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探索

2012-08-15 00:49郑丽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郑丽玲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00)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探索

郑丽玲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当今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努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以来,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一直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热点论题。①主要文章有: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骆郁廷:《思想政治工作要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工师指南》2008年第3期;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6期;顾钰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性研究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邱柏生:《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2期,等等。深刻体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变成人民大众的物质力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首先应该明确“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此必须先弄清有关基本概念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革命导师,在批判性地继承人类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列宁曾经这样评价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敌人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这过程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则是以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我们立党立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深刻领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

当前,正处于文化多元的时代,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纵深扩展的一项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自觉的理性抉择,也是中国现状的客观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更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走上邪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现实中,由于人们价值观念多元以及社会各种思潮涌动,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统治思想,实现价值观念多元存在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有机统一。只有用“一面旗帜”凝聚新一代,用“一条道路”引领新一代,用“一个理论体系”武装新一代,[4]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否则,就会削弱甚至损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市场体制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价值观念偏离、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从而出现一系列恶性循环的社会负面影响,如出现拜金主义现象、价值规律泛化现象、不当维权维利现象,这样必然加剧社会分化,以至不利于社会整合等等。因此,当今社会急需制度整合、正义维护、资源平衡,以促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坚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对于如何规避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趋向的偏离,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全面综合引导,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开宗明义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而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为我们今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深刻的理论指导。

毋庸置疑,只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作用和巨大力量,确保我们国家固权安邦,民族复兴。

三、认真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借鉴以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的经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通过理论探索弄清楚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还要总结和概括以往和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以便以史为鉴。这主要有:

1.注重理论创新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这里所指‘大众化’,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人们讨论革命文学‘大众化’的一般含义,更不同于近年来人们常说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一般含义。”[5]而是把大众化作为一种过程与机制,或者一种结果来解读。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9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直观看可以理解为语言表述的通俗化和内容选择的可读性问题,但归根结底,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求注重理论创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味,以强化理论的丰富性和时代性,使之更加具备走近大众、贴近大众、掌握大众的无穷力量。实践证明,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日臻完善,因此必须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2.重视理论成果的转化以增进大众的认同感。理论只有变成方针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向具体政策转换,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造福大众。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邓小平曾经十分直截了当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6]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实践中显示成效,需要通过从思想认同到实践体验的转化。而“在民众中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回答广大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认识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生活发生联系,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越来越牢固”[7]。因为老百姓思想朴实,看问题最重实际。同时要坚持共建共享,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证真正取信于民。此外,还要关注当代老百姓中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和研究相应的实践机制,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真正以民为本,从而让老百姓发自内心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他们的理论,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才信服,也只有这样,理论才“彻底”,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实践反映出,凡是贯彻落实中央环保决策部署越坚决、越到位的地方和领域,经济社会发展就越健康、越协调;反之,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不协调、不可持续,甚至付出沉重代价。云南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更加突出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重点工作,努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3.坚持理论通俗化以增强对大众的吸引力。注重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8]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的追求。列宁简洁而直观地强调了通俗化的重要性:“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因此,坚持理论通俗化,首先,要转换术语。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科学化和通俗化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提出中国人民奔小康这一充满民族化、通俗化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到江泽民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俗表达;从提出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民本思想,到倡导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都是建立在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共鸣。其次,要打造品牌。品牌效应,力量无穷。历史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典范,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中语言通俗具体,写作内容结合实践的需要和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大众哲学》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毛泽东盛赞《大众哲学》的社会价值胜过十万雄兵,在《大众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千百万在黑暗中徘徊摸索的青年看到了光明,从而走上革命道路。近年来,中宣部理论局也在积极探索推动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从2003年起《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陆续推出就是最好的见证,这套系列丛书坚持“三贴近”原则,有效地增强了理论对老百姓实践的指导。

(二)吸取以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的教训

纵观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过的历程,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这里应特别指出的主要有:

1.要克服马克思主义被庸俗化的教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另一方面又要极力避免马克思主义被庸俗化。实践中我们要弄清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而是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反”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马克思主义的千头万绪的道理,真的能归结为“造反有理”这么一句话吗?“一分为二”也确实使许多不懂哲学的普通老百姓知道了一点哲学知识,但“一分为二”只不过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更不能用它来代替唯物辩证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些人把邓小平理论理解为“猫论”、“摸论”,现在有些人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句话,科学发展观是一句话等等。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理解,不但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严重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弱化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影响了人们信仰、接受、理解。

2.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要克服极端思维的教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对待人类文明成果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扬长避短。但实践中表现出两种极端态度,要么极左,要么极右。对待外来的人类文明成果抱着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这种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要“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0]。因此,我们对待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必须理性地吸收并利用,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壮大其理论资源,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全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待外来文化中无用甚至带有负面影响的思想,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强权政治等,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在这里必须强调,就是对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也不能全盘肯定和接受,而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需要相结合。

