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4
关键词:困难竞争素质

于 帆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 350004)

随着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全国妇联发展部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很多的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于男生,工作能力也绝不比男生差,但对于工薪的期望却要低于男生,实际的就业经历也的确要比男生坎坷,除了大环境的共同因素之外,经济状况和性别方面差别造成的精神枷锁及心理弱势,往往更容易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因此,要缩小甚至从根本上消除男女就业的不平等,除了发展生产、政策引导、法律保障之外,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克服求职过程中的“双重身份”心理障碍才是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根本。

一、贫困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态势

1.自信心不足,依赖心理强。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在同男性大学生和不贫困的大学生竞争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进而降低自身的定位和要求。这些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依赖心理较重,缺乏主动性和独立自主意识及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的心理,往往把希望和机会寄托于外部条件,过分地等待和依靠别人。主动性不足,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加剧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造成了择业的困难,降低了她们成功就业的几率。

2.偏安稳定,成就意识弱。当一部分贫困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着目标失落的问题,缺乏渴望成功事业的雄心壮志。贫困女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观念较落后,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这种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贫困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有先天不足之感,既定弱势心理定位造成缺乏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3.优柔寡断,心理素质欠佳。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发展与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而且抗干扰能力差。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困难,她们往往学习非常刻苦,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在学习上相对顺利的经历,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面对社会就业综合多方面要求时,准备不足,很难承受失败的结果,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相对于男生和家庭富裕的女生来说,贫困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更易受到各种干扰,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她们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她们往往更加敏感,更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些琐事的影响和困扰。

4.理想化与现实化矛盾心态。贫困女大学生与家庭富裕的学生相比,她们改变命运的期望更加迫切,得到的社会资源更少,也就催生了对将来更多的憧憬和期待。与男生相比,她们往往对未来充满了过于美好的想象,对将来的职业具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留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业比较理想化,对未来的职业往往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作为贫困生,她们迫于生计,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往往希望尽快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选择偏远容易就业的地区和行业并喜好稳定的职业,而这些地方和职业往往是她们原本想摆脱或者不想从事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于贫困女性大学生来讲尤其明显和激烈,容易使她们产生极端化的心理,为了能实现她们的“理想”而采取非常手段,甚至走上歧路。

二、贫困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障碍及成因

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更严重的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贫困,那么她们的行为和取向、立场、态度也必然“贫困”。“贫困心理”加上“性别亏损”造成的贫富和性别之分,给了贫困女大学生以深深的精神束缚。

1.择业观念与社会职业多元化矛盾。贫困女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和性别上的弱势双重身份造成了她们心理上的弱者定位,进而影响她们在就业观念上过于保守和追求稳定。现代社会的职业多元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狭窄,造成了她们就业困难。

2.就业市场化与女性生理特质生育使命矛盾。由于传统观念和生理上差异,女性角色更多承担着传统的繁育后代、相夫教子的使命,市场经济要求女性扮演的是经济价值创造者的角色,相对于男性女性如果要两全其美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面临更多压力,现实的境遇造成她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无力、悲观的弱势心理状态。

3.市场需求与自身人力资本短缺矛盾。由于受到现存就业结构和社会角色定位加上经济差异造成的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贫困女大学生获得的社会资源较少,综合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社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表现出依赖性有余,竞争性不强,缺乏实战能力的问题。

4.自身期望值过高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的矛盾。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大多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这些贫困女大学生大多出生困难的家庭,生活于落后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轻视女性角色。经济上的艰难和角色的不公正使她们迫切希望通过上学将来找份好工作来改变命运。因此,求职期望值比普通大学生更高,毕业目标通常是待遇好的职业和富裕的城市,而这些地方的就业竞争形势是最激烈的,巨大的竞争压力造成关系和背景弱势的她们面临着就业困境。

三、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对策

贫困女大学生要想在择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必须要克服自身弱点,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应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作为贫困生和女性大学生,更要充分认识自己,认识当下社会就业形势实际,认真做好求职的准备。要认真研究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国家就业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值。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理性地看待挫折,把其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放下思想包袱,认真寻找失败的原因,不断地修正和调整,逐渐提高。心理定位要准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理念,开拓进取,勇于拼闯。

2.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因为经济状况和性别的关系更应该明确自身的不足,更应该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品格与修养,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不比其他人差,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要保持热情、端庄、大度的仪表,切忌不良失格行为。很多时候择业受挫不是外在环境影响而是缺少勇往直前的勇气,缺乏应有的修养品质。女大学生求职前首先应排除心理干扰,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素质,使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就业创业的成功法宝。女大学生还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运用所学知识开拓创新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3.应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贫困生有一种天生的自卑心理,加上女性内心世界过于感性细腻,结果容易造成两种情况:一是顾虑太多,怯于竞争。二是对别人,尤其是对其他女性的成就容易嫉妒。这种心理弱势和狭隘态度直接影响女大学生日后就业和事业的发展。女大学生是现代女性中优秀的群体,暂时的贫困不是永久的困难,应该勇于挑战现状,拼搏未来。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暂时失败,也不能丧失信心,或者降低自己的人格,而应该理智地、客观地审时度势,寻找新的出路,把精力集中在下一次机会上。敢于竞争,并掌握竞争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弥补和调整由于主客观条件造成的心理弱势和性格偏差,积累竞争经验,是贫困女大学生择业的重中之重。

4.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贫困女大学生相对于男生和家庭富裕的学生,的确有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正因为家庭困难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努力,更加拼搏,改变命运的要求更加迫切,更要利用好自身的能吃苦耐劳等优秀品格。女性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在形象思维及细致性方面往往比男性更胜一筹,女性的人际交往能力、忍耐力等方面也很出色。女大学生可以正确发挥自身优势,在求职时要恰当的表现和强化这些优势,增强竞争意识,适应时代的要求是解决女性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求职困难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性别,而是因为忽略了性别的优势,贬低了自身的价值。在求职过程中很多贫困女大学生要么因为经济困难忽视相关优势的培养和外貌着装,要么极端化,过分依赖手段和外貌打扮。其实,保持女性特有的魅力,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言谈举止得体,加上自身的才华,必然能择业成功。

由于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女大学生参加活动并取得一定的地位,要取决于客观社会大环境条件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其中客观环境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去改变它。与其不断的抱怨外在原因,不如认真剖析自我,找到自己的优势,顺应社会需求,合理定位,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当前的就业现状,以健康的心态和提升的素质能力去规划就业前途,实现自我价值。◆

[1]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R/OL].凤凰网,2011,02,http://edu.ifeng.com/zhichang/detail_2011_02/11/4622774_0.shtml.

[2]商晓梅.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Z1):119 ~120.

[3]赵天武,兰顺东.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178 ~180.

[4]姜涛.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其解决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9):178 ~179.

[5]陈少婴.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试[J].文教资料,2009,(30):208 ~210.

猜你喜欢
困难竞争素质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感谢竞争
选择困难症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