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华,刘 梅,胡 卫,詹 颖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中心,重庆 400037)
急诊体外循环抢救急性心脏破裂1例
范 华,刘 梅,胡 卫,詹 颖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中心,重庆 400037)
心脏破裂;体外循环;急诊;手术
心脏破裂是心胸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诊之一,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救治,伤员常在短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1]。本例患者在术中突发心脏破裂,果断采取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破裂修补术,手术很成功,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年龄50岁,体重45 kg,身高165 cm。因二尖瓣置换术后1个月,胸部切口红肿、疼痛、渗出2 d入院。于2010年10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27天治愈出院。出院后1个月,发现胸部切口疼痛不适,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伤口裂开,伴有渗出,再次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胸部正中见约20 cm长的陈旧性手术疤痕,其中下段约5 cm范围伤口裂开,深达胸骨层,见胸骨外露,胸骨内固定物松动,伤口周围红肿,有淡黄色渗出液渗出,无恶臭,伤口周围处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律不齐,金属瓣膜音清晰。诊断为二尖瓣置换术后,胸骨愈合不良,拟行胸部切口清创,胸骨内固定术。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建立动脉血压监测,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心电血压监测。取原手术胸前正中切口入路,常规消毒铺巾,沿原手术切口切开皮肤肌肉显露胸骨,见胸骨皮质层愈合不良,可见1~2 mm宽裂隙,未见明显移位及活动,未见明显感染坏死组织及异常分泌物。剪断并抽出原来手术固定胸骨钢丝,拟从剑突下方游离入心包腔,突然患者心跳异常,出现室颤,血压下降,随即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外按压,迅速打开胸骨,进行持续心包腔内心脏按压,同时大量补液输血,静推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心脏除颤,心跳仍未恢复,持续心包腔内心脏按压,头戴冰帽护脑,并迅速建立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回收患者活动性出血,准备体外循环。采用StockertⅢ-型心肺机和美敦力-541型膜肺,按一般成人急诊心脏手术准备体外循环机器及管道、插管,勃脉力A液及林格氏液共1 000 mL,肝素90 mg,库血400 mL,羟乙基淀粉200 mL,甘露醇125 mL,碳酸氢钠125 mL,氯化钾4 mL,硫酸镁4 mL,进行紧急管道预充排气。全身肝素化后行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全转流,降温至鼻温25℃。转流开始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度和电解质于正常范围。体外循环辅助下外科医生行心脏探查,见心包腔内大量活动性出血,仔细检查发现右室游离壁及房室沟旁有两条裂口,分别长约6 cm和3 cm,大量活动性血液从裂口流出,其中右室游离壁裂口深及全层,达右室腔内。立即行裂口修补术。并给予甘露醇100 mL。待鼻温复至28.5℃时给予利多卡因200 mg后电击20J除颤,心脏复跳,心律为窦性心律,60~85次/分,继续复温至鼻温37℃,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度和电解质于正常范围。患者手术结束后安返监护室,手术后3 d清醒。
心脏破裂大出血,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临床上用常规的外周血管通路输血的方法,往往输血的速度跟不上失血速度,此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心脏破裂诊断明确后,迅速应用了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及体外循环转流辅助[2]。采用体外循环一方面可以将失血从术野回收,减少患者自身血液的丢失,节约库血的用量,另一方面采用人工泵可以快速地输血维持血容量及动脉压[3]。更主要的是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能更加有效地采用控制性降压,甚至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查找出血部位并加以修补。此患者从明确诊断到体外循环转流开始,总共耗时不到20 min。体外循环准备时间的控制与抢救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准备时间越短,抢救的时机及预后就越好。日常为急诊体外循环配备了急诊车,车上有常规体外循环所需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管道、微栓滤器、各类插管、接头、血管钳,常用的预充晶体、代血浆、药品等。急诊手术时,由3名灌注师作紧急体外循环转流前准备,1人装机预充膜肺,1人配制转中所需药品,1人准备手术台上所需物品,分工协作,为急诊手术缩减了大量的准备时间。
急诊患者大多伴有循环或呼吸功能的障碍,机体内环境紊乱,酸碱失衡。体外循环通过提供充分的氧供和组织灌注,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体外循环完全可以替代心脏功能维持机体有效灌注,为心脏复苏创造条件。
[1]石应康,田子朴,袁宏声,等.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分型与处理[J].中华创伤杂志,1994,10(2):60 -62.
[3]何 洹,屠伟峰,何 静,等.1例成人永存动脉干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2(4):238 -239.
[3]佟 鑫,刘长江,赵 斌,等.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9,7(2):107 -108.
(编辑:郭光金)
R541
B
1672-5042(2012)04-0461-01
2012-02-02
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