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滏阳河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2-12-19 02:27侯廷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水经注漳河邯郸

侯廷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河北邯郸 056005)

有关滏阳河若干问题的探讨

侯廷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河北邯郸 056005)

滏阳河源头在何方?滏阳河何时称为滏阳河?她何时才成为邯郸城的流经河?史料纷纭,考证不一,历来有诸多说法。作为邯郸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有必要对此梳理。

滏阳河;磁州;邯郸

滏阳河是子牙河的南支,发源于太行山东侧,自邯郸市峰峰矿区诸源汇流后,流入东武仕水库(今又名溢泉湖),向东南经磁县城关折向东北,道经邯郸市区(出大水时,在张庄桥闸经支漳河分洪道可分洪直达永年洼),在苏里村折向东北,从永年洼的南边再折向东北,经曲周县城东,向北流入邢台市境内。经邢台、衡水、沧州等市,在沧州市献县藏桥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滏阳河与滹沱河是子牙河南北两大支流。子牙河又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于天津市汇入海河。

滏阳河自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西北发源至献县藏桥滏、滹汇流处,全长403公里,流域面积20539平方公里。其中邯郸段(流经峰峰矿区、磁县、邯郸县、邯山区、丛台区、永年县、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郸、邢台两地交界处)全长165.141公里,流域面积2747.82平方公里。(相关数据也有不同说法,以上数据采自《滏阳河灌区志》[1])

滏阳河沿线支流小河众多,南起磁县,北至获鹿县,有牤牛河、渚河、沁河、输元河、洺河、沙河、牛尾河(留垒河)、白马河、小马河、李阳河、泯河、午河、槐河、汶河等14条支流小河汇入,在邯郸境内的是牤牛河、渚河、沁河、输元河、洺河、沙河、牛尾河(留垒河)。

滏阳河历史悠久,对于邯郸而言,不仅长期为这里带来丰沛的水源,灌溉着大片的良田,养育着沿岸的人民,而且近代以前还是邯郸至天津的重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很多,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此河仍有货船往返,沿河尚有可浇地五十余万亩。自七十年代以来,因工业化的发展,上游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导致河水减少,断流频率增加,才逐渐失去了航运与交通的作用。

一、滏阳河发源地究竟在何处

现今的滏阳河,就其源流而看,存在着不同说法。但大都和鼓山、神麇山有关。

鼓山,又名响堂山、滏山,是太行山东麓的一支山脉,北起武安市北安庄乡,南至峰峰矿区临水镇,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5公里。相传因有两个南北相对的鼓形山峰而得名。“峰峰”之名也由此而来。山的中部和南部有著名的响堂山石窟,北齐文宣帝高洋时(550—559年)所开建(有的说是东魏)。谈笑拂袖皆可发出铿锵回声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分两区,南响堂有七窟,北响堂有六窟。山南端距神麇山约1公里,有广盛泉、晋祠泉。

神麇山,俗称元宝山,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南,下有著名的黑龙洞、元宝泉。

滏阳河发源地的说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一源说、二源说、新源说。各说涵义又有不同。

1、神麇山黑龙洞说。即发源于滏山南麓黑龙山下的黑龙洞内。《水经注》赵一清补“滏水”条称:“《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神麇之山,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御览》引《水经注》:滏水发源于石鼓山南岩下,泉源奋涌,若釜之扬汤之矣。……又东流注于漳,谓之合河。……滏亦合漳之大川也。”

又据《重修广平府志》卷三十六《金石略下》“石鼓山铭”条,称“滏水发源出石鼓山南岩下,崖上有魏世所立铭,水上有祠,能兴云雨。(《水经注》)”

2、上引均为《水经注》逸文,今本《水经注》无此文。石鼓山南岩,应指黑龙洞一带。白龙池说。据东武仕水库管理处1966年《坝址上下历史洪水调查报告》:“白龙池,又名金龙池。在黑龙洞上溯23.1公里的峰峰矿区和村西北约1.5公里的龙池沟,面积约100平方米,因年代久远,形将淤平。现西山根石缝稍出水,石山尚刻有掏池字迹。池边有高约20米的小孤山,山上原有一小庙,旁有乾隆五十三年的石碑,记载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大雨,将白龙池淤平。并刻有‘此即滏河河源’字样。所以,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西北约1.5公里的白龙池。”新编《磁县志》坚持了这种说法,确认滏阳河“发源于峰峰矿区和村镇西白龙池”。[2]

