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7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订单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

王 贤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226)

高等教育持续十来年的扩招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空前,其学校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屡创历史新高,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获得数量上的飞速发展之时,其教学质量却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也从数量和规模上的简单比较悄然转入教育质量和就业情势等方面的深层比拼。因此,加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就成为了促进高职优化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阶段,加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这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年招生数达到546万,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500万人,2007年毛入学率提高到23%,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居世界第一(韩进,2007)。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学校数、年招生数、年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就已超过了普通本科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的大好情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定数量的招生规模只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础,而坚实的教学质量才是高职院校持久发展的根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简单扩充,更是其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积极转变,从而促进其教育水平、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以适应时势发展的需要。这是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办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激烈竞争,而提高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本科教育的扩招使得高职院校失去了一部分潜在的优质生源,这加剧了高职院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战。而与此同时,高职同类院校之间的竞争直接表现为就业率的竞争,这是由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特性所决定的。而高职院校之间就业率的竞争最终必然体现为教育质量的竞争。现阶段,我国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存在造就了我国十分严峻的就业情势,而这在短期内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多方面结合的复杂体系,包括教学设备、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开展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困境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得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困难重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执行统一的高标准

有观点认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毕业“门槛”,即执行“严出”政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高职教育不断扩招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学校对学生的入学成绩要求一降再降,有的学生甚至还通过“特招”等途径免试入学,因此,“宽进”已经成为趋势,入学者的总体学业水平与以前相比差距甚大,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显示,2010年我国地属高校招生计划数为 6097200人,再一次刷新了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历史记录。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以惊人的速度扩张。200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总招生规模不足24万人,2003年,招生规模达到了 88.38万人,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17.1万人之多,2009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超过200多万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就翻了几翻。在大量扩招趋势下,高职院校特别是小规模院校招到的学生学业基础普遍比较差,而且往往参差不齐,因此要按高水平和严要求将毕业生向社会“输出”,这是非常规教育所能做到的。如果学校采取强硬措施提高毕业门槛,这带来的短期后果是大量学生不能如期毕业,直接影响学生总体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学校的招生工作,这当然是高职院校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在多数人看来,进入大学到毕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衔接过程,制定高毕业“门槛”,把大量的学生堵在毕业门外是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数量扩张和质量保障协调问题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2.2 教学条件不足,不可简单地拔高教学标准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总额呈上升趋势,但与高校扩招相比,财政拨款的增幅明显低于扩招的比例,高职教育的生均教育支出还是明显偏低。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明显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等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要。比如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为1637.71万人,2006年突破了2250多万人,其中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189.79万人增加到438.41万人,短短3年时间,其在校生规模就增加了1.6倍之多[1]。而在 2003-2006年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总量的增长幅度却远远滞后于扩招后学校所需经费的增长额度,生均教育费用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7021.06元;而到了2004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却下降到了6220.60元,降幅达到12.9%(杨周复,2003;2005)[2-3]。周满生(2008)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后也指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除1999、2000年略有增长之外,其他年份一直呈下降趋势[4]。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原有的教学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虽然学校有意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方式来弥补生源质量下降所造成的教学成果质量问题,但力不从心。

师资方面的不足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学生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师总量不足,导致生师比不断扩大。高校生师比过高,往往导致班级规模过大,上百人的课堂随处可见。而且由于师资不足,教师的人均授课量大幅增加。由于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教师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教学质量、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技能的深化学习,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此外,多数高职院校中的“双师型”教师大量缺乏,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硬件、软件上的不足就成为了其教育质量发展的软肋,而这些方面的改善不是简单的制定几个规章制度就可以实现的。如果不顾现实条件的制约,而只是一味地对学生从严要求和规定,只会适得其反。

