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导向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以武汉某独立学院本科层次为例

2012-08-20 06:56傅晓明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教学活动教材

傅晓明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心理学以及一系列其他学科内容的边缘交叉课程,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管理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各个高校都将这门课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越来越推动了这门课程高校教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探索的深入和发展,在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关于人的研究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由于该课程教学既有行为引导和人格塑造知识的传递,又暗合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因此,我们尝试将《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结合起来,将教学改革立足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实际,使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真正实现为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服务。

一、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国内关于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方面,着眼于组织行为学的社会化需求,因此,这一类的研究主要基于如何将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管理活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服务。最显著的表现是,很多地方的党校普遍开设了这一课程,在高校中很多也是作为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门课程进行开设的,这些都主要是从我国现实需要角度来设置专业和进行教学活动的。

另一方面的研究则是基于提升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出发,侧重于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研究领导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其中突出表现在基于实践教学和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探索上。福州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体验和技能的培养(李广培,2006);武汉科技大学则从提出进行双语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路(梁小威,2005)。中央电大的庞京生探索了全称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

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本文作者之一傅晓明(2007)前期研究中探讨了个性教育和组织行为学教学的关联性教学模式,山西工商学院的高小芹(2006)提出要全面重视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教学活动要结合实际,进行企业走访、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建议。

但是总的看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基本着眼点都在于课程知识和管理实践相结合本身,包括对本专科教学层次的差异化研究,更多只是基于层次特征角度在进行较为宏观的研究,重点也是侧重于培养方案和总体的教学模式,实际上,管理实践活动离学生还是有较大一段距离,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自身定位和发展需求上又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特点,从收集的文献看,专门针对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而对本课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尚未多见,只是零散见之于相关论述。

另外,以本课程的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也是一个关注度较低的问题,从相关文献看,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尤其是结合本课程的内容进行的研究也不多见。因此,从客观实际看,这一研究将使得本课程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教学、贴近实践,也有助于我们将教学改革研究的视线从单纯的社会应用转而引导到关注学生的当前和未来的职业成长上,视线由外向内的转变既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符合当前我们培养能够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学生的课程认知和职业发展定位分析

该学院2010~2012年两年间开设《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本科班级共有4个班,分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各两个班,总人数为172人,主要生源地为湖北,还有少部分学生来自浙江、广东和广西。我们针对这四个班学生进行了关于“组织行为学教学效果评估”和“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自我认知”两个内容的调查,调查时间选在期中时间,这个时期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已经进入到重难点部分,对于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清楚全面,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和自己的基本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开设《组织行为学》的年级为大二或者大三,两年的大学生活也促使他们开始思考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应该开始形成了对职业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轮廓,我们的问卷就是试图找出课程教学对于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这种关联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定位的认知水平,为提升就业能力做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准备。

(一)问卷测试工具。在“职业规划与发展自我认知”问卷调查中,我们采用的问题结构主要是将依据霍兰德职业生涯问卷量表基本结构,分为基本情况和职业倾向两部分,设计问题22个,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为90%。

(二)统计分析。本次问卷采用了SPSS 12统计软件,由于本次调查只是限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因此在结果分析中将不涉及专业差异分析,只分析性别差异,所以我们将采用Z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统计分析结果。

1.学生职业倾向分布,见表1

表1 :学生职业倾向分布

2.男女学生职业倾向比较

表2 :男女学生职业倾向比较

3.讨论

从统计结果看,该校学生在霍兰德职业选择六个倾向上面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和其他层次高校学生比较而言,就笔者参与的前期对于湖北省某211高校相同调查情况看,两个院校相比就显著差异,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有几点:一是学校的招生层次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一定差异;二是地域分布上讲211院校的学生地域分布更加广泛一些,而我们本次调查主要生源地是湖北;三是就业倾向也受到调查当年度整体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是前面两个原因我们认为是主要原因。

其次,男女性别差异在职业倾向选择上也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常规型、现实型、经营型、艺术型上表现有极显著性;而在社会型和研究型项目上差异不显著,均有较高得分。一般认为,这种性别职业倾向差异和性别的心理差异有较强关联。由于本文不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原因就不再一一详细分析。

