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慧,胡 浪
(怀化学院 政法系,湖南 怀化 418008)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分析与思考
孟 慧,胡 浪
(怀化学院 政法系,湖南 怀化 418008)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形成过程中存在恋爱动机的盲目化、择偶标准的现实化、性行为的轻率化、恋爱关系的不稳定化、激情犯罪的上升化等诸多问题,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者要从教育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大学生甚至将在大学至少谈一场恋爱当作大学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谈恋爱却不一定能让大学生感到幸福。据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人群中谈恋爱或有过恋爱经历的有63.6%,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感到幸福。辽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德育研训部主任、沈阳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吴文菊教授指出,大学生恋情主流是积极而健康的,青年时代的恋爱经历对未来的感情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今在大学生存在的众多心理问题中,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情的困扰。普遍表现为恋爱相处中投入过重或失恋后痛苦不堪,无法自拔,甚至有的学生因此而想要自杀[1]。故而,充分了解大学生婚恋观,并寻找解决其心理困扰的途径,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结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它不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大学生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
当前80、90后的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其婚恋观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恋爱动机的盲目化
当前,有很多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排解自身的寂寞与空虚以及为了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根本不了解谈恋爱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就盲目随大流。通过我们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专项调查显示,在这个问题上,有40.2%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谈恋爱,就是觉得好玩;25.6%的大学生是因为看到别人谈恋爱所以就谈恋爱;有16.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不让自己感觉空虚和寂寞;有9.3%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为了将来事业的发展。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有8.4%的大学生是因为“赶时髦”、师兄师姐的“忠告”、“有面子”等其他原因才恋爱。透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十分盲目,缺少理性的思考,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缺乏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的长远规划。
(二)择偶标准的现实化
当前,80、90后大学生尤其女性大学生,择偶条件越来越现实,传统的择偶标准——郎才女貌,正在不断弱化。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郝文斌等在对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研究调查中问到“你认为两人结合的基础是什么?”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选择经济实力雄厚的学生高达160人,占调查总数的10.1%;选择门当户对的学生也有68人,占4.3%。[2]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婚姻恋爱对象时,在择偶标准上显得比以前更加现实,越来越重视物质基础的作用。
(三)性行为轻率化
当前,很多大学生对待同居非常随意,根本没有多加考虑,仅仅因为“感觉好”、“很时尚”、“大家都同居了,我们也同居”等肤浅的认识就步入“同居一族”,由广东省性学会主持编辑的《2007广东性学报告》指出,据全国 24个省市 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座谈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的占28.4%,任其自然的占57.6%,只有13.5%的人明确反对。研究者据此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有接近2/3的人可以接受。但是,大学生同居真的都很幸福吗?答案却是否定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同居会后悔。巨大的开支使其难承受。同时,专家在对五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818名男生中,有2.9%的人报告他们曾经使某人怀孕过;而在486名女生中,3.1%的人回答她们曾怀孕过一次或多次,而在全国24个省市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座谈调查中则显示这个数据高达12.3%。[3]由于对性行为轻率,使得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部分女大学生甚至因为在小诊所堕胎而导致终身不孕。这表明由于轻率的发生性关系,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为其付出了较为惨痛的教训。
(四)恋爱关系不稳定化
热情高、速度快、波动大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很多大学生是出于心理和生理上的盲目冲动,就“赶时髦”开始谈恋爱,对于对方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应该为对方所担负的伦理和社会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在一起交往一段时间发现对方的某些缺点或者是发生一点点冲突之后,就觉得在一起不合适“没意思”,马上选择将对方抛弃,另求新欢,根本不会顾及相应后果。很多大学生就是抱着“处了就黄,我就这么狂;黄了再处,我就这么酷”、“只求一朝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等错误观念而谈恋爱的。这种为了“爱”而疲于奔命的局面,耗费了大学生大量精力,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最终严重制约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五)激情犯罪上升化
现在大学生由于大部分处于18~23岁之间,正值人生当中情感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的时期,加上大学生本身人生阅历较浅,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缺乏客观完整的认识,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故而,在高校,因感情受挫而引发的自杀、报复等恶性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由报复所产生的恶性案件大多都属于激情犯罪。2004年,广州某高校曾经发生过一场悲剧,一本科男生因苦追一女研究生多日无果,将其残忍杀害[4]。2008年8月,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5]。还有最近网上仍在热议的一个案件,由于求爱不成,2011年9月17日下午,合肥某中学17岁中学生陶汝坤强行闯入民宅,将打火机油泼向16岁的少女周岩,将其烧成重伤。类似案件在全国还有很多起,由于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不会正确处理矛盾,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这个难题,必须要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利用课堂教育平台。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还是课堂,充分利用传统的课堂教育优势,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最直接的途径。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等课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教师在讲授婚恋观时要特别注意结合实际的案例,使大学生明白错误婚恋观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可以让大学生围绕“大学生是否应该同居?”“大学生择偶时是否应该功利?”等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使大学生在论辩中改进自己的婚恋观。
2.利用校园文化平台。校园文化平台是课堂教育平台的必要补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与自身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这一“隐形课程”,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较大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稳步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通过校园文艺活动转移大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大学生合理宣泄孤独、寂寞等不良情绪,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情操。
3.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平台是课堂平台与校园文化平台的有益延伸。在现代生活中,社会信息爆炸性增长,大学生人际交往表层化与快捷化,他们不喜欢面对面交流。传统的写信、电话交流等方式对当今大学生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就为了解其思想动态带来了挑战,而微博、飞信、QQ等新兴网络传播媒介就以其最简单、最直接、最时尚的方式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把目光投向广大普通青年,利用新兴网络媒体联系大学生,不要大而空的进行理论说教,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实例让大学生自觉改进自己的婚恋观。
(二)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完善大学生对婚恋观的认知
1.开展法制教育。当代大学生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在处理婚恋问题时往往比较极端,不顾后果,有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故而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显得异常重要。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同时,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喊口号、贴宣传画以及课堂教学等传统方式,要仔细分析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模拟法庭、法制宣传片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内心形成法律信仰,使其在遇到婚恋挫折的时候他们能够从容应对而不至于误入歧途。
2.开展责任教育。恋爱与婚姻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不能凭着感觉走而不顾及其他。列宁曾指出,恋爱“最重要的还是社会方面”,因为“恋爱和爱情不仅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伴随着当事人的义务和责任”。抱着“处了就黄,我就这么狂;黄了再处,我就这么酷”、“只求一朝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等观念是严重错误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要多从正面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3.开展性教育。围绕性教育是否应该在学校开展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笔者认为目前至少在高校开展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如卢梭所言“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是免除秘密”,要通过性教育纠正大学生性意识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性意识,提高其对性的认识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部分大学生从内心消除想在大学期间同居的念头。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广大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牢记党的教诲,树立争取得婚恋观,提高责任意识,正确、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切莫在大学这一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浪费光阴,误入歧途。
(注:本文系怀化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院级项目——“种植爱的阳光”)
[1]王晓婷.谈恋爱成大学“必修课”,但不少学子受感情困扰[N].沈阳晚报,2007-03-15,(7).
[2]郝文斌,冯丹娃.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最新动态和对策研究——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和分析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76-77.
[3]薛冰,吴暇,梁健敏.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同居会后悔,开支巨大难承受[N].信息时报,2007-09-08,(9).
[4]李玥.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93.
[5]安彬,张研.大学生恋爱诱发犯罪的心理剖析[J].科技信息,201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