民国版《武安县志》卷二《地理志》“山川”目下有“附滏水”条,曰:“滏河在武境有二源,一出金村,有泉西流,一出明峪村龙池沟,东流相会于和村镇(夏流冬竭)。折而南流,由胡村出境入磁,为滏河源之一(明张应登《游滏水鼓山记》云滏水二源,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在磁境,距州一舍而近;一出西鼓山滏水亭下,在武境,距州二舍而近。即此)。”

据现代人实地考察,白龙池应该是和村镇杜庄西北的大水坑,往南经金村、何庄、东西和村、姚庄、胡村、王看、岗头、宿凤进入滏阳河。[3]

3、二源说,即西鼓山滏泉与黑龙洞说。据《嘉靖彰德府志》记载:“滏源二:其一西鼓山滏泉,其一黑龙洞,在神麇。”《河南通志》记载:“滏阳河其源有二,一出磁州鼓山,合众泉流至滏水亭下,一出神麇山黑龙洞。”无论在明嘉靖周文龙修订的《磁州志》上,还是清光绪版《广平府志》卷首“疆域图说”中,都画明滏阳河的源头为二。

明张应登《游滏水鼓山记》:“按磁州之流曰滏水,峙曰鼓山。滏称夏清而冬温,至奇也。其源有二:一出于西鼓山滏水亭下,距州二舍而近;一出于神麇山黑龙洞口,距州一舍而近。皆源泉云。鼓计首尾八十里,绵亘磁武间(略)……夫由东之响堂,以至于宫之响堂,历鼓之半,而宫之响堂之后,即为滏源流。而望东之响堂,以会于龙洞之滏源。此滏、鼓之大睹也。……”[4]今按,文中“宫之响堂”,民国《武安县志》和《磁州志》所收该文均为“宫”字,据文意疑为“西”字之讹,以与“东之响堂”相对。究竟是错在碑刻还是错在录文,不得知。

所谓西鼓山,即今北响堂山。

清代磁州州判为顺德府争水纠纷查勘滏河的报告称:“溯流而上,滏水发源于磁之黑龙洞及广盛泉、晋祠泉。今广盛泉已枯百余年,晋祠庙泉有微水不能出流,询据人民,从前广盛泉、晋祠泉两泉合流,东汇黑龙洞,同入滏河”,“……合流之处,见有水磨峙立,久因无水废弃。”[5]

《滏阳河灌区志》认为:滏水源出神麇山或发源于黑龙洞的说法,虽流传甚广,但二者均不确切。[6]

4、光绪《广平府志》又提出“白渠水或即今滏水”“应发源于武安钦口山,钦口山即滏口山”说。且对滏阳河“二源”有具体的描述。

《广平府志》卷十五《舆地略》“山川”目“滏阳河”条:

滏阳河,原名滏水,其滏阳乃县名,后人遂以转称于河也。《寰宇记》:“滏水源出滏阳县西北鼓山南岩下,其水冬温夏冷。又云滏口泉出鼓山南脚,《山海经》云神麇之山,滏水出焉,东流注于欧水。”(案《汉书地理志》,“武安有钦口山,白渠水所出,东至列人,入漳。”汉武安今磁州地,钦口山或即滏口山,以字形传写而讹。白渠水或即今之滏水。《通志》以牤牛河为古白渠,查牤牛河源出磁州蒋村及林坦铺,非出于山也,河流细小,恐不足以当此水名。)今按滏水有南北二源,北源出磁州西北四十里鼓山麓晋祠庙下,东南流二里与南源合。南源出神麇山下黑龙洞。洞幽深邃远,岁旱祷雨,每入洞取水,水出其中,滚滚有声。洞外山根泉如百斛珍珠,随地涌出。(北源偶旱偶涸,此泉水不加损,盖滏水之正源也。)故龙洞珠泉为州境八景之一。东北流二里至临水镇(即临水县旧址),与北源会遂合而东流,有八字涧水自纸坊村流入之,又有广盛泉自西南流入焉。[7]

