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娥,蔡秀美
多巴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使心肌收缩力、排血量增加[1];可轻度收缩周围血管,升高动脉压,对内脏血管 (肾、肠系膜、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使血流量增加;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多,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多巴胺常用来纠正洋地黄和利尿药无效的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患者的救治,在静脉滴注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不但影响疾病的抢救治疗,而且还易致局部组织的青紫﹑肿胀﹑苍白,甚至局部坏死或坏疽。2010年11月—2011年7月对我科使用多巴胺实施静脉保护的39例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静脉使用多巴胺患者39例,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53~86岁,平均67岁。冠心病心功能Ⅲ级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9例,创伤性休克3例,肺癌晚期伴骨转移2例。
1.2 方法 根据多巴胺的药物性质及作用机制,以及患者的情况,对要输注的静脉进行评估,输注方法要选择正确,还要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局部反应,如果发生渗漏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1.3 护理方法
1.3.1 多巴胺作用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前体是多巴胺,使β受体激动兴奋,也有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和尿量。我科多为慢性病、多发病的患者,其血管条件差,末梢循环又不好,用药后势必会加重血管壁的痉挛﹑缺血﹑缺氧,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药物可沿着血管走向渗漏致血管外[2]。
1.3.2 选择穿刺静脉及工具 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先评估穿刺部位,应选择粗﹑直﹑有弹性、不易滑动、没有被反复穿刺的大血管,也可以把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作为穿刺储备点,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相对而言,静脉留置针因其套管柔软,血管相容性好,可以减少针头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性的损伤,而且还易固定,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尽量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导管。我科选用的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建议一般留置并不超过96h,注意观察,灵活处理留置时间,及早发现药物外渗。
1.3.3 选择正确的输注方法
1.3.3.1 在进行操作前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多巴胺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特别要强调用药可能引起的局部反应,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减少输注侧肢体的活动。
1.3.3.2 静脉滴注前可以先热敷血管,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消毒范围大约8cm,等消毒部位干燥后才能进行穿刺,然后用3M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妥善固定。
1.3.3.3 静脉滴注时,应先用0.9%氯化钠溶液引路,待确认针头在血管里时才滴入药物。输液结束后用5~10ml 0.9%氯化钠溶液缓慢冲管,以避免局部血管多巴胺的浓度太高或药物滞留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使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持续受损[3]。
1.3.4 观察不良反应 由于在滴注多巴胺时液体速度较慢,发生外渗时局部表现进展缓慢,如不细心很难及时发现,加之我科多是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更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弹性,询问患者有无肿胀,疼痛,重视患者的主诉。为尽早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1.3.5 渗漏处理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马上停止滴注,用注射器将外渗的药水抽回,拔除针头,同时消除患者顾虑,做好安慰工作,并抬高患侧肢体,制动,立即用25%硫酸镁湿敷防止药物扩散,减轻局部水肿。将4层浸有硫酸镁的纱布平铺于局部,在透明贴膜上用针头扎几个小孔然后固定,以增加局部通气性,同时通过针孔每隔1~2h注射1次硫酸镁,以保持局部湿敷的效果。如水泡小,尽量不去刺破,直接用碘伏外涂,大水泡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去水泡内的液体,然后碘伏外涂。
1.4 判断 沿注射的静脉走向出现皮肤苍白,更换注射部位后又能自行恢复的,视为轻度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皮肤红肿,青紫瘀斑,水泡等,视为重度不良反应。
39例患者中有6例发现轻度不良反应,更换注射部位后能自行恢复;1例沿静脉穿刺点处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局部有小水泡;1例患者出现静脉滴注部位面积约2.0cm×3.5cm的紫红色瘀斑,周围出现水泡,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浸润待干后,美宝烧伤软膏外用包扎,3d后表皮变黑,揭去表皮后四周红润,中间部分苍白,予贝复剂局部喷雾后,继续用美宝烧伤软膏外用,10d后逐渐结痂愈合。
多巴胺从输注的静脉处渗出、或剂量大、时间长等原因,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强,反应大,若发现处理不及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所以用药前的宣教、指导及处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输注多巴胺时,应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班班交接,多观察局部皮肤,多询问,多留心患者的主诉,以便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 洪泽生,刘培良,袁龙.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43.
2 夏淳和.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注射对幼兔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05.
3 李艳.新生儿静脉滴注多巴胺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A):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