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荣,刘慧
(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毛泽东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其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对生命、生活的独特体验,也成就了他大气磅礴、雄奇魄丽的诗风。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的瑰宝,既是一部形象的革命史,也是一部伟大的史诗。
一首好的诗词要成为可唱的歌词不仅思想内容要深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而且情感要真挚充沛。诗词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都诗意浓厚,意境阔大幽远,以情感人,催人奋进;并且锻词炼句,字字精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表现力极强。正如郭沫若(1892~1978)所言: “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诚然,这些堪称为诗词经典的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也体现了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他本人的心绪之言,也是整个中国革命的艺术再现。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Belinskiy,1811~1848)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事件构成史诗的内容。”的确,毛泽东诗词无一不是历史事件的反映,并融进了博大精深的哲理和强烈的思想感情。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从逻辑语言进行到音乐语言的关键因素是情感。”[1]诗词之美集中反映在可读性的音调,抑扬顿挫,音调高低、强弱的细致变化,这些特征使得诗词较之其他文学形式具有了更多的音乐美。毛泽东写作诗词大多采用古典诗词的艺术样式,而古典诗词则讲究押韵,注重平仄关系,具有很强的音韵美。上述特点能使毛泽东诗词在内容上成为可以入乐的歌词。
歌词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欲入乐者,和谐为先也。一首好的诗词要成为歌词,既要有可唱的音乐性;不但在内容上可入乐,在艺术形式上也要有和谐的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换言之,一首能歌唱的诗词,要通过押韵或用韵所形成的韵律来展现其音乐性;节奏要鲜明,格律要规整。毛泽东诗词无论从格律、词藻、意境来说都具有这样的品质。
毛泽东自称他的作品是用“旧体”写“新诗”,采用的是古典诗词的写作形式,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正如我国著名音乐美学家、南京艺术学院范晓锋教授说的那样:“我国古典诗词的语音具有旋律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形式特征的旋律意义,更倾向于音乐,这恐怕也是我国传统音乐形式美的重要基础之一。”[2]
1.押韵合辙。押韵是指在一首诗词中,句末的某个字要有规律的落音,并且这些落音的字韵母要相同或相近。合辙是指句末落音的字要在十三辙中的同一辙内。一首诗词能押韵合辙,则歌唱性会更强。毛泽东诗词也不例外,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是用韵的高手。例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 (an)/天兵怒气冲霄汉 (an)/雾满龙冈千嶂暗 (an)/齐声唤 (uan)/前头捉了张辉瓒 (an)//二十万军重入赣 (an)/风烟滚滚来天半 (an)/唤起工农千百万 (an)/同心干 (an)/不周山下红旗乱(uan)。这首词押韵极为讲究,全词合“言前”辙,无一例外。“言前”辙韵腹为开口音“a”,极富歌唱性。著名作曲家生茂 (1928~2007)、唐诃、陈志昂曾为此词谱过曲,田丰也写过声乐套曲。再如, 《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iang)/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iang)//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uang)/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uang)。全词韵脚合“江阳辙”,极为严谨。此外,《忆秦娥·娄山关》(乜斜辙)、《蝶恋花·答李淑一》(油求辙)、《清平乐·六盘山》(言前辙)、《七律·长征》(言前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江阳辙)、《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江阳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江阳辙)、《清平乐·会昌》 (腰条辙)、《沁园春·雪》 (腰条辙)等,韵律极为和谐,不胜枚举。
2.节奏鲜明。诗词中的节奏鲜明主要表现在句式结构上有规律地回旋运动及长短句的规则交替上。诗词中的节奏直接影响音乐节奏,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歌曲时十分注意歌词的节奏韵律与旋律曲调的节奏搭配。毛泽东诗词由于既有诗又有词,所以从歌词角度对节奏进行分析可以分为齐言式和长短句式两种:齐言式是指“各句具有相同的字数,它是诗歌句式的一种,如五言、七言等。……齐言式诗歌因其齐言的句式结构,从而形成了句式的节奏节拍的一致性,特别是其诗句在音律和声韵上的变化,具有音乐性的起伏流动感。”[3]长短句是指字数不一,“长短交错,节律参差不齐,因而更富于变化,充满活力。”[4]毛泽东诗词不管是字数相同的律诗还是符合古曲牌的词节奏都非常鲜明。例如,《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是5字句和7字句结合在一起的奇数长短句词,开始是两个5字句的2+3式的音组节拍,紧接着拉开节奏以一个7字句2+2+3式和一个5字句2+3式的紧缩型节奏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阕又以两个5字句2+3式的节奏反复回旋,之后,又以一个7字句2+2+3式和一个5字句2+3式的组合结束全词。