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46)
近年来,随着国内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型数字资源在馆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数字资源研究成为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研究论文逐年增加。笔者统计了2001~2010年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文献,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图书馆未来的数字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检索统计工具,设定检索年限为2001至2010年,学科范畴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以关键词 “数字资源”、“电子资源”、“数字馆藏”、“电子馆藏”分别检索,分别检索到448篇、293篇、58篇、7篇文献。经过逐篇认真审读,去除重复和不切题的文献,实际上,我国数字资源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共计574篇。
2001~2010年是我国馆藏资源数字化从起步到迅猛发展的阶段。从论文发表时间的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出数字资源研究进展情况,进而可揭示出该领域研究发展总体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4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国内图书馆界正在探索与实践数字资源的构建与运用,发表的论文总共只有91篇。尤其是2001年,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只有7篇。2005~2007年是逐步发展阶段,文献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研究开始日渐升温,发表论文达202篇。2008~2010年,文献增长量进一步加大,发表论文281篇,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约为94篇。数字资源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
表1 论文发表时间一览表
CSSIC收录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来源期刊有19种,均为核心期刊。从全部19种论文来源期刊分布来看,《图书情报工作》发表论文数量最多,为85篇,这可能跟它的发行周期有关。发表论文33篇以上的期刊分别是 《大学图书馆学报》(42 篇)、《情报杂志》(41 篇)、《图书馆杂志》(39 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35 篇)、《情报科学》(35 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34 篇)、《图书馆建设》(33 篇)、《图书馆论坛》(33 篇)。
表2 论文基金来源一览表
在总共574篇论文中,176篇论文获得了某项基金支持,所占比例约为30.7%。基金项目的资助,不仅能够保证研究者研究方向的稳定性和研究过程的连续性,而且提升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从表2可以看出,国家以及各省(市)、大学研究机构十分重视数字资源研究,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49.4%。图书情报领域按学科划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数字资源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21篇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是数字资源研究领域的一大特点。
按第一作者统计,574篇研究论文共有423名作者,加上合作者,论文作者总数达779人。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为索传军(含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1篇;其次是宛玲(含第二作者),发表论文10篇;马文峰与徐革均发表论文8篇;发表论文3篇以上作者有25人(含第二作者)。从总体上看,我国研究数字资源的作者队伍较庞大,但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多产作者数量偏少,大多数作者的研究缺乏持续性。另外,在574篇论文中,两名及两名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为论文有275篇,占论文总数的47.9%。由此可见,数字资源研究是一个精深繁杂的工作,国内学术界的合作氛围正在形成。
从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统计来看,论文作者大多来自于高校图书馆和高校教学单位。如表3所示,在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绝大多数作者来自于高校。这些高校均设有信息管理学院或文献情报研究中心,产生了各自的核心作者群,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索传军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肖希明教授、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的宛玲教授等。在这些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不断涌现,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相继产生。
表3 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十的作者机构一览表
根据论文篇名及关键词统计分析,笔者将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归类划分,大致将数字资源研究主题分为五个方面:数字资源的采选、数字资源的整合、数字资源的使用与绩效评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管理。
表4 论文主题分布表
如表4所示,数字资源采选相关主题的文章共有205篇,在整个数字资源研究领域中所占比例最大,而此中又以“集团采购的探讨和分析”的论文居多。由此可见,面临海量数字资源的遴选依然是图书馆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重点。河北大学的宛玲教授[1]连续发表了两篇有关“集团采购”的论文,这些论文着重从组织管理、合作形式、组团动力、采购流程管理以及图书馆服务提升等方面归纳了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发展的特点。另外,华南师范大学的黄胜国、徐文贤[2]老师以 “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研究”一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探讨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必要性和采购工作流程,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采购策略,使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更加规范、有效与科学。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杨毅老师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对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模式以及CALLS引进电子资源地区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