2.3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冲击,滋生宽松教学管理的土壤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事物。目前,我国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一定规模和形式的“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教学。校企联合开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但是从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方面来看,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首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定向就业使学生的毕业出路有了重要保障,这就恩赐了学校一个宽松的教学质量管理的外在环境和土壤。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保障学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而实施“订单式”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入学之初或就学途中就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提前确定了自身的毕业去向。虽然,学生要顺利地到合作企业就职还必须要合格毕业或通过企业的考核。但是,经验证明,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要顺利毕业和通过考核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其门槛远远低于其他的非“订单式”培养学生。因此,实施“订单式”培养对于学校或学生个人就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保障。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把关”部门,在学生就业有保障的前提下,相当于学校具备了松懈学生学业水平监管的资本和诱发因素;而在学生看来,就业是他们求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既然就业“势在必得”而又不用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势必减少。在这一情势下,教学质量必然会有所“折扣”。其次,校企合作的表面化和不彻底性使得学校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相应质量管理难以进行深入的改革。作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企业自身主要还是以生产为主,其与学校的合作主要还是在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基地和平台,而真正有实力自主开展教学和科研的企业并不多。

3.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解困之策”

构建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优化发展,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提高职业教育的价值。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所潜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来加以缓解。

3.1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以企业的满意度作为学校招生的依据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监督应该加强外在监督的力量和作用,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从监督的主体来看,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发挥主要的监控作用。在高职教育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监控应该首先体现在对其招生数量指标的严格指导和审核上。高职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大规模的扩大招生所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问题,并由此催生的教学质量管理松散等问题。生源质量下降导致教学管理“宽化”,并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最终也必然影响学校和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声誉,并导致“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高职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走向企业的,因此,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领域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得到企业广泛认可的合格毕业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对高职的外在监督和评估应该以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为标准,并以此作为限定高职院校各专业招生数量限额的主要参考。对于受到企业广泛认可的职业院校的某一专业的招生,可以在其能力范围内适当地扩大招生,而对于教育质量差,缺乏企业认可的专业,则采取暂时削减其招生数量的措施。这就促使学校为了保持和扩大原有的招生规模,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这就保证了高职招生在总体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向更有实力、更具质量和管理水平高的院校集中,实现高职院校流动性招生配额制度,提高高职院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和整体教育质量。

3.2 深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扩大社会力量对高职办学的支持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实施困难的另一大因素是学校教学硬件、软件方面保障的缺乏。而在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社会力量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也倡导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来开展学校和社会的联合办学,以进一步缓解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和招生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比如校企的“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效地拓展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空间、丰富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途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提高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熟练程度,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接轨”,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益。这种合作对企业、学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合作,学校进一步减轻了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教学压力,并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给企业节省了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了潜在员工的质量。因此,在教学条件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寻求企业或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是短期内缓解高职院校办学压力的良策。而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促进政策,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多途径解决教育质量保障的软件、硬件等问题,解决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后顾之忧。

3.3 给予企业一定的学业考核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

针对目前高职与企业开展的“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中所可能遇到的教学质量管理“宽化”问题,可以采取给予企业对学生特定学科或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的权力的做法,即在某些重要的课程或技能上采取“教考分离”的制度。学校对学生开展日常的教学,但学生的成绩考核由企业或企业所委托的单位或人员来进行考核,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学校因为学生接受了“订单式”人才培养而松懈教学质量管理现象的出现,更好地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企业的利益。此外,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严格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评定应由企业单独来进行,并利用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进行多次考核和现场操作观察来加以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应作为毕业成绩的重要参考,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实习考核应该规范化和标准化,学校和企业可以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来制定符合一定行业岗位要求的考核标准和形式,但考核的实施应由企业独立完成,学校不应给予任何的干涉,以体现考核的公正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应采取延期实习或额外学习的方式来加以弥补,最大程度地提高和保障毕业学生的质量。

[1]韩进.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2]杨周复.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杨周复.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周满生.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须进一步加大[EB/OL].http://www.jrj.com,2008 -12 -26.

猜你喜欢
订单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