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印欧体系)和汉语(汉藏体系)两种语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两种语言在发音、语法、篇章结构、语言禁忌等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异。这些差异性导致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音和文字时不能完全摆脱汉语的干扰,以至于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错误。因此,分析由词和词组构成的、用来表达完整意思的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并使学习者能够有目的自觉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简单句句式结构及句子分类、语序、主动与被动四个方面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摆脱汉语的干扰提供帮助。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奈达,1982)。具体来讲,英语重形合(hypotactic),汉语重意合(paratactic)。所谓“形合”即英语句子为框架式结构,主谓齐全,主从分明,逻辑严谨、采用连接词、非谓语动词等多种连接形式将句子与句子链接到一起,以并列句、复合句居多。所谓“意合”即汉语句子为竹式结构,没有太多句式结构上的限制,句子按自然顺序排列,很少使用连接词,逻辑关系隐藏在句中,由词序和语序来体现。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84)所说: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因此,英语句子是严格依“法”构建而成的,而汉语句子的构成往往会受说话人主体意识、环境等动态“意念”的影响。中国人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是汉语重意合的表现。如:His uncle can not recognize him who left his hometown with his parents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这句话是由一个主句、一个由关系代词“who”连接的定语从句以及一个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构成,符合“形合”的要求,以限定动词recognize为中心桥梁,表达了“他三岁的时候随父母离开家乡”和“他叔叔认不出他来了”两层意思。如果把它直译为“他叔叔认不出三岁随父母离开家乡的他。”则不符合汉语“意合”的要求,意思表达不完整。这句话应该译成:“他三岁随父母离开家乡,他叔叔现在已经认不出他了。”“who”和“when”两个连词被省略了,按逻辑顺序展开的时间流则被隐藏在了句中。
因此,英语学习者只有充分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形合和意合的差异,选择或省略适当的连接词把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或隐藏起来,才能实现准确地英汉句子的转换。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英汉两种语言从句子成分上来说具有共性都包含着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但这两种语言的句式构成与句子分类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简单句句式结构
英汉两种语言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虽然都是主谓宾,但在具体用法又不尽相同。就主谓两种成分来说,英汉两种句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主语上。英语重形合要求除祈使句外,句中必须要有主语或形式主语it,而汉语重意合凡是主语明显可知主语就可以隐去。汉语句子的主语通常是有生命的人或物,而英语句子的主语则常由名词短语、动名词等无生命名词担任。
例(1)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computer and other machin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our society,which make our life and work more comfortable and less laborious.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和其他机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减少了大量劳动。
以上的英语句子中“It”为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为that从句所表达的意思“计算机和其他机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将其转换成汉语句子时that从句则不能直接成为主语,必须要添上主语“人们”。
例(2)He likes music,but he doesn’t like singing.
他喜欢音乐,但不喜欢唱歌。
在例(2)中英语的句子是一个并列句,它由转折连词“but”连接的两个简单句组成,因此两个句子必须都有主语“He”。而在转换成其对应的汉语句子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喜欢音乐与不喜欢唱歌”是同一个人,因此在汉语句子中只需要保留一个主语他,而第二个他则可以隐去。
2.句子分类
从句子分类的层面上讲,英语的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三大类,英语文章多以复合句、并列句或是含有多个短语的简单句组成,句子一般较长。汉语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类,汉语文章中经常使用含有多个分句的长句。具体的分类及界定见下表:
语言 句子类别 例句英语简单句:单句形式(主谓宾定状补、主系表)或以短语做句子中某个成分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800 years,Lu-gou Bridge,265.5-meter-long stone bridge in Beijing’s outskirts,is one of the city’s famous historic sites.汉语单句:单句形式(主谓短语)或是复句形式作句子中的某个成分他们分明地感到:天下已经没有自己的份,现在是毁别人的、烧别人的、杀别人的、抢别人的。She likes swimming,but she doesn’tlike to swim this afternoon.英语复合句:由句子做主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有主句和从句之分英语 并列句:简单句+连接词+简单句What you said is wrong.(主语从句)汉语复句:几个单句形式连用,在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 肉香,油多。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对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界定有着极大的不同。英语中的单句只有短语可以做句子成分;而汉语中复句形式可以做句子的某个成分。英语的复合句则要求必须由句子做主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而汉语中的复句是几个单句的形式连用,互不作句子成分。
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讲,汉语属于分析型(analytic)语言,其主要特征为语序总体上较为固定;英语属于由综合型(synthetic)逐步向分析型过渡的语言,因此,其语序在相对固定的同时也不乏变化。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也存在着差异性。
1.在汉语单句中定语放在主语和宾语前;而英语中定语的位置则不固定,当形容词、数词或分词等作定语时常常放在中心词之前,介词短语和定语从句则通常位于中心词之后。如:“在桌子上的书”在汉语中定语放在中心词“书”之前,而在英语中则放在中心词“书”之后,译为the book on the desk。汉语句子中状语可以放在谓语之前、主之后或之前;英语句子中状语可根据强调的部位不同来放置,既可放于句首、也可放于句中或句末,时间状语一般位于地点状语之后。
2.汉语在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一般是从大到小,从面到点;而英语则是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如“中国北京”译为英语则是“Beijing China”。
3.在复合句中,汉语一般强调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而英语则重主次,强调主句应放于从句之前。如:At the same time,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eers and develop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which may help them greatly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their parents and are essential in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y mental condition.同时,应该鼓励年轻人和他们的同龄人交往,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这将帮助他们极大地减少对父母的倚赖并且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4.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除了陈述事情还要表明态度或发表评论时,汉语一般先陈述后表态,相反英语则先评论后陈述。例如:汉语句子“学习外语是困难的。”对应的英语为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与汉语相比,英语句式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要广泛得多。为了使上下文得以连贯或是不必、不愿、无法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时英语句子常常使用被动语态。在汉语句式中虽然有表达被动的被字句,但是由于汉语是“人”治的语言,认为人支配任何事物,因此在表达思想时,往往要说出动作的执行者,多采用主动语态。如:中国大多数学校里教英语。English is being taught in most schools in China.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属于的语言体系也不同,因此两种语言存在着众多差异。笔者从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句子入手,比较、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希望能够使英语学习者认识到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英语是一种框架清晰,主谓齐全,主次分明,使用较多的连接词将句子连接到一起,多被动,逻辑严谨的法治语言。最终使他们在英语语言输出时有目的、自觉地校正汉语的负迁移,降低中式英语表达出现的频率,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1]段满福.从英汉语言语态的差异看英语被动句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4).
[2]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Nida,A.E.Translating Meaning [M].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4]张梅芳.英汉句子结构对比[J].科技信息,2010,(28).
[5]张琴.英汉句子结构对比 [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6]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