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2-08-15 00:52程贵林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程贵林

(黄河科技学院 社科部,河南 郑州450003)

大学生孤独感原因及对策研究

程贵林

(黄河科技学院 社科部,河南 郑州450003)

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大学生个体、学校还有家长共同努力。

大学生;孤独感;原因;对策

孤独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1]。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还要面临学习上的巨大压力,同时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其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进入大学两周的新生中75%的人表示他们自从开学就一直受孤独的困扰,超过40%的人表示他们的孤独程度是中等的或严重的(Cutrona,1982)。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结合大学生实际,对大学生孤独感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一、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主观因素

1.不良的个性品质是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孤独感与人格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外向性呈显著的负相关[2]。因为神经质者“情绪易变,在情绪上倾向于过渡反应,并且体验到一种情绪后,不易恢复,往往对人际十分的敏感”[3]。而精神质者往往个性偏执,处事极端,情绪多变,与人交往时甚至有攻击性,导致与人关系紧张,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就会产生孤独感。

另外,朱自贤(1989)主张性情孤僻、自卑感太强、好忧虑又胆怯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相反,性格开朗、活泼外向的人乐观、自信,往往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不易产生孤独感。

2.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次要原因

中学时代,学生的交往圈子很窄,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并且家长和老师更看重的是学习成绩,因此,学生往往只知埋头苦读,不太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人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际交往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同学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感到自卑、恐惧,于是有意识地回避各种社交场合,把自己封锁在狭小的圈子里,最终由于人际关系的缺失逐渐变得孤独起来。

3.错误的认知评价是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错误的认知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认知评价。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主要表现为自负或者自卑,前者觉得高人一等,事事比人强,孤芳自赏,不屑与人交往,后者正好相反,胆小退缩,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对他人的错误认知主要表现为放大他人的优点或者放大他人的缺点,所以在交往中存在别人的光环会掩盖住自己的光芒、近墨者黑的心理,因此,也不愿意去交往。不屑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真的没了交往,最后走向孤独。

(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1.不如意的校园生活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与不如意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校园文化是否向上,宿舍文化是否健康,同伴关系是否良好等均是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学生对学校的认可、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同学关系、健全的教育体制等能够均能让学生找到归属感,使学生能在健康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反之,如果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不高、甚至对学校的一些规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老师和学校不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因而感到孤独。另外,宿舍文化、同伴关系也与其孤独感的产生息息相关。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同宿舍的伙伴,与同伴是否能够友好交往、和谐相处也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健康的宿舍文化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需要和爱的需求。反之,不友好、不信任的同伴关系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全感,从而与人产生隔阂,内心就会产生孤独感。

2.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根源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负性情绪多来自童年的经历。因此,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以专制、惩罚、严厉为主的教养方式子会使孩子感到缺乏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得不到情感的满足,容易对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成为孤独的来源之一。有研究表明,父母的三种教养方式[4]: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惩罚严厉会造成大学生在交往中被动、胆怯、退缩,拒绝否认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过度保护容易使大学生养成依赖、任性、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正是被动、退缩、自卑、自我为中心,缺乏安全感这些不良个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而导致深深的孤独感。

3.虚幻的网络世界也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如果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不和谐,一些学生会在网络世界寻找安慰,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把大量的时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甚至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能找到归宿感。但是这些学生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不可避免地会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与老师和同伴产生隔阂与距离,因此感觉空虚、失落和孤独。如果处理不好现实与虚幻的关系,一些大学生就会再次回到网络世界里不可自拔,从而恶性循环。因为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回到现实世界后他们就被深深的孤独感笼罩。

总之,大学生孤独感的成因很多,而这种长期的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的心理状态又极有可能引发多种或轻或重的行为问题[5]。因此,大学生个体、学校、社会还有家长都应该积极关注这一问题,寻求对策,避免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后果。

二、大学生孤独感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个体方面

1.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标准之一,也是增强自信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既要接纳自己,承认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认可自己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摒弃消极的暗示,抛弃自卑,克服不良的性格,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生活的挫折,不懈怠、不悲观、不放弃,以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挑战,也可避免消极情绪带来的孤独感。

2.开放自己,主动交往,形成融洽的人际交往

有研究表明,通过不断交流,训练社交技能,就可以走出孤独,在性格上不断完善自我。因此大学生要改变交往观念,积极与人交流,敞开自己的心扉,在交往中学习和提高自己。同时,也要学习沟通技巧,融洽人际关系,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倾诉压力和孤独,敢于冲破自我封闭的樊笼,越过心灵的障碍,放松自己,寻求帮助。

3.积极应对,正确归因,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发现,孤独感的高低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幻想、退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6]。因此,大学生要多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法,遇到事情,积极面对,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退避、幻想。另外,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消除孤寂、忧郁、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还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有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助人思想,平时要主动与人交往,关心他人,在周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地面对生活,积极地看待自己和世界,采取正确的解决问题方式,提高社会支持系统,这样也可避免孤独心理。

(二)学校教育方面

1.新生入学后要及时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入学后,高校应针对新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新生入学的心理空白期,预防新生出现心理不适应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份角色的转变,对即将到来的各种变化,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积极提高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孤独感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校应发挥班级和社团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

班级和社团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主题性的班会或者文体活动,让大学生在一个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尽情展示自我和发展才能,这样既可丰富的他们课余生活,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冲淡思乡恋家的情绪,也能使大学生生认可新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发挥自己的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悦纳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愉快地度过大学时光。总之,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班级或者社团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和谐、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会会使大学生产生归属感,可以增强自信心,使大学生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从而摆脱孤独感。

3.学校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应对孤独感

高校除了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相应的师资队伍及完整的设备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宣传周、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学会“自助”,学会自我调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五级联动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机制,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院系有专门的兼职心理辅导员,班级、宿舍也要选出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心理联络员,及时关注大学生应孤独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功能对孤独感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如果个体与其他家庭成员缺乏亲密的情感和有效的沟通,家庭管理比较混乱,他们可能直接在家庭背景下体验到孤独感[7]。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发生冲突时,采取友好沟通的方式而不是粗暴的打骂。当孩子出现孤独感时,应给予更多关爱、温暖和理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有助于大学生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感。

(注:本文系黄河科技学院2011年度人文社科调研课题“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KYSK201111)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26.

[2]邹赐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3]Eysenck,H.J.Eysenck,S.B.G.Mannual for the Eysenk personality inventory [J].San Diego,CA;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Testing Serveice,1968.

[4]徐韦,朱云霞,陈灵,等.家庭环境与儿童形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77.

[5]马瑞清.探索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与防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6).

[6]唐民.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29-230.

[7]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