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苏州共有8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继续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创业类59人,占了全国总数的13.6%和全省的48%。是侥幸,还是另有奥秘?
苏州,正在书写新的传奇。全市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20%以上;
“千人计划”专家总数达到了81人,占江苏省三分之一,继续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创业类59人,占了全国总数的13.6%和江苏省的4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苏州工作的“千人计划”专家已经超过了180人……
东邻上海、南接浙江,在众多明星城市挤压下的苏州,何以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侥幸,还是另有奥秘?
1980年代初期,借农村改革东风,苏州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实现了“农转工”。随着浦东开发的潮声,苏州人便借船出海,实现经济发展的“内转外”,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典型。过去30年,作为中国经济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苏州一直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
如何在保增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型不慢人一拍,对于苏州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举例来说,苏州一年因转型需要而转移出去的项目超过500个,总资本超过400亿元,因此而形成的巨大空白该如何填补?眼下的苏州正迈入“深度调整期”,“突围”的方向至关重要。
曾经,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125万大专以上人才的总量不算少,但高层次人才供给却仍显不足。作为经济强市,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达70%以上,而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例仅为1∶0.3,远低于日本、韩国1∶5至1∶8的水平。有些统计更令苏州“心慌”。为此,苏州提出,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配置人才资源,引进一批苏州紧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突破制约自主创新的人才“瓶颈”。
破题的关键取决于人才。把人才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以人才高地来打造产业高地,以人才结构的优化来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点,苏州思路清晰。
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这是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中重重落下的一子。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苏州把招才引智的步伐迈出了国门。无论是姑苏人才计划,还是国际精英创业周,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苏州打出的“组合拳”让世界的目光聚焦。
2005年,制定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办法,苏州市本级给予5—100万元安家补贴;
2006年,实施“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把引才重点锁定在现代通信、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并放宽年龄、户籍、学历等方面的限制;
2007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每年择优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给予50—250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创业项目的规模和进度,给予1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免3年租金的工作场所;最高500万元的担保融资贷款、30万元科技保险费补贴、50万元贴息资助等;
今年,苏州市政府对“姑苏人才计划”再度升级,增加了两项新功能,一是科技金融支持,对到苏州创业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二是为引进的人才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苏州市关于加快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010工程”)的意见》、《关于县级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以人才高地造就产业高地,这是苏州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立平认为,“要找到与产业战略相匹配的人才,来了有用武之地。”
从加拿大回国,在苏州创业,“光伏强人”瞿晓铧白手起家创办苏州阿特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实现七年销售收入增长200多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跃居国内光伏行业前三甲,为苏州光伏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苏州“引进一个人才,兴起一个产业”的典型代表。
选择苏州,谭耀龙的理由是,在这里能够顺利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本。
2006年,留美博士谭耀龙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创达特(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仅凭一份创业项目书就顺利从苏州创投集团拿到了第一笔宝贵的创业资金。而当他们研发的芯片成功问世后,再次得到了苏州创投创业投资基金的青睐,产品顺利走向市场。如今的创达特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系统设备商“华为”的合作伙伴,并成功取得了“华为”3000万元的产业资金。
财力雄厚是苏州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五的城市,根据苏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苏州市一般预算收入1100亿元。夏芳透露,“仅仅园区用于人才培训、房租补贴之类的工作资金就超过两个亿,这完全不包括通过科技项目上的资金支持。”据统计,目前苏州各级公共财政每年用于人才工作开发的专项资金已达两亿元,约占苏州年度财政收入5%,今后5年全市各类人才工程的专项资金将不少于30亿元。
但是苏州之所以能引进适合的人才,并使人才转化为生产力和GDP,靠的是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一方面是创业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来判断和筛选人才和创业项目。
