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宁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工作部,湖北 武汉 43007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设置、评价等)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有些甚至还在沿用以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体现出有与其特征相符合的体育课程体系,换言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还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之中。
近年来,笔者注意到,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讨论和争议开始频繁地被引用和出现在各种文献资料和学术会议中。笔者经过总结与归纳,其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体育课程定位不清晰,不能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专业特点;
(2)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还不够明晰和优化;
(3)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显得较为单一和欠缺;
(4)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部门还未意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主导性和主动性还未显现出来;
(6)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模式还处在一定的探索和争议之中。
的确,怎样去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怎样才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惑?如何构建其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等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部门所普遍关注和急盼解决的焦点。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调查走访了有关专家后发现,目前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全面、系统、详实探讨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析。
引自目前国内最为权威,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周灯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年出版),将体育课程的概念定义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体育的核心内容和主体价值体现。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不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但不是僵化的。体育课程计划应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得到丰富的发展;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产生运动体验,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掌握现有的体育文化,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变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发展的内容。
根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通知(教高[2000]2号)[2]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要在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顺利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使之系统化,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建设与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同时结合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随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细要》的相关文件精神,笔者归纳比较后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有以下特点: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大多数院校是1年,少数院校是1.5年);
(2)学生的体育基础普遍较差;
(3)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受到体育场馆条件的限制,偏重传统和大众的体育项目,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较少;
(4)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完善和系统,显得过于片面和单一;
(5)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手段和体系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从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中发现,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感受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滞后性和重要性,并且涌现出一些研究成果:
例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3]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应根据高职院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构建不同于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4]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议、工作现状与特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新概念,并对如何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5]研究了不同职业类型在职人员职业教育素质与职业社会适应性能力的需求强度,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本趋向及其主要特征。
尤为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体育》课程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已经有多所高职院校开始以此体育教学的课程编制为蓝本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与本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职业体能训练》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目前,体育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中都逐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有的院校已经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这就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面对的质疑和困惑,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些热点问题。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高职院校中的相关专家和部分教师,尝试着提出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定位: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能盲目照搬普通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模式,更不能继续沿用以前中职(中专)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而是应该将其准确定位在高职院校这一个完全独立的教育层面上来。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详细制订出与其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材大纲等,并且要加以不断总结和完善,笔者建议多于同类型院校相互学习和借鉴,彻底打破目前这种体育课程设置模糊的局面。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了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要积极依据《指导纲要》中“(课)校内外”一体化要求,紧紧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性”、“实用性”的办学定位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市场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精神和要求,在“以市场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选课程”的高等职业教育大趋势要求下,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适用性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职业要求。
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时间短、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更应注重体育教学中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本文认为,在设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教学标准和要求不宜过高、面可适当拓宽,要特别注重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实效性,多开展和选用健身价值较高、比较大众化的、适合于终身体育的教学内容和锻炼方法。尤其是在选项时,根据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引导学生合理的选项。如文秘、外语等专业可开设体育舞蹈、形体课,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野外作业比较多的专业可开设武术、跆拳道一类对场地要求不高,有一定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项目。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定的实习期和专周,难免会占用一定的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因而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一定要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好教学时数。
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还不尽系统、高效和完善,长期下去必将会影响到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也会对体育教师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体育教学评价是对体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判断,通过信息的反馈调控教学,保证教学活动完成预期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现代的体育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组织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及时更改教学方法与技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6]。
确定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服从专业培养目标,那么就可以充分将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之中。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本企业的特色文化现象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石,而体育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高职院校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首先必须适应本企业的文化,裁能较好地融入到企业团队之中。那么,通过开展长期不懈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大型团体操表演、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另外,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中,要多考虑到实训企业的需要,同时企业文体活动又积极吸收实训学生的参与,良好的校企互动,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的“磨合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一定要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和出发,力争从根本上构建起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和专科教育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避免盲目性和趋从性。
(2)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一定要紧紧围绕从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制、内容、实施和评价这些主要方面来着手,这也是改革的重心和中心所在。
(3)多借鉴和学习同类院校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真正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与时俱进。
(4)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并且需要不断加以总结完善的长期动态过程,也不仅只涉及到体育学和教育学,应结合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7):119.
[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J].2004.151.155.
[3]范素萍,曾文波,郭广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22,124.
[4]陈雁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J].体育文化导刊,2005,(9):48,49.
[5]骆伟,翁惠根.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104,108.
[6]杨炯.论社会转型期的体育教学综合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4,(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