(三)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总体上有相当大的进展,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取得巨大成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推进也是成功的。但毋庸讳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意识欠缺、整体水平低下,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和“失语”,有不足之嫌。

1.学术生态存在着现实性与学术性的紧张局面。当前,源于“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社会导向,现实中,思想或寡言或沉默,学术生态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学术性的紧张局面,出现两种片面的走向。要么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以致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要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对现实的一切问题提供方案,以致走向了片面现实化的道路。其实,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之间是非直接性的联系,我们不要奢望在理论研究中能实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工作在某些时候要注意把“宏观”理论进行适当转换、链接,并与老百姓微观的多样理论需求紧密结合,使“大众普及”成为千百万大众多样内在渴求的满足。

2.语言文字的通俗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做到语言文字通俗化。但现实中出现一些普及读物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学术化倾向仍然很浓,出现只有极少读者能熟读各种理论简明读本,而文化素质较低的老百姓和基层人员基本上被排斥在非常有限的读者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以精英文化创造者的姿态高踞于人民大众之上的众多理论工作者,难于主动与百姓生活相融合。对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言文字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做到:第一,要追求“新”。即要抓住新人新事新现象。第二,要讲清“理”。即要结合微观理由及宏观道理,做到寓理于“事”。第三,要注重“鲜”。即把大道理如层层剥笋一样化“大”为“小”,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领悟道理。第四,要坚持“趣”。做到寓事于“趣”,寓理于“趣”。

3.文化渗透意识淡薄及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化是当今理论大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渗透意思淡薄甚至缺失,以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甚至落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格局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影响我国软实力在国际的竞争力,也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进程。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电视产业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同等条件下根本谈不上相抗衡,这将使它本应发挥党和政府喉舌功能大打折扣。中国人口众多,按道理爱看电影者也应众多,但据统计,自愿观看电影者为数不多,且一直减少,很多电影院被逼停业或改行,致使中国的电影产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更谈不上发展与壮大。另外,限于市场研发能力和远见,本应读者众多的中国书刊业也规模偏小。鉴此,要求提高文化渗透意识,并充分认识文化渗透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法,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促进早日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四、努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坚持在实现内容大众化和形式大众化中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内容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既要在理,又要动情,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交融和思想共鸣。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必须坚持中央一再强调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体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江泽民指出“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11]。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途径要求理论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在理论的运用中普及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融合到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生动的实例中,特别是要在理论结合群众现实需求的实践研究上下功夫,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谈群众切身的问题,把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科学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逐渐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进行建设和改革实践活动的思想武器,让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不仅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而且还体现群众性和时代性。实践告诉我们,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广大群众对这类难点热点问题的求解热望极高,一旦我们关注这些问题,就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当前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分层次、多主题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内容,还应注重与宣传对象的接受能力完全吻合,具体要求是分层次多主题教育。针对广大党政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求科学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深刻理解其实质,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并能够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实践。针对广大普通群众,则要求掌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创造必要条件鼓励并引导他们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努力使理论教育覆盖宽广,把学习教育推向深入。在这教育过程中,既可以以大众哲学形式,也可以以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式;既可以有知名专家写成的通俗读物,也可以有对马克思主义深感兴趣、有丰富的实际和领导经验的人写成的随感、心得等读物。另外,在现代文化传播中,要重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形式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是有相对区别的(尽管没有明确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可以抽象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即语言风格上则应当尽可能通俗化和多样化。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指理论、观点的存在形式及其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的状况,诸如将深奥的概念原理变为浅显形象的口语、寓说理于叙事等等。通俗化的要求既要“通”,也要“俗”。“通”,就是要求情与理通达,言与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俗”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善于用大众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便于接受的方式解释、言说马克思主义。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宣传表达。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探索多条渠道,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丰富生动地展现在人民群众的眼前,灌输到人民群众心田。在具体方式上,应重视回应大众对形象在传播中的诉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此外,还要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形式的选择,避免由于地方偏差而出现选择形式不当,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内容的大众化与形式的大众化,两者各有侧重,前者主要涉及群众能否认同的问题,后者主要涉及群众认同的程度和效果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以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又要通过形式的大众化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生活的指导作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永恒发展的时代课题,要求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二是“做什么”;三是“怎么做”。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44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曹景文.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6.

[5]邱柏生.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3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7]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前沿论坛,2007(18):13.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9]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is to undertake propaganda program for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It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society,closely related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ustainable important strategic issue,with profound significance.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som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Marxism;popularity;exploration

责任编辑 吴二持

Some Explorations In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ZHENG Li-ling
(Chaozhou Normal Colleg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00)

B27

A

1007-6883(2012)04-0041-06

2011-12-31

郑丽玲(1968-),女,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