强调黑龙洞泉为滏阳河正源。《水经注》所谓“白渠水”即滏水。

上面已经指出,今本《水经注》内无“滏水”内容,而据《太平御览》所引有的文字被看作逸文。

5、“现代发源四泉”说。《峰峰志》(侯廷臻主编)指出:滏阳河的源头,史书记载颇多,而多泛指,无确释。据明代张应登《游滏水鼓山记》,滏水其源有二:一出于西鼓山滏水亭下,一出于神麇山黑龙洞口,“皆源泉云。”民国《武安县志》载:“滏河在武境有二源,一出金村,有泉西流;一出明峪村龙池沟,东流相会于和村镇(夏流冬竭)折而南流,由胡村出境入磁,为滏河源之一。”因上源泉已干涸,现视源于鼓山南麓和神麇山北麓之间的黑龙洞、广盛泉、元宝泉、晋祠泉四大泉组为滏阳河之源。[8]

《邯郸市峰峰矿区志》(李春社主编)称:“滏阳河最上源在和村镇金村一带的白龙沟,南流至彭城、市区,因上源已干涸,现在确认发源于鼓山与神麇山山下的黑龙洞泉、晋祠泉等泉。”[9]

以上诸说虽然各有依据,但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据清代磁州州判为顺德府争水纠纷查勘滏河的报告有“询据人民,从前广盛泉、晋祠泉两泉合流,东汇黑龙洞,同入滏河”一语,它印证了明清图志的标署,鼓山下的广盛泉、晋祠泉与黑龙洞泉不是上下游的关系,而是各自出源尔后汇流的关系(见图)。今天,石桥泉(即广盛泉)、晋祠泉是出而南流至黑龙洞泉汇而东流的。那么,二者的“汇流”“同入滏河”又在何处?如果按张应登的说法,一在西鼓山,一在神麇山,则上源(西鼓山)的走向在哪里?二者与何处汇流?地面上已了无痕迹,而各书也都未考,已成一个谜。

而按照“四泉为源”说,那四泉之上的水至少在八十年代前又算什么呢?如果依照清磁州查勘报告,“同入滏河”,则此“滏河”又指哪一段?

《光绪广平府志》所述“今按滏水有南北二源,北源出磁州西北四十里鼓山麓晋祠庙下,东南流二里与南源合。南源出神麇山下黑龙洞。洞幽深邃远,岁旱祷雨,每入洞取水,水出其中,滚滚有声。洞外山根泉如百斛珍珠,随地涌出。(北源偶旱偶涸,此泉水不加损,盖滏水之正源也。)故龙洞珠泉为州境八景之一。东北流二里至临水镇(即临水县旧址),与北源会遂合而东流,有八字涧水自纸坊村流入之,又有广盛泉自西南流入焉。”明明白白描述了滏阳河源流汇集的具体情况。

第二,“二源说”是明清时期的状况,到了近代,滏阳河的源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磁县凿泉记》(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暨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志,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立)记载,在滏阳河上游,广盛、晋祠、石桥、黑龙洞四泉,是滏阳河的主要水源。“旧志所称广盛晋祠黑龙洞诸泉汇为滏阳河源”。再据同时竖立的“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疏凿滏阳河源泉纪念碑”(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一日立)上所刻碑文《开凿滏阳河源泉记》:“滏阳河源泉由三:曰广盛,曰晋祠,曰黑龙洞,旧籍所志,三派汇流,势其盛也。”以上并没有否认明清时的发源地,只是强调了自南响堂山下至元宝山、神麇山一带的泉水为滏阳河的主要水源地。

二、“滏阳河”的称谓起于何时?

