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鹏 □孙宏坤 □梁静杰(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天然径流量表示。
南阳市1956-2000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1.69 亿m3,折合径流深232.7mm。其中,王蚌区间北岸区多年平均为3.5 亿m3,折合径流深256.8mm;王家坝以上南岸区多年平均为5.29 亿m3,折合径流深391.8mm;唐白河区多年平均为37.54 亿m3,折合径流深215.0mm;丹江口以上区多年平均为14.41 亿m3,折合径流深248.4mm;丹江口以下区地表水资源量相对最贫乏,多年平均为0.91 亿m3,折合径流深173.9mm。
全市13 个县市区中,径流深均超过100mm。其中,南召县、桐柏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0.44 亿m3、7.20 亿m3,折合径流深均超过350.0mm;其次,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社旗县、唐河县,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5.98 亿m3、8.46 亿m3、3.54 亿m3、2.46 亿m3、5.41 亿m3,折合径流深在200.0~250.0mm 之间;另外,还有宛城区、卧龙区、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邓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94 亿m3、1.91 亿m3、4.07 亿m3、5.49 亿m3、2.05 亿m3、2.73 亿m3,折合径流深在110.0mm~200.0mm 之间。
南阳市地表水资源量呈现山区多于盆地的区域分布特点。桐大山区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王家坝以上南岸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29 亿m3,折合径流深391.8mm;唐白河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54 亿m3,占全市的60.8%;丹江口以下区地表水资源量最少。
南阳市地表水资源量主要产生在汛期,连续最大4 个月出现时间稍滞后于降水量。全市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 个月发生在7-10月,4 个月产生的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年的67.7%;多年平均月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月最大与月最小的倍比值为13.7 倍。
全市1956-2000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1.69 亿m3,比1956-1979年63.57 亿m3,偏少3.0%;1980-2000年系列比1956-1979年系列偏少6.3%;1985-2005年系列比1956-1979年系列偏少11.2%。
从年代变化分析来看,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接近1956-2000年多年平均;60年代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相对最丰,偏多11.3%;80年代偏多2.7%;90年代相对最枯,偏少13.0%;21世纪初期偏多6.4%。
南阳市处于南方湿润区与北方干旱区的过渡带,既有南方湿润区的特征,同时北方干旱区的特点也非常显著。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大,丰枯非常悬殊。据1956-2005年系列计算分析,196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最多,为186.37 亿m3,而1999年少,仅为17.44 亿m3,丰枯倍比为10.7 倍。全市13 个县(市)、区中,淅川县最大,丰枯倍比值达到39.7 倍;丰枯倍比值超过20 倍的县(市)、区有: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新野县、邓州市;其余地区在10~20 倍之间。
通过绘制各水资源三级分区和行政分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相关图,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区地表水资源量的系列计算精度。本次绘制了全市各水资源三级分区及行政分区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相关图,总体而言,各个分区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相关性都比较好,点群带状分布较为集中(见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关系图1、图2)。
图1 唐白河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关系图
图2 南召县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