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动力*

2012-08-15 00:52:12曾新华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国防生井冈山红色

曾新华

(井冈山大学国防生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井冈山精神: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动力*

曾新华

(井冈山大学国防生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国防生是未来的军官,其思想政治水平,关系到我国科技强军的成效。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时期革命斗争实践和理论活动的结晶,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井冈山精神与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的合格军官提供不竭的动力。

井冈山精神;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创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后来发展为“天下第一军”,孕育生成了集中华民族精神之大成的光辉的井冈山精神,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革命摇篮”和“精神源头”的伟大地位。国防生肩负着我国科技强军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军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军在未来战争中的胜负。充分发挥井冈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夯实国防生思想政治基础,为未来军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1、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通往革命胜利之路。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我们的革命队伍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江西时,把井冈山精神的内涵集中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二十四个字。“坚定信念、矢志不移”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且坚信这种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所系。“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精神是伴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产生、发展的。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中国革命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的,这个胜利的起点始于井冈山。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最终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2、井冈山精神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的“忠诚于党”要求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1](P17)井冈山精神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井冈山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实事求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运用饱含这种精神的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情操教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的“献身使命”要求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1](P77)献身使命,是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井冈山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凝结了现时代先进的伦理观念,蕴涵丰富的道德内容。运用饱含丰富道德内涵的井冈山精神进行道德情操教育也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爱国爱民教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的“热爱人民,报效祖国”要求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要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1](P37)井冈山精神中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对于开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运用这样一种饱含了民族精神的井冈山精神进行爱国爱民教育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创先争优教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的“崇尚荣誉”要求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1](P95)井冈山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牺牲奉献、奋发进取、立身做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对于开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运用这样一种永葆革命军人本色的井冈山精神进行创先争优教育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二、井冈山精神与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坚定信念,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柱。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理论上客观正确地分析了革命形势和发展态势,而且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革命的火种得以保留,使革命情势转危为安,使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人民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坚定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以及对党和苏维埃的信任和信赖。国防生是未来的军官,必须要有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同时,国防生又是在校大学生,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要把国防生培养成到部队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军事人才,关键在于打牢他们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坚定信念的优良传统,可以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实事求是,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基础。整个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调查研究,深刻驳斥了这种本本主义、盲动主义错误路线,在斗争中维护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权威。他们从国情出发,不仅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以及阶级力量对比,而且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斗争形式以及依靠和团结的力量。正是我们党和革命队伍对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的坚守,才有别开生面的井冈山根据地建设,才有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才有党的建设的丰硕成果。在校国防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国防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着各自对国防生的不同认识,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也有着阶段性的思想波动,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精神。

敢闯新路,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动力。19世纪20年代末,在白色恐怖的严重威胁下,在革命遭受重创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摆脱了“俄国道路”的束缚,走自己的路,引兵井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啊。一些人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国防生与在校普通生相比,所受的负面影响要少一点,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难掌握、行为难管控、纪律约束难接受、兵味不足、毕业分配期望过高等。我们可以通过发挥井冈山精神的强大育人功能来充实德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依靠群众,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力量源泉。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开创了一系列群众工作路线和方法,深入了解群众、关心爱护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以及一切依靠群众,等等。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无穷的力量之源深深根植于广大的民众,取得他们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革命队伍不断壮大,才能使革命形势不断好转。国防生在校实行的是模拟营、连生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群众的作用,通过群众或个体的不断反省、教育、控制、激励以及共同抵御腐朽低俗思想来打牢思想基础。

三、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基本路径

1、将井冈山精神贯穿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

首先,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在艰难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靠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国防生要对祖国的未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确立自己献身国防的信念。

其次,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防生中广泛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现在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2]这样的结论是极其深刻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写照,对于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要通过教育,使国防生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态度,而且是一个人思想上的升华,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再次,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防生中广泛进行创新精神教育。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3]为了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内涵中的敢闯新路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是对国防生进行创新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源。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创新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国防生奠定基础。