滏阳河古名釜水、滏水。滏水(釜水)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按《淮南子·地形训》中“釜出景”的注释“其原浪沸涌,正势如釜中汤,故曰釜”和《后汉书·郡国志》注“滏水热,故名曰滏口”。说古时的滏水之源,曾是其水沸涌的温泉。釜水、滏水均是因源泉如釜形而名。《河南通志》沿用以上说法:“其水涌沸如汤之在釜也,虽隆冬不冰,故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滏水源出鼓山,鼓山又名釜山,故名。《魏都赋》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元和郡县图志》载:“鼓山一名釜山,在(滏阳)县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奋涌,若釜水出汤,故以滏口名之。”

滏水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史记·货殖列传》称:“邯郸亦漳、滏间一都会也。”可见至少在西汉时已有“滏”水了,但此条由于《史记》流传版本的不同,有的也作“漳、河间一都会”,因此存在着争议。且本字究竟是什么,“釜”还是“滏”?已难以考证。但汉代刘安《淮南子·地形训》:“釜出景。”则公认为“釜”字。高诱对此注道:“景山在邯郸西南,釜水所出。南泽入漳。其源浪沸涌,正势如釜中汤,故曰釜。”此时釜字未加“水”旁。《山海经·北山经》:“神麇之山,滏水出焉”,则是最早出现“滏水”的记载。“滏”字从水,釜声,始成专用水名。(注:《山海经》虽声称产生于战国时代,但研究者多认为是托古之作,尽管如此,其至少在西汉即已存在则是事实。)此后史书屡有记载。《汉书·地理志》:“魏郡有大河,有滏有汙。”崔铣《彰德志》注道:“今府东永和及邺、临漳之间尚多卑下,必水圮其都,祖乙乃迁耿尔。”[10]汙水在邺西。《后汉书·郡国志》:“魏郡,邺有故大河,有滏水。”

虽然可以肯定滏水至少在汉代已出现在文献里,但我们在今所见的北魏地理名著《水经注》文本里,却没有对这条大河的记载。这个古代河流,为何在北魏时期居然无有行踪?清代赵一清认为这或许是《水经注》传流过程中出现的遗失,为此他曾补注《水经注》“滏水”条。而前述《光绪广平府志》卷十五《舆地略》“山川”目“滏阳河”条提出一个观点:

《汉书·地理志》“武安有钦口山,白渠水所出,东至列人,入漳”。汉武安,今磁州地,钦口山或即滏口山,以字形传写而讹。白渠水或即今之滏水。《通志》以牤牛河为古白渠,查牤牛河源出磁州蒋村及林坦铺,非出于山也,河流细小,恐不足以当此水名。

即认为“钦口”即“滏口”之误,是“以字形传写而讹”,因此推定白渠水即滏水。而白渠水,在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有记载的。

罗平《<水经注>中的白渠水即今滏阳河》通过对《水经注》所记白渠水的源头钦口山位置的考证,及白渠水两条支流与今之滏阳河支流的对照,也论证认为《水经注》中所记的白渠水即今之滏阳河。[12]而孙继民认为古白渠水应是今牤牛河。[13]

侯廷臻也提出假设:认为当时南洺水曾跃过分水岭而南来,与滏阳河重合,所以《水经注》不著滏水而言洺水。[14]

《水经注》虽无“滏水(滏阳河)”的记载,但有“洺水”的记载,所述洺水与今滏阳河的发源流向相似,认为或是“洺”是“滏”之字误,或是当时滏水被误认为洺水。

《水经注》之外,在北朝时期,滏水见诸于文献还是非常多的,《魏书》中即不乏关于滏水、滏口陉的叙述。此前的晋陈寿所撰《三国志》在记述曹操攻取邺城时,也有对滏水的描述:“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15]“尚闻邺急,将兵万余人还救之,依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16]

唐初令狐德棻所纂《周书》卷一帝纪八《静帝纪》卷末“史臣曰”有“虽复岷峨袂,翻成陵奇之威;漳、滏勤王,无救宗周之陨”,[17]说明唐人对滏水有认识。按中华书局武英殿本影印本出版说明,《周书》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岑文本,邯郸县志有记两处:一“岑之象,邓州棘阳人。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其子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众令作《莲化赋》,文成,合台称赏,遂得直。”一“隋睦仁茜,邯郸人……时大业初,江陵岑之象为邯郸令,请仁茜教其子文本”。岑文本父子均在邯郸生活过,所以他对邯郸的地理环境还是熟悉的。