总之,通过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该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同学的基本择业特征,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方向。

在“组织行为学教学效果评估”调查中,我们主要通过结构化访谈法获取数据信息。通过广泛收集学生对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认知、学生反馈等诸多方面的基本信息,我们获得了学生对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比较全面的认知。

在回答关于“你认为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哪些章节内容你最关注?”这一问题中,有63.1%的学生认为第二章个体行为最关注,其中认为第二章之所以最关注的原因依次为 “认识个性、认识自我”(45%)、“介绍了行为规律,有意思”(24%)、“介绍了心理学”(22%)、“老师觉得重要”(9%);而认为第四章群体行为最关注的占到28.4%,原因分别为 “了解团队合作规律”(32%)、“懂得如何和别人相处”(26%)、“如何认识人际关系”(22%)、“其他原因”(20%)。

由此可看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中涉及到自我和他人的问题是比较重视的,这种重视联系到前面关于职业选择的特点,我们可以自然将两者进行一个有意识的引导,强化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必然会提升学生对于这种关系的深刻理解,并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自我的关注和群体合作、团队建设的关注程度也非常高,反映了学生既注重自我发展也注重和他人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趋向。

我们注意到,在学生最为关注的第二章内容中,包含了价值观这一重要的个性内容,而我们知道。价值观是反映一个个体从根本上重视什么、选择什么、喜欢什么的重要判断,这一判断影响着个体的许多重大决策,包括职业选择。实际上,很多学者的研究早已得出价值观和职业选择倾向之间存在的显著关系。

三、立足就业导向,探索教学改革之路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明确了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创新一定要立足就业导向,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关系,有效地将认识当前和规划未来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尝试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课件制作、教材选用和测评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

(一)教材选用及课件制作注重针对性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因此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材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前提。原来我们一直沿用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孙承志主编的《组织行为学》,这本教材确实是一本优秀的教材,但是由于该本教材的定位是以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教学为基础,面向全国高校本科教学的,因此,在教材的体例和内容选择、难度标准上注重了通用性而忽视了针对性,尤其对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无法兼顾,因此,立足于前面所述的就业导向特征,我们首先考虑更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材,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教师系统收集全国高校该课程教材使用情况,重点准备借鉴其他一些成功独立学院选用教材经验,更换现有教材,但由于教材更换还有一个过程,要注重连贯性,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这项工作正处于推进中。

教材选用需要逐步推进,但是教学课件可以先行。我们首先按照改革思路不断创新教学课件内容,力求在轻松活泼、学有所用的原则上设计制作课件,目前我们使用的课件是多位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老师经过多次反复摸索和充实改变推出的,既注重了和现在采用的教材保持衔接,又针对学习对象的层次特点、就业倾向等增减了相当内容,增加的是一些就业选择和个性之间关系、个性自我认识的讨论、人际关系重要性和沟通技巧等内容,而适当简化了组织和环境关系、基于心理学的个性研究等理论化过强的内容。很大程度改善了教学课件呆板、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的弊端,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教学活动明确“三落实”

教学活动的组织也是增强教学吸引力、改善教学效果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一部分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来讲更有意义。通过我们历年的跟踪分析,我们发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更注重自我表现的学生比例上高出那些较高层次的高校学生,行为模式表现更为突出,因此从表面上看,似乎独立学院不主动学习甚至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但是组织行为学中特别强调营造环境来强化和引导行为,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特别有感受,我们在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个性和行为、群体关系和团队合作等内容学习过程中,特别安排了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室外游戏和课堂情景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尤其是一些我们平时看去似乎不爱学习、上课无精打采的学生,在活动中不光是积极性高,而且分析问题很有想法,甚至在活动中组织能力、创意能力方面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改革中,教学活动环节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我们在教学进程编制中明确要求在相关内容中安排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清除的流程化模式进行设计,将教学活动的展开纳入流程化管理,对教学活动提出了“落实到人、落实到知识点、落实到细节”的“三落实”原则,获得很好的反馈。

(三)教学手段注重“抓住重点,多管齐下”

