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 刘江坤 杨奇林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011 年3 月中旬的一天,在天津宁河一规模猪场保育舍内发现一猪脐部向下形成一个碗口大的包。触摸脐疝无热痛感、软性、球形肿胀,听诊有肠蠕动音。笔者确诊为脐疝 (图1)。
在术前对患猪停食8小时,但不限饮水。病猪仰卧保定,在手术部位用剪毛剪剪短被毛,然后用温肥皂水搓洗,浸泡被毛,最后把毛剃干净。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常用碘酊和酒精,由手术区向周围涂擦。手术部位消毒后,用手术创巾覆盖手术部位,用布巾钳固定,在创巾中央露出切口部位,使术部与周围完全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在皮肤切开一个小口,深入手指进行钝性分离粘连的肠管 (由于疝内肠管与腹壁粘连),注意减少对肠管的刺激,完全分离后将肠管还纳入腹腔后,用间接内翻法缝合,注意消毒、消炎。
术后1~2日内,不应喂得太饱,以免腹压增大。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术部清洁,对仔猪要单独隔离饲养,以防止感染、化脓。1周后拆除结系绷带及剪掉缝合线。
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脐疝,仔猪的腹壁发育缺陷,腹下肌肉很不发达,以致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肌肉撕裂而引起脐疝。遗传因素造成的脐疝,一般同窝仔猪有数头或全部发病。
2.2.1 脐带留的太短
接产时断脐技术欠妥,脐带留的太短,造成腹壁脐孔闭合不全或由于采食过多造成腹压增大,小肠或网膜通过脐孔形成脐疝。断脐应在腹部脐带根4~5 cm处剪断,然后用3%~5%碘酊对断端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化脓。
2.2.2 断脐消毒不严
仔猪出生后断脐,由于消毒不严造成的发炎、化脓,影响脐孔闭合。因此仔猪断脐后要经常检查脐带情况,出生3天后发现脐带不脱落或脐带根部红肿,应在脐带根部及其周围涂以5%的碘酊消毒,注射抗菌药物,消除炎症。
脐疝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发病后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如果对病猪处置不当,淘汰率会增加。本文中的患病猪主要是由于断脐时消毒不严格造成的局部发炎、化脓,影响脐孔闭合。病初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常能触到脐孔,病程延长时,可引起嵌闭性疝,在疝内的肠管与腹膜会发生粘连。本文的病例由于发病时间较长,突出的肠管和腹壁造成了粘连,因此应注意对脐疝的早发现和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