量对抗的是龙。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作为中国形象代表的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神秘恐怖危险的。中世纪后期,当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龙的图案就深信其是地狱中的魔鬼。圣经说魔鬼是一种凶残恐怖的古蛇。西方国家认为中国龙是一头沉睡甚至死了的蛇。但是19世纪 “古龙觉醒”之说使得“中国威胁论”随之盛传。在西方人看来“红色灾难”随时爆发,毁灭西方基督教所谓的自由,民主,富裕。有人利用这种心理用中国来代替“红色灾难”,企图在政治上得到人民的支持来对抗中国。
中国龙的形象通过整合不同宗族图腾而得来,从原始社会起就成为中国的图腾。西汉后其地位更是不可动摇。中国人民认为龙代表着聪明,力量,权利,以身为龙的传人而骄傲。西方文化中,龙一直代表着凶残,丑陋,邪恶。在中西文化中,龙不仅在形象上存在差异,其文化内涵更是大相径庭。现今的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逐渐盛行。中国是龙的传人,龙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龙文化不可避免的走向世界。如何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蒋红红.从龙文化看龙的音译[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杨春梅.“龙”和“dragon”[J].广州师范学报, 2000.
[3]、雷碧乐.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4]、方坦纳.象征世界的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