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的性质辨析

2012-08-15 00:44王银洁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唐传奇诗话传奇

杨 铖 王银洁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本事诗》的性质辨析

杨 铖 王银洁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本事诗》的性质,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立足角度的不同,对它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通过细致的考索,得出《本事诗》的性质应该是“纪事类”诗话的前身,其文体的某些特征又受到了笔记小说、唐传奇以及诗并序的影响。

《本事诗》;文体;诗话;传奇

孟棨编纂的《本事诗》是一部专录诗歌本事的著作,全书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七类,共四十一条,保存了大量唐代诗人的轶事,此外还涉及到南朝宋武帝、徐德言等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历来《本事诗》的性质为何,学界分歧很大。从目录学的角度看,《崇文书目》、《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把该书归入集部诗文评,近人丁福保也将其辑入《历代诗话续编》。但该书许多“本事”与唐传奇、笔记小说关系密切,如《太平广记》就收录《本事诗》多条,所以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说《本事诗》是“唐代志人小说集”[1],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也收录该书。认为是传奇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张友鹤在《唐宋传奇选》收录《本事诗》中“崔护条”。折中的说法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所言:“孟啓《本事》、卢瑰《抒情》,例以诗话文评,附见集类。究其体制,实小说者流也”[2]。现代学者蒋寅先生在《清诗话与小说文献》中虽认为《本事诗》是诗话,“但就故事性和抒情性而言,它的文体特征典型地体现了唐传奇式的小说特征,可以说是唐代诗国特有的诗歌传奇”[3]。看来,《本事诗》一书的性质,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认为《本事诗》的性质是诗话,可从诗话的形态、起源以及对后代诗话的影响来阐述。

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把诗话分为“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两大类,或可简称为“纪事”类和“论辞”类。“论诗及事”指对诗人诗事的记述,“论诗及辞”指对诗人作品的评论,这准确指出了诗话的两种基本形态。刘德重、张寅彭在《诗话概说》中也赞成这种分法,并在“论诗及事”类详细列出了“记述诗歌本事、记述诗人轶事、记述与诗有关的各种资料及见闻等”[4]三类。我们再来看看《本事诗》的实际情况。黄旭建的《孟棨<本事诗>的诗歌本事批评探究》把《本事诗》引的64首诗分为三类:“本事类、流传类和存诗类。”[5]根据他的看法,本事类、流传类的分类标准主要着眼于批评者所给出的事件的发生与诗歌产生时间先后关系,事件发生于诗歌创作之前,且事件与诗歌有某种因果关系,便称为本事类,反之为流传类,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存诗类。《本事诗》中本事类以“情感第一”崔护条为例,这条可以看出本事类的基本思路。崔护是由于第一次酒渴求饮,第二次寻春不遇,才题诗于门扉的,这一事件显然发生在诗歌创作之前且是诗歌产生的直接来源。《本事诗》中此类诗歌本事批评共涉及43首诗歌,而且大多有崔护条中“因題诗于”表示前后因果关系的字眼。《本事诗》引诗中流传类诗歌共有17首,以“事感第二”玄宗条为例,玄宗事并不是李峤诗的产生原因,而是此诗流传过程中的一个故事。存诗类可以举“高逸第三”杜牧条为例,杜牧二诗产生背景模糊,二诗只为证明杜牧“狎游饮酒”的生活方式,是出于存诗的需要,《本事诗》中这类引诗共4首。这样看来,黄旭建所称的本事类大致相当于“论诗及事”的“记述诗歌本事”类,流传类和存诗类大致相当于“记述诗人轶事”和“记述与诗有关的各种资料及见闻等”,可以说,黄旭建所说的《本事诗》中的三类诗事类型已经基本上属于章学诚或刘德重、张寅彭认为的“论诗及事”类诗话的雏形了。

张葆全在《诗话和词话》中认为:“诗话两个源头,一是先秦以来的诗文评论,一是魏晋笔记小说。”[6]先秦虽没有专门的诗学专著,但许多典籍中散见了很多评诗论诗之语,如《左传》中“吴札观乐”是《诗经》评论的最早记载,《论语·为政》中孔子的“诗无邪”说,《论语·阳货》诗作用的“兴观群怨”说,《孟子·万章》中的“知人论世”说,虽只言片语,却对后世影响极大。而《左传》中记载的外交赋答,虽是断章取义,但是记述诗事这一点却对后代颇有影响,应该说,是启发了《本事诗》“触事兴咏”的。魏晋笔记小说中有一些关于诗歌的评论,如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评论梁简文帝、王籍、何逊的诗作,不过最能直接启发后来纪事类诗话的还当属记载诗人轶事和诗坛掌故的笔记,如《世说新语》中关于曹植七步诗、郝隆三月三日诗、袁羊调刘恢诗的记载,《本事诗》受到这类笔记小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唐代的其他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唐摭言》、《集异记》同样有很多诗人诗事的记载,但不如《本事诗》集中收录诗人诗事罢了。所以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由这种笔记的转入纯粹的记录诗人轶事,便是本事诗”,并言“本事诗是诗话的前身,其来源则与笔记小说有关”[7]。