到了元代,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二十二杂著“论司农司”也提到滏水、漳水。

《元史》卷五《世祖本纪二》:“(至元四年)四月戊申,以漳德、洺磁路以漳、滏灌田,以致御河浅涩,盐运不通,塞分渠以复水道。”

以上述及该河时均称作滏水,未称滏阳河。

至明代,“滏水”始被称作“滏阳河”。《明史·地理志》载:“永年……有滏水从河南临漳县流入,亦曰滏阳河。”清《广平府志》记:“滏阳河原名滏水,其滏阳乃县名,后人遂以转称于河也。”[18]

滏阳县的前身是北魏时期割武安县地所置的临水县(治在今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周武帝时又割临水县置滏阳县(资料显示为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但滏阳县地此时尚属北齐辖域,恐误。待考),因在滏水之阳而得名,治在今磁县城,自那时起,滏阳县虽时有废并分改(宋代曾为滏阳郡,元代为滏源军),但断断续续一直到元末,史籍并无“滏阳河”的记载。《元史·河渠志》尚称滏河。明嘉靖年间周文龙重修《磁州志》已明确是“滏阳河”,明万历元年本《邯郸县志》亦有“滏阳河”一词的出现。《明史·地理志》有滏阳河之名记载,但所说“从河南临漳县流入”则误。

三、滏阳河何时经过邯郸城?

从文献上看,至少在元代以前,古代邯郸城旁没有滏阳河的流经。

有人认为,滏阳河古时是发源于临水县(今邯郸市峰峰矿区),经邺西北(今临漳县西北),在列人县(今肥乡县东北)注入漳河的一条支流。南北朝时改由邺西北入漳。

唐代多认为流经邯郸城外的是漳水,有唐诗可证。岑参《邯郸客舍歌》:“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郑锡《邯郸少年行》:“家住丛台下,门前漳水流。”

对此有个问题:漳河在南而滏阳河在北,二者相距最近处不过一二十里,如果漳河北来,那滏阳河必然与其合流。历史上滏阳河是与漳河合流的,按照主、支流的概念,漳河是主流,而滏阳河必然是漳河的支流。因此,对唐代漳河北流过邯郸的描述应该反思一下。不管叫什么名字,如果漳河北流过邯郸,滏阳河也必然(与漳河汇流而)过邯郸。既然在北朝时期漳河、滏水是两条河流,在唐初也还认为漳、滏存在,那么,“门前漳水”也应该包括滏水。也就是说,滏水汇入漳水,而统称漳水。这样看来,在唐代滏阳河就经过邯郸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认为滏水在唐代即已到达广府城外(见下)。

宋代滏水是否也经过邯郸城?

宋代诗人贺铸在磁州都作院任职时,曾数次到邯郸访友观景,并写有《老槐》一诗,诗序“邯郸都南滏水上,有老大槐……”又证实宋代元丰年间有滏水在邯郸城南。根据诗描写的环境来看,此处在邯郸境内,且在邯郸城附近。如果这一材料无误的话,即可以认为,至少在宋代,滏水已经迳邯郸城了。[19]我们进一步分析,邯郸城南本有渚水,与贺诗所述“滏水”的方位十分接近,如果是贺铸把“渚水”误作“滏水”也未可知。

到了元代,始有文献记述滏阳河开始流经邯郸城。据《元史·河渠志》记载:“滏河者,引滏水以通洺州(州治在今永年县旧城广府镇)城濠者也。”说明元代曾引滏水北流至今永年县旧城,并称之为滏河。

元初郭守敬曾向忽必烈建言:“磁州东北滏、漳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溉田三千余顷。”[20]郭守敬的建议是否被采用不得而知,但参照《元史·河渠志》所述,应该就是建议的实施结果。