“人才引进的方法要创新,摆脱给票子、给房子的共性思维,要有‘独门秘籍’。”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小玫说,剖析人才创业最关心的问题,能不能在当地顺利找到资金最为关键。要让人才在创业的任何阶段都能找到资金,还得靠市场的力量。
众所周知,大部分创业人才在早期创业过程中,都面临过资金不足的困境,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瓶颈之一。破解这个难题,苏州的对策是打造“东方硅谷”,即通过创业资本的集聚,实现资本与人才的充分对接,为引进人才提供创业投资支持。
为此,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国有创投公司,同时财政设立了1亿元的跟头资金。马明龙介绍,创业人才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园区管委会首先会根据产业优先发展的目录来筛选,是否属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包括纳米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动漫游、融合通信、生态环保等。找来项目以后,工业园区会组织人员进行筛选,决定是否将项目纳入当地的人才引进计划的资金扶持范围。
筛选的过程包括数轮评选和打分,评选的人员有创投人员、创业人员、大学教授、甚至科技部官员。第一轮筛选后,园区管委会进行第二轮筛选,两轮筛选打分各占50%的比重。两轮筛选过后,园区管委会会请创投公司来考察项目,如果创投看中了项目愿意投资,那么财政跟投资金即可。如果创投公司站在市场的角度认为还不成熟,不愿意投资,但项目又通过了评选,园区会要求国有创投公司必须投资,起到前期推动作用。
从创业初期的种子基金,到孵化期的创投资金,再到成长期的产业资金,构成了苏州创投集团董事长林向红为之自豪的资金扶持体系。凭借这一体系,苏州在人才竞争中抢得先机。
目前,苏州在发改委备案的创投机构共有71家,注册资本金14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1%和64%,各占全国的11%左右。全市创投业实际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450亿元。到目前,全市创投业累计投资的项目已超过800个,投资金额超过140亿元。其中投资高新企业项目367个,投资金额63亿元,分别占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总数的45.7%和43.6%。
正是期望放大苏州化解创业人才融资难的效应,2011年7月,中组部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国内首家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以集聚更多国内外知名创投基金,吸引支持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实质上是一个将“千人计划”与创业投资催化结合的巨大工程。未来10年,将聚集100家基金团队,设立160支基金,基金规模达到2000亿元;与此同时,中心将出台一系列配合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的融资方案,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的“2241”工程——完成对2000个创业项目的投资,通过投资新增“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00位,支持400位“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实现再融资,培育100家“千人计划”上市企业。
苏州人才引进吸收,既看“流量”更看“留量”,优质平台的构建是“留人”的关键。
多年来,苏州为吸纳人才创新创业搭建了四级平台:第一级是以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利用开发区现有的资源,依托区内迅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打造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主阵地;第二级是中国苏州创业园、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园、苏州科技城等26家各级各类科技创业园,是以科技创业园为主体的集约化创新创业平台;第三级是101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98家内外资研发机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等知名高校密集区,形成了以企业、大专院校、研发机构为主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第四级是与全国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25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实施了1000多个合作项目,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的柔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据统计,全市38个科技创业孵化机构累计入驻30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中国孵化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苏州创业园主任黄臻说:“创业园除了为企业提供各种完备的公共技术平台,还帮助他们寻求资金支持。来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毕业’的时候开着宝马车,这已成为苏州留才育才的一个生动写照。”
为确保这些举措落到实处,“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才贡献率等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在张家港,各区镇党政一把手把抓人才当成了头等大事,将人才项目落户指标纳入政府52项年度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并在区镇年度千分考核中拿出100分考核人才工作。此外,苏州对县级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再升级,由原来的“每年一次考核,两年一次表彰”改为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表彰。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干部树立、强化人才优先的观念,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苏州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外,全市9个县级市、区都建立了符合各地人才工作实际的人才工程,为全市申报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源泉。
苏州打造“人才天堂”要纵向联动更要横向协同。根据计划,苏州还将在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让人才服务理念植入政府工作的每个环节。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充满信心地说,苏州在进行深度调整,而一旦以“人才引擎”驱动的转型完成“蓄力”,迈过深度调整期的苏州,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