从《本事诗》对后世诗话的影响也可以看出《本事诗》与诗话的密切关联。《本事诗》除了对宋代诗话有影响,对后代诗话影响更大的是“开创了诗话中以纪本事为特征的一个类型,催生了一系列续书和诗话的另一个亚类——纪事”[8],笔者以这一类续书处常子、罗隐、聂奉先、徐釚的四种续本事诗为例。

处常子的《续本事诗》,今已亡佚,罗宁《处常子<续本事诗>辑考》一文辑出17条佚文。作者处常子生平不详,大概生活于五代时吴国(902~937),见孟棨《本事诗》而起续补之意。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十总集类著录,并言:“《续本事诗》二卷。右伪吴处常子撰,未详其人。自有序云:‘比览孟初中《本事诗》,辄搜箧中所有,依前提七章,类而编之。’然背唐人诗也。”[9]由此可知,《续本事诗》的体式,也是分为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七类。

罗隐的《续本事诗》,不见著录。《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一,僧齐己《松诗》条下注明出《续本事诗》,又白傅《柳诗》二首条,注云:“唐宋诗云,罗隐作续本事诗。”[10]又列阴铿石诗、罗邺水诗两条,注并同前。这四条,便是罗隐作《续本事诗》的残存资料。

聂奉先的《续广本事诗》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文史类》:“《续广本事诗》五卷,聂奉先撰。虽曰广孟启之旧,其实集诗话耳。”[11]可见,该书体例与孟棨书并不相同,《说郛》收此书十五条,据余才林《重编<说郛>本<续本事诗>辨伪》辨证,重编《说郛》本《续本事诗》是明人编造的伪书,而聂奉先的《续广本事诗》早已散佚了。

清徐釚亦编有《续本事诗》十二卷,录有自明初以来的诗歌轶事,相对于孟棨原作,全书关于诗歌本事的文字已经大为削减,基本类同诗选,这大概与清诗话的时代特征有关,关于这点蒋寅著《清诗话与小说文献》一文论述较详。越到后来的续书,已距离纪事类诗话越远,而且也不再具有小说的特点了。

认为《本事诗》性质是笔记小说,或者具有唐传奇的特征,需要从文体形式来观照。

《本事诗》通行本收录了四十一篇小品,其中篇幅有长有短,文笔有简有繁,长如韩翃条,规模约等于一篇唐传奇,短如刘希夷条,只言片语确实像短篇的笔记小说。前文已经论述过《本事诗》是诗话的雏形,而诗话又来源于魏晋笔记小说,所以从文体角度来看,《本事诗》受笔记小说影响,现在来探讨《本事诗》与唐传奇的文体关系。

唐传奇首先具有虚构意识,唐传奇中的名篇《枕中记》、《离魂记》、《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莫不是如此。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唐之举人,先藉当时显人以姓名达之于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12]唐人以传奇“行卷”、“温卷”并非定论,但这些传奇作者多为文人进士,他们工诗善文,在传奇创作中带有诗歌的想象虚构,唐传奇具有这个特征便不足为奇了。《本事诗》中有些篇幅虽不能确定是孟棨原作,但至少被他加工编造过,许多作品情节上虚构离奇,如崔护条中,痴情女子先为爱绝食而亡,后又因情感动而生,死而复生,情节离奇,就算有此本事,也被虚构加工过了。

唐传奇的语言特征,可以概括为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叙事细节化和注意环境的刻画。唐传奇由于受到了诗赋影响,呈现韵散结合的语言形式,再加上鲜活的口语和典雅的书面语共同作用,传奇自然显得词藻华丽、语言优美,这是唐传奇对笔记小说的一个超越之处。唐传奇不仅仅是介绍故事的基本情节,往往对故事发生过程中的言行细节仔细刻画,还加上细腻的环境渲染,使得故事引人入胜。譬如《本事诗》中崔护条“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描写少女在桃花春风中的动人姿态,堪称细节描写和环境渲染的完美结合。骆宾王条叙述诡异,宋考功“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气氛宁静安详,而后苦吟不得佳句,被老僧对出,“愕然”,“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人物、环境、情节配合完美,不输于任何唐传奇。

