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浅议

2012-08-15 00:52陈周付
关键词:道德修养基础考核

陈周付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1100)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觉悟、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2]

以上观点都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为了充分体现和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前提。任何课程的教育教学都是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的价值是指教育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意义。追求价值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而且教育教学还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还意味着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种价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实现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即价值取向。明确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两个维度分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品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不但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同样能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这两个价值取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为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课程教学时必须要明确其价值取向,并且要把它作为一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索。

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关键。教学理念有很多,为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看就要特别注重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特点出发。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积极表现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对社会主义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关心国内国际形势、积极要求加入党团组织等,但不可否认也有少数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认识模糊、片面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对多元价值观缺乏判别能力,道德行为存在问题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如理想信念问题、爱国主义问题、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问题、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问题、道德品质和诚信问题、法制观念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从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丰富理论、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

教学改革是核心。为了实现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核心是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三个结合”。第一,全面与重点的结合。全面即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全面教育,不能随便删减内容,如果对课程的内容偷空减料必然影响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进而影响本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全面的基础上,再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些内容要做重点讲解,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因为这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这些内容重点讲解,会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其他课程的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不能是单干户,而要建立互助组,要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课程有机结合。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与这些课程的内容是相互融通、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门课就能完成的任务,必须是多门学科课程的共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其他课程必须有机结合,吸取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师和部门的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课程、多部门协调一致、和谐共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统一的大德育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打破部门界限,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个教学环节、各行政部门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联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其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为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主要讨论实践教学法,因为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法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为突出,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本来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一般都“简单说教”和“填鸭式”方法,只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灌输。今天看来这种方法是低效的、行不通的,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知”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大学生“行”的问题,进而解决大学生“情”的问题,最终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的教学要注意范围层次性和内容的选择性。

课内层次的实践课。它是指教师在教室内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内层次的实践课要注意可行性和选择性。可行性指组织的实践课能在教室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因为教室的面积、设施都是有限的。选择性是指实践课的内容要选择,尽可能选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开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讨论、演讲、辩论,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的电影、视频材料、幻灯片展示等,这样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简单的说教好得多。

校内层次的实践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可以结合学校校报、宣传栏、校史馆、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可以结合学校的社团、团委、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活动开展实践课教学,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活动,像团委开展的“主题团日”,这些都是“思想政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挖掘的,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可以结合学校的一些特殊时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为时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

校外层次的实践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教学可以延伸到校园外。校外层次的实践课是指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社会为课堂,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重温红色之旅,特别是学校在校外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校外实践课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了解社会,在这过程中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使命感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随之而来。

再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明确考核的目的。很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采取试卷、小论文等形式,只要学生考试成绩达到60分,就说明该学生这门课就学习就合格了。这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以“举锤拍板”办法给学生终结性的评价考试方式显然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无法衡量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表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告诉我们,它不仅只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还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到底如何,我们不可能从一张试卷的答案来衡量,只有在他们的平时实际行为即思想政治表现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高校只安排在一个学期上完,随后就进行考试,所以这种考试成绩最多只能衡量学生在这个学期的思想政治表现,无法衡量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表现情况。所以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要以正确思想观念为指导,树立新的当代大学生人才质量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服务的,所以课程的考核要体现当代大学生人才质量标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被知识经济包围,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衡量现代人才质量标准是什么,胡锦涛在2003年12月的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胡主席的人才标准观,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考核不能只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更要考核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从横向看应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想结合。大学生学习这门课掌握一定的理论是必要的,所以无论什么形式的考试都必须要有理论考核的内容。实践考核主要是考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这部份内容怎么考,可以在试卷中设置实操题来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还可以通过授课教师、辅导员、班干等组成考核小组,在适当的阶段对每位学生的平时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评价打分,也可以不是量化打分,而是把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最后根据考核小组考核成绩,再结合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最终给学生综合评价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成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从纵向看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而不是一个学期课程结束考试就能确定该课程的成绩。既然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所以它的作用不可能就只体现在一个学期,而是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在每个学期、每个阶段也是有变化的。所以在每个学期都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考核。大学学业结束时根据每个学期的思想政治表现成绩,再给该学生综合的评价。所以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成绩应该是在大学生学业结束才能最终定夺。

教师自身形象也是重要因素。为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任课教师也必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师者人之模范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大学的思想政治表现怎样在一定程度上深受教师的影响。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应该要注意外在的仪表、语言和举止风度;要立场坚定正确,人格健全,德才兼备;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用教师示范作用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感染学生。

[1]程天权.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2004-12-29,(11).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基础考核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内部考核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