图书馆不同的数字资源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管理形式以及存储格式各不相同,不同的数据库构建方式和支持平台也不相同,数据库间的异构性问题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难点。中国人民大学马文峰老师发表了六篇有关数字资源整合的论文,就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与技术的基础、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武汉大学黄传慧老师与清华大学李娟老师合作发表的论文 《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3],分析了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现状,依据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关系以及对数字资源加工程度的深化,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目标层次是数据整合—信息整合—知识整合,并以整合目标层次为基础,分析了基于OPAC、基于跨库检索、基于资源导航、基于超级链接、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五种整合模式,并指出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是未来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起步较晚,在相关技术、法律权限、运作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近10年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表现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技术研究和非技术研究并重的特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涉及数字迁移法、仿真法、数据更新、元数据、标准等问题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管理问题主要包含管理策略、管理风险、合作管理、管理体系、管理框架等问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法律问题主要涉及版权问题、知识产权以及著作权等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启动了“保存技术试验室项目”,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和记录进行实验,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的开展,有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的视角已从国家宏观管理转入微观管理环节,并以此寻求具体环节的解决方案。河北大学的宛玲教授及其团队,就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作了较深的探讨,连续发表了数篇论文。
随着我国数字资源建设的不断深入,图书情报工作者逐渐发现无论是商业数据库采购的产品选择,还是数字馆藏日常使用情况的考察,都需要针对数字对象开展大量的资源评价工作。因此,数字资源评价对于数字馆藏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获得广泛认同。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资源使用后评估成为目前该研究方向最多涉及的问题。由于国内数字资源评价领域研究者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图书馆等各类型文献机构,因此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往往将重点集中于与其职能和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资源使用效果后评估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则是数字资源评价中最为基础的领域,是评价研究可以深入的关键。索传军教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与绩效评估”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馆藏质量评价与绩效分析”,重点对数字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发表了 《论数字馆藏的质量评价》、《论数字馆藏质量控制需考虑的因素》、《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等研究论文。此外,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徐革老师[4]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领域也连续发表了八篇高质量论文,在其论著中提出了运用灰色统计法进行数字资源评价影响因子筛选的思想,以及应用模糊理论获得电子资源绩效指标权重的有效性研究,都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和实践价值。
数字资源的科学组织与管理是确保信息系统有效工作的关键,如何有效地存储资源、提高系统效能是数字资源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研究数字资源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中山大学的曹树金教授等人,注重实证研究,对国内外若干学术型数据库的数字资源组织体系进行调研,从微观和宏观层次描述目前学术数字资源的组织方式的现状,并根据调查情况探讨学术数字资源组织体系的宏观与微观、专业与综合、传统与新型方法的几个重要问题[5]。清华大学图书馆邹荣等人的论文 《电子资源访问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6],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与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电子资源访问管理与控制系统,实现对用户访问电子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合法用户对电子资源的正当使用。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始终与最新信息技术同步发展。随着未来电子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也将会不断深化。
2001~2010年,我国数字资源领域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资源发展较落后,相应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总体上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不足。国外学者往往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或问题的研究。我国虽然也有学者开展了实证研究,但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理论探讨是必要的,但在数字资源领域,数字资源的采购、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如何以理论研究对实践进行有力的指导,又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成果的可行性,都是值得图书情报界学者和从业者探讨。
二是泛在化与具体化结合不够。不同类型、规模的图书馆在发展目标、功能、服务对象需求、建设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从数字资源的建设到数字资源组织、管理、保存,甚至评价与服务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基于此,国外学者结合不同类型图书馆以及不同形式的数字资源,提出了适用的、各具特色的实践方式和理论总结,而我国研究者在此方面总是大而全地进行研究,缺乏有针对性研究。
三是数字资源的信息服务研究略显不足。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资源,无论是数字资源的建设、组织和管理还是整合与长期保存,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服务。我国数字资源的信息服务研究略显不足。在数字环境下,如何将数字资源的共性服务向个性化高端服务转移,如何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如何由等待服务变为推送服务,如何从文献服务走向知识服务,这些信息服务转移和变化的实现,需要图书情报界从数字资源的服务模式、服务技术和手段,开展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宛玲,余向前,董伟.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发展历程及特点[J].情报资料工作,2009(6):65-68.
[2]黄胜国,徐文贤.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31-33.
[3]黄传慧,李娟.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4):66-69,82.
[4]徐革.电子资源评价之重要影响因子的灰色统计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1):82-85.
[5]曹树金,司徒俊峰,马翠嫦.学术数字资源的组织体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6):214-219.
[6]邹荣,张成昱,姜爱蓉,等.电子资源访问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