唐传奇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诗笔”的运用。唐传奇中除了文笔优美、富于诗性外,便是诗歌直接进入故事,参与情节的发展,虽然不排除有些传奇作者为了炫耀诗才,但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是能与故事融合为一的。由于唐传奇的作者多为进士文人,工诗善文,文中诗与小说相互促进,如《莺莺传》、《长恨歌传》、《李娃传》、《湘中怨解》、《烟中怨解题辞》皆有诗有传奇流传。这类传奇多是描写浪漫的感情遇合,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一往情深,如《柳氏传》柳氏看到韩翃,虽只是落拓书生,仍“遂属意焉”,《离魂记》中张倩娘“徒行跣足而至”,灵魂与肉身分离,都是浪漫至极,更有以诗为媒的故事或者因诗遇合的经历如《莺莺传》、《柳氏传》者为文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点说,《本事诗》记载的大量浪漫诗事,如“破镜重圆”、“红叶题诗”、“崔护求饮”等,客观上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让他们从对诗歌本事的寻求转移到离奇的故事情节中去。《本事诗》中桃花女子的死而复生与《离魂记》中张倩娘灵魂与肉身分离何其相似,朱滔故事、红叶题诗等以诗为媒,也与《莺莺传》等传奇的相关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看来,《本事诗》真与唐传奇密切相关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事诗》还应当受到了诗歌中诗文互传的影响。诗歌前面配上叙事性的序,早在陶渊明作《桃花源诗》时,就已作了《桃花源诗并记》与之相配合,中晚唐诗并序更加流行起来,有名的如元稹《崔徽歌序》、韩愈《石鼎联句诗序》、白居易《长恨歌序》、《琵琶引序》、《燕子楼序》、杜牧《张好好序》、李商隐《柳枝序》等,以《琵琶引序》为例: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3]

这个诗序情节完整、曲折生动,并且叙说了作诗的动机,与《本事诗》的诗本事的模式完全一致,如果将该诗附入文中,并不见得有多么突兀。此外,《本事诗》中明确指出了刘禹锡作游玄都观诗序、元稹题黄明府诗序,而韩愈作《轩辕弥明传》也据其《石鼎联句诗序》,可见诗序也确实是《本事诗》题材的一个来源。

其实,当作过细微的剖析后,我们发现,无论《本事诗》是作为诗话著作,或是小说,都有它的根据。“诗话”是随着唐宋以来“说话”艺术的盛行而开始进入文人视野,所谓“诗话”,就是讲说与诗歌有关的“故事”,编纂诗话是为了“以资闲谈”,正如最早以“诗话”命名的欧阳修《六一诗话》所言“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14]而最早的诗话也多录诗事,论诗及事,重于诗歌本事的拾掇,所以《本事诗》性质当属诗话的源头。正因为诗话着眼点是因诗缘起的“事”,它的故事性的特征与笔记小说、唐传奇以及诗并序的故事性相吻合,特别是有些虽名“本事”实则虚构的故事与“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传奇更有很大的一致性,以至于后人将之归入笔记小说或传奇类,实际上有此特征不代表本质属性就是如此,它实际上仍属于诗话类。至于《本事诗》被当作笔记小说或唐传奇,还是从表现方式、语言技巧、篇幅长短作出的判断。笔记小说从笔记独立出来,但保持了笔记体语言简练、篇幅短小的特点,与唐传奇描写细腻、文辞华美、讲究谋篇构局的特色相区别。《本事诗》本为采辑诗歌本事,所收故事有长有短、语言繁简不一、体例不甚统一,所以有些篇目如笔记小说,有些就与唐传奇差不多了。

综上所述,《本事诗》的性质应该是“纪事类”诗话的前身,其文体的某些特征又受到了笔记小说、唐传奇、以及诗并序的影响。说它的性质是诗话或小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范畴认识的。

[1]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5:120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74

[3][8]蒋寅.清诗话与小说文献.清代文学论稿[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53

[4]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0:4

[5]黄旭建.孟棨《本事诗》的诗歌本事批评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1)

[6]张葆全.诗话和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

[7]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44

[9]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61

[10]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30

[1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674-903

[12]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5

[13]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6:961

[14]欧阳修等.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

I207.2

A

1009-5462(2012)01-0046-04

2012-01-09

杨铖,男,江苏扬中人,徐州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

[责任编校:孙爱民]

猜你喜欢
唐传奇诗话传奇
安-225,昨日的传奇
漕运,一段行走在水上的传奇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坚持,造就传奇
逍遥传奇
新诗话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衔月楼诗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