《读史方舆纪要》“滏水”条:县府西南五里,亦名滏阳河。自邯郸县流入界,俗谓之柳林河。又东北经府城南,又东北入曲周县界,旧有堤东去城二里。唐武德五年,世民攻刘黑闼于洺州。别将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击之,城中地皆震动,即滏阳河堤矣。元至正五年,州人患井泉咸苦,引滏水灌城壕,资食用,因置坝闸,以节宣之。至今不废。[21]

可证至少在元初(至正五年),滏阳河就已为永年所利用了。至于唐代李世民进攻洺州时是否已有了滏阳河堤,除了顾祖禹的引述外,还缺乏别的依据。

但是,长期以来,对滏阳河流经邯郸一般认为自明代起。孙继民杨倩苗郝良真著《邯郸简史》基本采用此观点。[22]该书引述明万历本《邯郸县志》引《彰德志》称:“成化十一年,磁州判官张珵导水北流,自邯郸东过广平,通直沽河。”到成化十八年,知州张梦辅又“令民疏之,以通舟楫,滏阳河有舟始此”。

《滏阳河灌区志》也是持此认识:“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磁州州判张珵主持下,于磁县东北开河村的漳滏合流处疏滏北流,自邯郸东过广平府(府治在今永年旧城)通直沽河,这是滏阳河上段脱离漳河之始,也是今滏阳河河道之雏形。”[23]其它所见文章概不外此说。

但是,疑问随之而来。

1、据《广平府志》载,明成化十二年知府李进建利民闸(“在城东南五里夏家堤村”),是“因元人旧迹建闸”[24],既然有“元人旧迹”,说明滏阳河磁州至广府的河道明代以前即已形成。李进在自记中说:“距府南五里许有曰滏阳河。”首先纠正一下,如果按邯郸县志所说磁州导河是成化十一年,那么十二年即由广平府李进因旱建利民闸引水,那应对此事有所涉及,但实际上《广平府志》关于利民闸建立的时间写错了,早了十年。李进是成化甲辰(成化二十年)到任的,第二年(乙巳年)遇到大旱,为此开渠引水修闸(见李进弘治元年仲春记)。王衡(成化二十三年,时任知府)记中也说此闸是选在“城外巽隅五里滏阳河曲”,万历二十八年邑人盖国士记说“永年有滏河,从郡之坤隅来”,而李进所建利民闸“实为滨河数闸倡首”。[25]可以得出结论:根据各记所述,如果府志所说利民闸建闸在成化十二年,则李进的任职时间(甲辰年)有误,如果李进任职时间不错,则建闸应为成化二十一年,建成则在成化二十二年,因为甲辰年是成化二十年。从各方面看,任职时间不会错的,因此府志有误。

2、尽管一般认为滏阳河自磁州流经邯郸城东至广府是在成化十一年,但《广平府志》多处涉及滏阳河修闸的文字均没有提到这一事件(见上),嘉靖周文龙修《磁州志》内记述张梦辅事迹时,也没有相关内容。卷二《名宦》“张梦辅”条说:“张梦辅,陕西澄城县人,由举人。成化十五年任。为人刚介勤慎,练达有为,政绩攸著,吏民畏服。从祀乡宦。”而判官张珵的事迹则为:“尝淤河道以除水患。”乾隆本《磁州志》二人事迹内也无此记述。明、清《广平府志》同样没有张梦辅浚河通航的记载。实际上,明嘉靖《磁州志》对此的描述是:“(滏阳河)在本州南关外。其原[源]一出西鼓山滏水亭下,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绕城而东流,合漳河。(略)成化十一年以地低容河堤冲贵[溃]为民患,州判张珵疏通此流,从邯郸县界过广平通直沽河。成化十八年知州张梦辅申请奏闻各随地方开广以通舟楫焉。”[26]明磁州疏旧河道以通河水,重点和本意是“除水患”,很可能是在磁州水利之余泄水而北。而且张珵“疏通此流”的河段只是在磁州境内,更主要的是应在州城一段,并无法证明其通邯郸县的河身是新开挖的。万历《邯郸县志》引述不全,造成后人对此叙述的误解[27]。结合前所引元代资料,我们可以下结论说滏阳河通邯郸并非自明成化年间始。通水后引起纠纷(主要是嘉靖至隆庆年间漳滏又一次合流,下游的广府与上游的磁州引起争论。直到万历年漳河再次决口东去,滏阳河水流也因此减弱,分水之争又起),尤其是分水之争这场官司一直从明代后期打到清代前期(明万历至清雍正),前后几一百五十年,直到雍正二年,这个官司打到了中央。鉴于当时邯郸县、磁州分属河北(直隶)、河南两省,虽经多次交涉,不得解决。雍正初,朝廷成立了水利部门,由雍正最信任的怡亲王允祥(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被雍正封为和硕怡亲王——史料记载是在雍正为帝的第二天)主管,这场官司才有了结果。雍正三年,专断的怡亲王谓事属两省,易起争端,划归一处,便于协调,“奏请以滑、浚等县易磁隶广”,即极力建议将磁州划归直隶(河北)广平府,为了补偿河南省,又计划把大名府所属的滑县、浚县等县划归河南彰德府(同样是河流治理),一段历史公案才告一完结。以后争水依然时起时伏,直至清末、民国,但都是属于一省之内了。滏阳河自此成为广平府境内有源有流的一条河流。同时,磁州的划入,还使得同样存在水患的漳河的治理有了一定的协调可能。

