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美清,曹红敏
(池州学院体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目前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表演的观众席上已是门可罗雀,在座观看的不是教练员就是自己的队友,来观赏的观众却寥寥无几,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已进入瓶颈.基于武术套路竞赛表演的现状,笔者认为,探讨如何提高武术套路竞赛表演的艺术欣赏效果,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寻求出路已迫在眉睫.
按照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从艺术品的概念出发,系统地说明了艺术这一总体概念中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因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从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的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成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1].”基于这样对艺术品的理解,本文对如何提高武术套路竞赛表演的艺术效果进行探讨.
武术套路本身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汉代武术打擂,曾出现“三百里内皆来观”的盛况,唐代崔宗称赞大诗人李白“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这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斗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武术套路的编排也是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对应统一规律编排而成,并且每一种套路内容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风格展现,从这些不同的风格中折射出不同内容的美;在演练的过程中,不同的节奏给与不同的视觉效果、动静疾徐的转换表现出来的节奏快感、闪展腾挪的空间变化展现出空间动感的视觉美、刚柔并济对力的完美体现,以及在演练过程中切合实际的音乐搭配,对武术套路表演气氛的完全烘托等,都充分地展现出武术套路的艺术美.
竞技武术套路的编排者即教练员也就是指武术套路的生产者,套路编排科学化的要求也是对武术套路编排者素养的综合要求.所以,要想武术套路编排合理,且具有艺术美,武术套路编排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说是中华之瑰宝一点也不为过.武术拳种繁多,每个拳种都有自己不同的演练风格和完整的拳术理论体系,竞技武术套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取诸家之长创编而成的.所以,对于竞技武术套路的创编者来说,必须精通武术,了解各门派武术的技术、技巧和演练风格,这样才能创编出既有传统武术的技术特点和演练风格,又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也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艺术,正如专家、学者们所言“武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既具有实用的价值,又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帮助,而且在表演上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2]”,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与世界竞技体育审美意识接轨,对武术也提出“高、难、美、新”的新要求,“美”就是对武术套路艺术美感的要求,也是武术套路艺术美感在竞技规则中的体现.作为武术套路编排者,就必须拥有敏锐的艺术敏感力,洞察一切有利于武术套路艺术创编的所有因素和题材,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这样创编出来的武术套路才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1996年修订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新增加了有关难度动作创新分值的规定.并且,对于难度动作创新的原则也有明确的规定:“创编原则:必须符合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较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动作;必须是国家体委主办的全国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3]”,所以,武术套路教练员要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得到更高的分值、赢得比赛,就必须在难度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这就对武术套路教练员在动作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要培养自身的动作创新能力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为活跃的思维是动作创新的前提,较强的创造能力是动作创新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提高动作创新效果的保障.
套路演练者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承载体即武术套路的实现者.要使武术套路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给观众呈现出艺术美感,获得观众的赞赏和认同,这对演练者来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才能得以完成.
每套武术套路一般有四段,一段有八个动作,演练时间不能少于1min30s,并且每个动作又有严格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在整个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几乎是无氧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有很高的耐力素质;在武术套路中像正踢腿、朝天蹬和纵、横叉等动作都极有可能出现,而且这样的动作对柔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武术套路运动员也必须具有很高的柔韧素质;并且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对难度动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旋风脚转体360°发展到540°,直至720°甚至 900°、1080°,这更凸显出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
刘同为论文《论21世纪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中,对2002年及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的现场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结果是:“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难度动作得分情况与竞赛成绩的相关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演练水平得分情况与竞赛成绩的相关度呈明显上升趋势[4].”演练水平也就是演练时的艺术表现力.而在现实的训练时运动员为了完成比赛过程中指定的难度动作和创新动作,把训练重点都放在了难度动作上,而忽视了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比赛时,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与观众产生不了共鸣,征服不了裁判员就很难在比赛中获得优胜.
作为武术教练员要有很深的武术修养才能掌握各个门派的演练风格和技术特点,才能编排出与众不同的武术套路;同样,作为运动员也必须具备很强的武术素养,这样才能对武术套路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掌握套路的演练风格和技术特点,在演练的过程中加上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这样才能在表演或比赛时得到观众和裁判的认可,赢得比赛.
欣赏者即作品的直接鉴定者也就是观众.一套武术套路在表演或比赛中不仅要得到裁判的认同,更要赢得观众的认可,因为没有观众的存在,这套武术套路就没有存在的实际价值.所以,要使观众认可、欣赏武术套路就必须从观众的角度普及相关的知识.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5].”同样,欣赏体育竞赛也是一种艺术欣赏,是一种娱乐活动,它已成为是当代人体育理想生活方式的首选.武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现在的武术竞赛欣赏不但是技击方面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的欣赏,因为不管是套路的编排还是运动员的演练都融入了艺术的元素.所以,在整个武术比赛的欣赏过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看懂比赛;鉴别强、弱、优、劣;从美学角度欣赏比赛.第三个层次就是武术竞赛欣赏的最高境界,要想使武术竞赛的观赏有上座率就必须在这第三个层次上下功夫,只有观众对武术竞赛了解了,并能通过自己已有的武术知识去评价武术运动员演练的好坏,并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武术套路,成为一种体育爱好,这样才能使观众自觉地去欣赏武术竞赛,这样欣赏武术竞赛的人自然就会多起来,也就不用再为没有观众而一筹莫展了.但是,怎样才能达到第三个境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使观众能看懂比赛并能鉴别强、弱、优、劣,就要掌握一定的武术知识(武术及各项目的特点风格)、武术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武术规则有所了解.因为只有了解武术的技击特点和表演风格,这样观众才能知道运动员为什么得到高的或低的分值,而不会因为自身武术知识的欠缺而出现自己认为有些运动员应该分值很高,而裁判却判了低的分值或其他情况.所以说了解规则是欣赏武术的关键,具备必要的武术文化和艺术修养是欣赏武术的基本素质.
武术规则以及评分标准和武术文化的普及要以学校为依托,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给学生普及相关的武术知识,并组织体育系武术专业的学生和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表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武术竞赛表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体验欣赏武术表演的愉悦,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武术.同时,政府也要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组织武术表演队进社区,既让群众欣赏到了武术表演的艺术美感又普及了武术知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武术观众.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艺术修养的培养也不是朝夕之事,要完全按照艺术的标准去要求观众来欣赏武术竞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只要简单普及一些有关艺术知识,让群众知道什么样的武术竞赛表演是美的,怎么去评判武术竞赛表演即可.
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武术竞赛表演的观赏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武术、欣赏武术、自觉地观看武术竞赛表演,就必须从套路的创造者、套路的演练者以及套路的欣赏者这三方面入手.因为只有创编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武术套路,配合高素质的运动员的演练和具有一定武术套路欣赏能力观众,这样的武术竞赛表演才能在这娱乐繁多的世界争得一席之地.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
[2]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8,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4]杨新,刘同为.论21世纪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5,(2):168.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