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春雷,李晓安,唐雁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1)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日益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着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上网也成为当下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主流渠道。毫不例外,网络也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行为模式和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认识网络对青年学生成长的影响,探索与思考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如何做好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解决“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人”的根本问题,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等学校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2011年1月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30.6%,其中互联网用户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占38.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7.3%。为数众多的学生网民在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下,他们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相互交流沟通,互联网积极促进着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但由于网络自身的不完善性,大学生原有思想道德素质薄弱,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也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行为方式。
1.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乐于追求新事物、新观点,勇于探索,思维活跃,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与知识,对信息的过滤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良莠不分。面对互联网中开放的、无国界的、多元的文化,青年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必定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的冲击。同时,西方文化包含的价值观多数与我国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开放的互联网中,猎奇的大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检索到包含西方国家腐朽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奢侈生活方式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进入他们的知觉结构,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削弱其对主导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2.对思维方式的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容易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降低其思维高度。网络是集字、音、图于一身而构成了信息的立体化的传播形态。然而,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常常会导致青年学生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淡化了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图像的直接化、形象化导致青少年用“看”而不是用“想”来认识和了解世界。这种文化填平了传统文化的深度,必将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思维深度,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3.对道德意识的影响。网络容易导致青年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和责任感的缺失。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极大地超出了现实社会的责任范围,同时,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对于道德意识相对薄弱的青年学生来说,极易造成道德的失范,势必造成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美国著名哲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特别指出,以电子与网络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内容对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了瓦解与破坏作用,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陷落与社会道德的失范。
4.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情感交流的方式,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变成了数码和符号,弱化了传统的可视性和亲和感。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学生依赖网络虚拟的符号交流,疏远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逐渐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以至于非社会化倾向产生等问题。
5.对学习方式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将教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互联网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促进了大学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的进一步开展。但由于信息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复杂、获取的便利等因素,部分自制力和识别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年学生对网络信息良莠难分,对知识疏于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勤于敷衍的“复制”和“粘贴”。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沉湎于电脑中,滥用网络的便利,拷贝抄袭作业、论文,应付学业,养成了不良的学习方式,降低了自身的学习能力,甚至荒废学业。在“百度搜索”中键入“网瘾” “退学”四个字,搜索的结果是311 000条信息被检出,可见影响之大,问题之严重。
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我国首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005)》,报告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对于现实生活空间,网络形成了特殊的虚拟社会环境。许多大学生沉湎于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不能自拔。网络空间的极大自主性和随意性使得青年学生个人中心主义极易膨胀。同时,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和巨大反差,都会导致青年学生人格的扭曲,并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7.对行为的影响。在网络中,行为是通过敲击键盘、点击鼠标来实施的,在主观意识支配下“虚拟实在”进行的。这些行为往往被青年学生单纯看作是网络的虚拟行为,不是现实社会人与人直接互动的社会行为,从而容易淡化行为的责任感。一些学生只出于好奇的心理,就在网上随意散布谣言甚至窃取国家机密,非法截获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接触网络上一些充满淫秽色情或血腥暴力文字、游戏或图片,对网络行为产生错误认识,造成不良习惯,使道德和法律意识淡化,误导现实行为出现越轨甚至违法犯罪。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用创新性思维,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机制,将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1.适应时代特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学生成为教育环境中的重要角色,而不再是传统的无条件、被动的受教育角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互动的模式逐渐转变,工作的重点应从有形的管理向无形的教育引导逐渐转变,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两课”探索,强化思想教育的地位。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觉枯燥乏味,只停留在形式上的上课学习听讲,不能从思想深处进行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两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心态,根据大学生心态不断寻找新的话题切入点,力求角度新颖,不落俗套,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
3.贯彻“三贴近”原则,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求我们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方针,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特性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中尽量不要跨入学生逆反心理的敏感区域,应站在学生角度发掘问题,换位思考,认同学生的正确判断,寻找思想症结的中心所在,引导他们思想进入正确轨道。
4.管理和整合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主导地位。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在现今社会中,信息的多元性、开放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放置于信息大潮之中,在这风浪之间寻找自己的价值标准。由于各种现代传播媒体迅猛发展,公共信息呈几何式迅速膨胀,使得大学生随地都可以同他人交流沟通,随时获得大量的公共信息。因此,必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量上的弱化这一瓶颈,必须归纳和整合信息中的好的成分来加强和补充教育信息,剔除不良信息和反面信息。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管理中必须同向整合各种信息,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避免给大学生带来思想和行为上的混乱,造成教育效果弱化,甚至毫无效果。
5.把握机遇,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主阵地。在看到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技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上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效果之明显、范围之广,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传播平台,拓展了工作覆盖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普及性更广,影响更深远。网络先进的技术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使其从单纯的书本图文形式向多维视听图像媒体信息形式转变,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因此,高校在面临互联网高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使被动为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寻求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主阵地。◆
[1]孟祥龙,何丹,董伟英.网络时代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7,(5):36~38.
[2]肖传伟,陈乐.简论网络技术应用与高校传统德育模式的转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