知觉活动是个体获取对于周围客观世界认知基本途径,个体正是通过各种知觉形式来获得并最终形成对于客观世界的多层面立体认知的,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教学手段的设计本质上就是要为学生的知觉活动创造条件,通过不断的条件设计来刺激学生的知觉活动,利用知觉选择性的特点,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知觉效果。而基于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知道,能够触动和刺激学生的知觉活动的一个有效手段当然是教学手段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改变态度既是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其实也是知觉选择性的具体表现,只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学内容就自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所以,我们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就业发展心理需要出发,把握这一需要,围绕这一需要,满足这一需要。这就是我们的“抓住重点”。

“多管齐下”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的形式选择上,要注意多样化,切忌模式化和单一化。学生的知觉刺激光是满足需要还不够,在形式我们还要讲究多样化,以新颖、挑战性、趣味性为主要的设计诉求,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看似简单,但是经过讨论后却蕴含着多种可能的问题来作为教学手段设计的基本内容,比方说关于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包容”问题、“职业发展和个性相一致”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到群体相处,有的涉及到兴趣和职业的关系等重要内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了运用课堂讨论和视频播放相结合,选择的视频节目使大家很亲切的纪录片场景,如“开一家咖啡店和自己的生活追求的价值定位的关系”就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选择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既认识了个体价值观在自身职业追求中的作用,更认识了职业选择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复杂性,在心理上对于职业选择和发展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建立“课程全程绩效考评”工具,实现科学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结果上,前面的过程管理只是解决了流程问题,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和就业观念的认知才是检验我们教学改革实践的反射镜。因此,如何评价最重的教学改革效果就成为我们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重要问题,其中评价体系是核心问题。

以往的评价体系侧重于最后的考试成绩,这种评价体系是我们一贯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必然延续和选择,这种评价体系既单一又缺乏全面的导向。我们希望设计一套新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既能全方位的测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又能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就业观,在就业观的形成中获得知识。

为此,我们设计了“课程全程绩效考评”工具。基本框架如下:

五个一级指标:教学活动参与度;问题讨论深度;期中课堂讨论成绩;考勤指标;课程结业成绩。

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如教学活动参与度下设:活动组织频度、参与频度、发言频度三个二级指标;“问题讨论深度”则包含问题的重要性、发言质量、其他学生评价、讨论结果等级等四个二级指标。其他不一一赘述。

每个一级指标赋值20分,平均分配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再按照“1~5”的5分制计分,最后按照权重计算整体得分。

这样一套评价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增加了前面两个一级指标,而这两个一级指标恰恰是落实教学活动质量的保证指标,既明确要求,又量化到具体内容,使得学生的全程学习活动都纳入到考核指标中来,如果我们能够使得教学重点难点和这些指标体系的测量很好的结合,就能够达到我们教学改革的初衷。

四、教学改革效果基本评估

这一整套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改革措施我们已经从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开始逐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推开试点,除了前面所述的教材选用我们仍然在比较外,其他的措施都基本推开实施。

从初期试点情况看,两个年级学生反响非常积极。从正在学习的班级看,学生们普遍认同这些措施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学习相应提升了对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认知。尤其对于择业和就业、就业和创业、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等和自身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学生们均认为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很多2012年度毕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仍然能够很好的回忆起课程学习中的相关主要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相关工具,如霍兰德工具、素质测评工具等来有意识地帮助自己进行职位搜寻和匹配,在就业情况反馈中,很多学生表达了对这些相关知识实践指导作用的强烈肯定。

当然,这些改革措施长期效果如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尤其是我们现在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访谈方法验证上,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结构化的量化验证分析;同时还有具体的措施如指标体系“课程全程绩效考评”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实施的长期效果如何,我们目前还在逐步的验证和分析。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以《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切实满足独立学院长期发展的目标需求,为社会输送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21世纪人才发展规划的实现作一些小小的贡献。

[1]孙成志.组织行为学[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7,(1).

[2]李永鑫,赵剑.进化——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3]刘彩霞.案例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4]傅晓明.基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8).

[5]万俊毅.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9-07,(下).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教学活动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