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龙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浅析杜威德育思想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德育借鉴
黄玉龙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杜威德育思想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德育本质;德育无目的论的德育目的;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德育客体主体化的儿童中心论等主要内容。在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法和规律的今天,深刻挖掘并反思杜威教育思想中有关德育思想的论述,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会合格公民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杜威德育思想;社会管理创新;借鉴
约翰·杜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道德教育思想在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其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美国,但在我国当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发展程度与当时杜威教育思想产生时美国的发展状况还是有其相似之处。因此,研究杜威德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杜威的德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技术、又能进入工厂动手操作的工人。而这些适用于大工业需要的工人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化的教育。然而在教育领域中,自19世纪上半期以来,美国公共教育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仍是形式主义、呆板的教育占据主体地位。“在一间间鸽笼一样的教室里,桌椅按照几何图形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排列,儿童们面无表情,静听手持现成教材的教师们照本宣科……”[1]这种教育需求与教育状况反差性的对比对美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物质财富得到了巨大增长,然而,精神财富却未能水涨船高,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社会道德却在滑坡,这同样危及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杜威企图通过教育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所以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人们的思想道德却没有出现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提高,反而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北京工业大学的学者陆学艺对于当前我国的总体形势作出了四个方面的判断: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文化繁而未荣。一方面,社会矛盾的凸显,需要在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也需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培养合格的公民,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会管理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新热点。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体更离不开教育,新时期研究杜威德育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德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2]354个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传递人类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增强人类指导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杜威那里,教育也就成了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2]357在杜威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2]356所以,教师应当把道德理论灌输的课堂变成生活的此岸世界,积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模拟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在此岸的生活世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相比而言,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杜威看来,只是属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育,而非“道德观念”的教育。杜威认为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观念是否对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育对个体的行为不产生影响,只是纯粹意义上的观念教育,而无法外化为个体的行为;而“道德观念”的教育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把个体内化的道德观念通过外化影响个体的行动,促进个体的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的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只注重于理论上的说教,忽视了道德教育的生活化。以致于我国的道德教育出现“5+2”的低效模式(在学校接受5天德育,被周末两天不良社会风气抵消)。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学校德育应该从封闭的学校转向开放的现实,实现学校德育实践化、生活化,促进个体道德观念在内化阶段过后进一步在实践中、生活中走向外化阶段。
(二)德育的目的:德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的目的是将外力强加于学生个体的目的(当然,在杜威眼里当时的美国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而在民主社会中道德教育应该坚持无目的论。即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73在杜威的心中,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2]84杜威认为,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求其它教育目的,使教育服务于这个目的。
传统的学校德育在应试教育的“胁迫”下,对受教育者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这个目的。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独立性思维的开发。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我国的道德教育应借鉴杜威的德育无目的论,形成动态的德育目的观,在学校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个体的发展作为最高的目的。不同的个体构成了社会的主体,个体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学校德育必须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到德育目的以外去寻找其它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的。而是切实以学生为本位,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把学生培育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三)德育的方法 :从做中学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为基础,对传统的德育方法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提出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在杜威看来,联系学生与教师的教材应该是社会活动。“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359。杜威的教材观是一种“大教材”观,是一种联系社会活动的教材观,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理论源于实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然作为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是社会生活,杜威便主张“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不经过社会生活所获得的知识是不深刻的。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好准备的惟一途径是参与社会生活。脱离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以及现存的社会环境,欲形成有益于和有用于社会的习惯,不折不扣地说就是通过水外的动作教儿童游泳。”
我国传统德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方法,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道德理论,通过考试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开展德育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和知识层面上,即内化阶段,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不应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2]109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我国的德育课应立足课程,走出课堂,开展活动,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我国的德育能够做到通过水里的动作来教儿童游泳。
(四)儿童中心论:德育客体的主体化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生活中主动的建构过程。“关于儿童训练,有两点要注意:保存儿童的天性,除了儿童的天性以外,别的都要通过锻炼搞掉;保存儿童的天性,但是阻止他扰乱、干蠢事和胡闹;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2]76同时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应避免对学生放任自流的倾向,当我们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不是对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教师作用的要求。教育要将教育客体的天赋作为教育的起点,适应客体的整体发展,要根据客体的兴趣,发挥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但不能完全听任客体自由发展。
我国传统德育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道德教育本该充满活泼可喜局面的课堂成为“满堂灌”、“一言堂”的道德知识灌输的集训营。这样,德育的课堂就常常出现“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现象,致使道德教育缺乏活力,场面死气沉沉,出现低效现象。现代德育应该由主体性德育向主体间性德育转向,即在承认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实现传统主客体的双向交往互动。杜威重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探究的承担者,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引导者。这一观点对于我国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引领、指导学生,促进其独立意识、主体意识的成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1]魏智渊.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EB/OL].(2005-06-21)http://www.nj13z.cn/show.aspx?id=198&cid=95.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G416
A
1671-8275(2012)03-0057-02
2012-04-05
黄玉龙(1984-),男,江苏宿迁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静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