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河南工程学院会计学系,河南郑州451191)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1》相关数据显示,麦可思—2010届主要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中,会计学本、专科分别为94.0%和92.1%,比全国平均91.2%和88.1%的比率略高。但是在专业失业量排名中,会计学专业名列第五,本科为0.73万人,高职高专为1.03万人。[1]从整体来看,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虽不是最差,却也不容乐观。一方面,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这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问题出在哪里?报告的另一部分数据给出了答案。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50%的本科生和46%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有20%的本科生和18%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其中,85%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应加强专业实习,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2007届大学毕业生中有72%的本科生和69%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更高。[1]可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最主要的建议。
首先,从学科性质来说,会计学是集理论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优化理论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提高实践能力,这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会计专业的适用性广,大部分高校都设有此类专业,每年都有大批量会计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就业已是雇佣方市场,用人单位获得实际上的主动权和决定权。[2]企业在选择时,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往往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可见在校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多么重要。再次,知识并不直接等于能力。从毕业生应聘及此后的工作状态来看,学习成绩优秀、掌握知识多的学生不一定执业能力就强、发展就好,知识和现实问题不是一一对应,之间还需要动手操作、实践应用,从而达到能力的提高。
会计学专业一般实习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毕业综合。第一学期先集中理论课程的讲授,学期的最后一至两周在实验室或教室完成实习(毕业综合是在最后一学期的前几周)。通常的模式是,根据和理论教材相仿的实习教材,给出一套企业某年某月虚拟的经济资料,按时间顺序列示业务说明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这些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即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每次实习内容稍有变化,程序不变。学生第一次接触实务资料时积极性较高,但是如果教师对实习过程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则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果重复进行,学生就会觉得厌烦,缺勤现象严重,甚至有同学反映说实习就像课后作业的翻版。即使有些同学认真完成了这一过程,临近毕业时仍不能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会计岗位,他们感觉上实践课和上理论课差不多,实践课学的常规业务、流程、原始凭证等内容和实际工作距离太远,对实际工作的帮助有限。[3]
实践课的指导一般由本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担任,或是同一门课程的几个老师轮流担任。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人员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近几年大多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逻辑思维能力强,长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扩展,但是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指导实践总是底气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4]
实践作为学生的一门课程在结课后要记成绩:合格、不合格或者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通常老师依据学生操作后交上来的会计资料、平时做账表现以及出勤情况来给定。由于一个指导老师要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几乎不可能,出勤也是辅助参考,因此,凭证、账簿、报表就是主要的考核资料。会计资料干净、整齐、完整的学生,其分数就高。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较为客观,但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处理业务的实际水平。这是因为所有学生面对的是同一套经济业务,得出的数据是相同或相近的,有些学生认真完成,而有些学生则偷懒、搭便车,虽然也取得了好成绩,但成绩和表现不相符。
1.基础实习
学生的基础实习可在课内完成,以《基础会计》的常规业务为主,掌握出纳、会计的一般核算技能,熟悉会计资料,练习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完成基本循环。如果先把理论知识讲完再进行操作,对学生来说,在没有实际资料的感知认识下,往往会觉得理论知识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让学生手脑并用,及时用理论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2.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务等课程后进行。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实际工作设置出纳、会计、主管、审核等岗位。每个学生负责自己的岗位业务,根据流程取得并传递相关资料,完成一个阶段的业务后实行岗位轮换,交替进行。这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岗位的具体操作流程,体会企业职务分工、内部控制的关系,培养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及职业素质。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可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生面临就业,实习也需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自有资源直接建立实习基地,组建小型生产企业、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或者此类机构的分支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里得到系统的训练,使理论真正和实践相结合;没有自己实习基地的学校可与学校周围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具体参与会计工作进行顶岗锻炼;也可以把企业或服务公司的典型业务引入学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严格完成。[5]无论何种形式,毕业实习都应体现“真材实料”,实现毕业生由学生到合格会计人员的转变。
在实践师资上,学校和企业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会计学资深教师可到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纳税筹划、做横向课题等,青年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方向到企业选择岗位挂职锻炼,熟悉实际业务及环境,弥补没有实践经验的不足。教师可每三年安排一学期或半学期从事实务工作,把握行业及业务的发展动态,及时向学生传递。但这种方式需学校的政策支持,否则每学期都安排有教学任务,实践活动就难以完成。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企业会计部门的主管、有一线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做以下工作: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让学生接触不一样的知识源;做编写实习教材的顾问,尽量使实习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给大一学生做专题讲座,引导职业规划,讲述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素质;给毕业生做报告,对他们应聘求职给予指导等。
实践课程的考评是对实践过程及效果的监督、激励措施,不能只是走形式。在实习开始时可在学生中成立考评小组,成员由学生推选客观、有公信力的同学担任,每天小组都需记录实习进度、学生表现、实习问题、有无异常事件等,实习结束后给每位同学打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简要心得体会、建议等,给自己打分;老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合作精神、成果质量等因素后打分。最后将三者分数按一定权重,比如40%、20%、40%,计算得出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6]
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会计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更是如此,学校教育学生,不能推出校门而了之,还应为其就业前景、就业质量考虑。因此,高校需重视并加强实践教学,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使他们走出学校后能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
[1]麦可思.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暨就业蓝皮书[EB/ OL].(2012-01-10)http://career.eol.cn/html/c/ 2011lanpishu/files/qianyan.shtml.
[2]孙海燕.会计实验室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会计之友,2010(4下):118-119.
[3]贺玲,陈岚君,高瞻.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15-18.
[4]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87.
[5]沈志荣,马文超.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9(4):107-108.
[6]王伟,田素云.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10(5中):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