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政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医学教育承担着为维护人类健康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涉及医疗和教育两个重大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对保证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对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做出整体设计和系统部署,提出五大领域十二项改革任务和举措,并准备组织实施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改革的试点。[1]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准确把握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医学教育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1.看准了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兴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2.确立了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医学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大卫生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培养出足够多的高端医学人才,也要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上用大力气,满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强化教育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医学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3.理清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4.提出了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卫生部明确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类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包括: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上述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德育为先,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关爱他人、珍重生命的人文精神。二是能力为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5.落实了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为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质量评价,继续积极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与医生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促进学校教育与卫生用人部门的紧密联系。坚持以评促建,2020年完成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工作,并建立起与国际质量标准实质等效的中国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1.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落后。面对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对医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形势,有待进一步树立医学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是在教育观上,重视单一规格的统一教育,轻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二是在教学观上,重视单学科系统性教学,忽视多学科综合性教学。三是在人才观上,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问题。四是在管理观上,有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2.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院校认真借鉴世界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改革和探索,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然而对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实际需要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培养方案管理欠规范。我国的医学院校现行的培养方案的管理基本属于政府行政导向下的学校行政职能干预,主要由少数专家参与制定,对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的意见重视不够,一旦公布在很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而且往往不能够及时完善。二是课程结构不科学。专业课程门类多,学时安排不合理,选修课设置差异大,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知识内容较少。三是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仍采用传统的“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过多注重学科内容自身的逻辑性,而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内容重复交叉,繁琐陈旧,使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临床与预防脱节严重。同时教师的创新观念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和惰性,依然墨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模式,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机制。四是教育终身化有待完善。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校教育应该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联系,形成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体。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3.人文教育薄弱。人文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素质。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整体还比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教育思想落后于现实的需要,只重视医学生的科学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使医学教育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二是医学生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三是医学生人文教育学科研究滞后,对于医学生人文教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内涵、学科外延、学科整体性规划等,至今尚未统一标准和要求。四是医学人文学科教育主要依靠传统学科,如哲学、医学史、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师人文素质整体不高,导致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五是缺乏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使得医学生个体在人文素质养成的过程中,缺乏应有氛围熏陶,缺乏无处不在的隐形评判和认可。
4.创新能力不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生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医学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型医学人才。但目前在实施创新教育方面,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对创新教育认识不足,教学管理者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力度不大,医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主动意识不强,导致在人才培养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的完善、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不足,使得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富于进取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
1.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改革的内在动力,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首先是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高等医学院校应该仔细地研究和思考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学观念;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及当前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充分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趋势;树立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强烈责任感,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实现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围绕大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医学院校服务面向定位及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进一步研究专业发展的内涵及趋势,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整学科布局、规范学科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明晰了学科方向,使学科建设工作与教学、医疗等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处理好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关系,形成了各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势态,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第一,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改革。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情况,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拓展课程四个课程模块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类型,适当减少必修课,适度增加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点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倡导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积极探索PBL、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模拟系统和虚拟实验等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突出教学效果。
第二,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按照专业和大的学科门类中的课程体系,将相通或相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几大实验教学模块,单独设置实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改变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其他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第三,实施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改革主要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增加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科学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的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实施临床教学改革。重点改革临床见习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即以常见病种和病例为主要内容,围绕诊断和鉴别诊断设计多种问题,运用PBL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以临床技能中心为依托,以问诊、查体、基本技能操作为重点,增加临床技能课的学时数,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以“教学质量工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在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点面并举,着力突破高层次重大项目;要加强建设,加强管理,突出改革创新,重在特色实效。通过建设来加快医学院校的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5.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质量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和组织机构,完善二级教学督导网络,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督导职能与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检查、三级听课,开展评教、评学及专项教学评价工作;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制订有关加强教师教学考核的规定,对教师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进行奖励;同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认真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价。实现对医学人才培养从培养方案到毕业实习各个教学环节的全程监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
6.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要从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实际出发,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领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建设,通过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实施完整意义上的医学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教师具有跨专业、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全面传授高质量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人文教育,使医学生们通过学习人际沟通艺术、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情操和高尚的医德医风,适应医疗实践工作的需要;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教育特色,营造和谐人文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志趣,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7.创新培训模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的卫生人才,对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可以采取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办全科医学专业、依托实力较强的医院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开展非学历短期培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等方式进行。尤其要加强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通过该项改革带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8.开展新专业认证工作,保障医学生培养质量。医学专业认证是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土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本科医学专业都必须达到的各项教育要求,是一所学校能否承担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医学专业认证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评价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进一步巩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成果,加强医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专业认证,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组织机构,制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开展专业认证的自评和模拟认证工作,通过自评与模拟认证查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设进度。通过认证进一步深化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医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推动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总之,只有深刻领会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保证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召开[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2011-12-07(2011-12-15).
[2]苗乃周,王璐,周小燕,等.地方高校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9):81~82.
[3]钱怡,周增桓,文民刚.高校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4):655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