从整体看,这首词长短交错有序,匀整分明,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音乐性突出。著名作曲家劫夫 (1913~1976)曾将这同一首词谱成旋律不同的两首歌曲,可见对这首词的钟爱程度。再如,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律诗,字数相等,韵律和谐,音组节拍严格统一。全诗紧密围绕7字句2+2+3式的三个音组四拍的节奏规律写成,音乐节奏是××××︱×× × (四拍),节奏鲜明,诵来铿锵悦耳,极富音乐性。另外, 《蝶恋花·答李淑一》、《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卜算子·咏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无不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3.格律规整。格律是指诗词中包括平仄规律在内的写作规则的总和。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每个字读起来会有高低不同的音高变化。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语的现代汉语,将声调分为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凡属阴平声和阳平声的字都归为“平声字”,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归为“仄声字”,诗词中的格律就是这样的平仄规律。格律对作曲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有“倒字”现象发生 (汉字有阴、阳、上、去四声,当字与字连起来读时就会出现音调起伏自然倾向。如果违反这些关系,改变音调,则会听成别的字音)。[5]清代徐大椿 (1693~1771)在《乐府传声》中曾经说过:“曲之不入调者,字句不准、阴阳不分、平仄失调也。”由此可见,格律对歌曲写作的重要性。
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常沉浸寄兴于古典诗词中,他喜欢用“古体”写“新诗”,所以,毛泽东诗词遵循格律,极为严谨。例如,《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一)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其二)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其三)这三首小令中,第一、二句都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首和第三首第三、四句都是“仄仄仄平平”,并且第一、二、四句句末都是“平声”字。《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等作品,也都严格固守平仄规律。再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仄仄平平仄仄平)
虎踞龙盘今胜昔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翻地覆慨而慷 (平平仄仄仄平平)
宜将剩勇追穷寇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可沽名学霸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若有情天亦老 (平仄仄平平仄仄)
人间正道是沧桑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见,首句和偶数句押韵为ang,并且都为平声韵,这非常符合近体诗的韵律要求,而唐代歌曲的创作都是:“先作好诗,然后跟着诗歌的节拍来制曲。”[6]即所谓的“采诗如乐”。再看“节拍字”(汉字一字一音,诗句中的音节,以两个字或一个字为一顿,语言学上称为“音步”)。七言诗有三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和单音步是每个音节的节奏点 (也就是“节拍字”),[7]同一行中上下句节拍字都平仄相错。例如:
钟山/风雨/起/苍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可见,毛泽东诗词的格律极为严谨和统一,体现了高低抑扬的错落美,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再以《采桑子·重阳》为例,说说押韵合辙、节奏鲜明、格律规整三个特点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如何综合体现的:
人生/易老/天/难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岁岁/重阳 (iang)
仄仄/平平
今又/重阳 (iang)
平仄/平平
战地/黄花/分外/香 (iang)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一年 /一度/秋风/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似/春光 (uang)
仄仄/平平
胜似/春光 (uang)
仄仄/平平
寥廓/江天/万里/霜 (uang)
仄仄/平平/仄仄/平
纵观全词,平仄和谐,对仗工整,用韵严谨。一、四两句为7字句,二、三两句为4字句,有张有弛,节奏非常讲究。全词韵脚为“江阳”辙,鲜明而统一。格律异常规整,第一句以“平平仄”煞尾,第二、三句以“仄仄平平”并韵;第四句以“仄仄平”并韵,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音乐之美溢于言表。
综上所述,毛泽东诗词不仅具有押韵合辙、节奏鲜明、格律规整、突出重音等外在语言特征,带有音乐美的特性,而且意境深远,激情澎湃,语词精粹,凝炼性极强,可以为之谱写优美的曲子。◆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9.
[2][3][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15,115,116.
[5]酆子玲.歌唱语言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27.
[6]刘尧民.词与音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202.
[7]吴丈蜀.读诗常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