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原创设计类教材。设计概论作为设计学习者的一本入门指南,对设计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论述设计概论教材在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结合实际及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编著教材,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设计概论;教材;问题;思考
作者简介:徐薇娜,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58-01
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设计事业蓬勃发展,而艺术设计事业的繁荣,必然带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当今艺术设计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招生人数不断扩大。艺术设计教育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设计理论知识成为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学识修养。
设计概论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专业基础课,备受重视。所能见到的设计概论教材更是多达数十种,一方面教材数量大增,一方面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哪本教材更适合学生,可能是每位教授设计概论课程的老师都思考过的问题。下面谈谈关于设计概论教材的几点思考。
在信息社会,知识、信息更新相当迅速,新的优秀设计思想、设计现象、设计作品和设计人才辈出,如不顺应历史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很容易被淘汰。年轻的一代学子不会满足于从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的教材中学习知识。他们希望拥有当下最前沿的知识,教材应具备系统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而当下具备系统性,前瞻性,尤其具有创新性的教材并不多见。知识写进教材,极少有对其内容进行修改或更新,特别是来自专业设计理论研究者的专著内容。有时再版只是对章节的顺序进行调整,图片进行更新,大体内容并无太大的变化。
不能否认,对于设计理论研究,大多都是在王受之、柳冠中等先生早期对设计理论的文章、著作开始的。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需要艺术设计理论。国内设计概论教材借鉴国外成型的设计理论体系让我们可以快速的与国际接轨。例如艺术设计概述、艺术设计的历史、类型、思维方法及艺术设计的批评,还有包豪斯的课程体系、伊顿的色彩理论以及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等等。这些内容大都是在西方工业化大生产为背景下,展开研究的。对于设计理论的研究者,很少带有质疑的态度或是探究的态度去研究它,大多数情况是将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者著作拿来主义。对于这种情况,教材的编写者也有很多无奈。首先,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时间短,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的建立并不长,要想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艺术设计教材并不容易。其次,大家都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道路。而这条路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怎么走,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再次,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繁荣,必然带来师资队伍的壮大。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年龄结构偏低,导致高校大批年轻教师需要职称评聘,而教材、专著是评职称的重要考核条件。这就使艺术设计概论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我国出版的关于设计概论教材中,也有不少优秀作品。这些优秀教材经过作者细心打造,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设计理论学者、设计师和教师都在着力改变这一局面。一方面,针对教材。大家积极探讨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讨论,确定设计概论教材编写的方向、内容。根据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汲取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定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媒介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加强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设计公司进行广泛联系,得到第一手资料、信息,充实教材。另一方面,针对教材编写者。对于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一辈艺术设计教育家,他们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思想成熟,具有前瞻性。青年教师大多是专业基础扎实的教学骨干,他们思想解放、激情满怀。学者可以通过办讲座、建博客等形式与广大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对于艺术设计概论教材编写,尽量做到观念更新而不脱离实际,内容丰富而不繁杂,信息量大而不累赘,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
一本好的设计概论教材,体现在它对设计概论课程准确、全面、稳定的把握能力。应该是不脱离本土文化,反映当前艺术设计最新成果或设计现象,吸收和引用国内外最新资料,力求向学生展示设计领域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理论、新作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理论修养,更好的指导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