滏阳河道从磁州通广府,明代又多次被漳河夺道北上,造成漳滏合流。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以后,漳河逐渐结束北、中、南三支分流状态,集中走南道,漳滏河分流才趋稳定。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漳河曾再度形成北、中、南三道,但其北道行经路线已改自魏县,经邱县、广宗,于新河县与滏阳河汇合。

如今,穿邯郸城而过的滏阳河,已是一条城中河了。

注释

[1]《滏阳河灌区志》,第1页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2]孙作家主编,《磁县志》,第134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12月,北京。

[3]民国版《武安县志》。

[4]明张应登《游滏水鼓山记》。转见《滏阳河灌区志》第202页。

[5]清代磁州州判为顺德府争水纠纷查勘滏河的报告。

[6]《滏阳河灌区志》,滏阳河灌区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7]《广平府志》卷十五《舆地略》“山川”目“滏阳河”条。

[8]《峰峰志》,侯廷臻主编,方志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9]《邯郸市峰峰矿区志》,李春社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10]崔铣《彰德志》。

[12]罗平《<水经注>中的白渠水即今滏阳河》,《文物春秋》2004第一期。

[13]孙继民《汉代武安县的北界与东南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4]《峰峰志》,侯廷臻主编,方志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水经注》没有滏阳河的记载,而却收录了和滏阳河相邻的洺河,因此《峰峰志》“资料辑存”侯廷臻撰文指出这或者由于遗失或者漏记,或者是滏水最早为洺河支流。而这个推论成立的一必要条件,是洺河水量充足,足以漫过崔炉——八特——金村一线的分水岭。

[15]《三国志·魏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一》。

[16]《三国志·魏志》卷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17]唐令狐德棻《周书》卷一《帝纪八·静帝纪》。

[18]清光绪《广平府志》。

[19]《庆湖遗老诗集》卷二《老槐》诗序。

[20]《元史》卷一六四《郭守敬传》。

[2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滏水”。

[22]孙继民杨倩苗郝良真,《邯郸简史》,第211页,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

[23]《滏阳河灌区志》第1页。

[24]清光绪《广平府志》卷19《水利略上》“利民闸”条。

[25]同上《水利略》“利民闸”条。

[26]明《嘉靖磁州志·地理志》卷之一下“山水城郭”目“滏阳河”条。

[27]《滏阳河灌区志》认为,滏阳河……原与漳河合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磁州通判征用民段,在磁县开河村开凿新河道,导滏北流,使漳滏分流,形成滏阳河河道雏形。第1页,概述。

K928.42

A

1009-5462(2012)01-0007-07

2012-03-15

侯廷生,男,河南安阳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校:孙爱民]

猜你喜欢
水经注漳河邯郸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邯郸在哪里?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清代邯郸教育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
近二十年来《水经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