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引起兔唇综合征1例报告

2012-08-15 00:42:11周芳珍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2期
关键词:兔唇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周芳珍 程 琳

1 病 例

住院号28145,女性,41岁,农民,主诉疑人害己,自语、自笑6个月。诊断精神分裂症,用阿立哌唑片(博思清)治疗2个月病情部分缓解(尚存在言事性幻听),后服阿立哌唑片20mg/d 及盐酸苯海索6mg/d 巩固治疗,服药6个月后发生口面运动障碍2个月。于2011年10月11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前头颅CT 及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体检:口唇不由自主快速、交替、有节律的运动,运动沿垂直线有规律进行,频率约为50次/分,未见舌头向外挺伸或于口内扭动现象;也未见上肢等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自主运动,未发现其它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症状。当病人主动运动如讲话、进食时症状减轻,睡眠时不能完全消失,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兔唇综合征。停用阿立哌唑、盐酸苯海索,予非那根片150mg/d 口服及输液治疗,第3 天起,口面及下凳运动障碍减轻,第6 天时不自主运动完全消失,后用氯氮平治疗1个月后病情恢复(幻听消失),故停用非那根,继续用氯氮平治疗(250mg/d),运动障碍未再现。

2 讨 论

兔唇综合征是长期使用神经阻滞剂所致的一种迟发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周不自主运动障碍,涉及口周和咀嚼肌(除舌以外),酷似兔子咀嚼动作时的嘴唇快速而有节律的细微震颤的复合动作,可伴有“噗噗”样声音(嘴唇快速分开时所致)。一般以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更易引起,本征经抗帕金森病药物如盐酸苯海索治疗效果良好,预后佳。兔唇综合征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口-舌-颊三联征(颊、舌、咀嚼综合征)表现不同,后者存在口唇、舌重复地、不可控制地运动如咀嚼、转舌、吸吮等颊舌异常运动[1],影响进食,严重时构词不清,其运动障碍的频率明显慢于兔唇综合症,预后不佳,且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反而使得症状加重。阿立哌唑属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兔唇综合征少有报道。本例在联合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实属少见。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29.

猜你喜欢
兔唇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隐喻分析
北方文学(2020年12期)2020-09-06 13:24:36
排畸检查时胎儿嘴角显示不清,是兔唇吗
家庭医药(2019年8期)2019-08-27 20:51:02
浅析《追风筝的人》中意象在刻画阿米尔与哈桑的关系上的作用
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10例临床分析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特征分析
舍曲林致吞咽困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