最后,国防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防生中广泛进行诚信品质教育。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井冈山精神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国防生来说,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就要培养诚信品质。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生存和立命之本。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丰富和发展等历程以及诚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国防生客观评价自己,理性善待他人,努力做到考试不舞弊,作业不抄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围绕井冈山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一个学校的品味和教育管理理念。良好的校园文化给大学生一种自信和激励,是进行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天然良药”。高校要围绕井冈山精神定期组织国防生开展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红色论坛以及红色歌曲大赛、井冈山精神征文比赛、井冈山精神演讲比赛、体育竞赛等日常校园文化活动,为国防生营造和谐有益、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国防生在参加日常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刻理解和体会井冈山精神。

3、利用红色井冈资源教育培养国防生

(1)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

着力建好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课堂。利用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以确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精神展览馆、三湾改编旧址、龙市军校旧址、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小井红军医院、北山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旧居等现场教学点,并以此进一步整合周边的红色资源,形成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链。

合理设置红色资源教育专题及教材。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富矿”。围绕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教学素材和丰富内涵,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因班制宜地设置国防生思想政治教学单元和专题。如通过编写教材《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制作红色资源多媒体影像和课件等完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2)红色之旅体验式教育

组织国防生重走红军路,感受曾经的战争岁月、曾经的烽火英雄,在红色之旅中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如组织全体国防生参加“重走红军路、坚定报国志”拉练活动,还可以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地开展。如“红枫树下铸军魂”引导国防生进一步铸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军校旧址传薪火”激励全体国防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八角楼前悟真理”培育当代国防生勤于学习、勇于学习、追求真理的优良作风;“黄洋界上话使命”引导国防生进一步强化忠于职责、英勇善战的使命意识;“烈士陵园铭宗旨”引导国防生进一步树立依靠群众、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

(3)开设国防生红色讲坛

开设国防生红色讲坛,举办讲座、报告。讲坛的任务是举办“国防知识讲座、红色故事重温、学习经验交流、先进事迹报告、热点问题分析”;讲坛的宗旨是普及“国防基本知识、革命历史知识、党的先进文化知识、科学人文知识”。“红色讲坛”将更好地传播党的知识、宣传党的思想、传递党的声音,教育全体国防生更好地践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4)将红色因素融入国防生宿舍楼文化建设中

国防生宿舍楼文化建设是隐性德育课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对国防生进行红色教育,在宿舍楼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因素,有利于丰富宿舍楼文化底蕴,构建积极向上的国防生宿舍楼文化,对促进国防生健康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如国防生宿舍楼设置中在走廊过道墙上悬挂红色图标、图书室引进红色书籍、学员课桌上贴上红色标语、俱乐部引进红色影碟、张贴栏出红色故事期刊等,通过这些途径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总政治部宣传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材料[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9.

[2]刘思扬.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N].人民日报,2002-12-08.

[3]陈佳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9-14(3).

Jinggangshan Spirits: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ZENG Xin-hua
(School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 343009,China)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ficers,their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level,concerns to the achievements of our country’ar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nggangshan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revolution,is the people's army's cradle.The spirit of Jinggangshan is Mao Zedong,Zhu De and other revolutionar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in Jinggangshan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ctivities,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extremely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The spirit of Jinggangshan and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way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s a firm political culture,provide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purity reliable qualified officers.

Jinggangshan Spirits;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motive force

G 641

A

1673-2103(2012)03-0099-04*

2012-04-20

曾新华(1977-),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国防生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李瑞记)

猜你喜欢
国防生井冈山红色
红色是什么
井冈山诗五首
红色在哪里?
致敬井冈山
当代音乐(2018年11期)2018-06-30 14:43:16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井冈山抒怀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5
心理检测对招收国防生质量的影响
身份认同视角下"90后"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途径探析
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生党支部建设的探究
求知导刊(2015年13期)2015-05-30 10:21:29
井冈山上唱井冈
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