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2-08-15 00:55何玲玲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效益教学方法目标

何玲玲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十堰442000)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后来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理论关注教学的效益,指出有效教学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前提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启动了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对公共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如何进一步增强公共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公共课程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成为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有效教学的内容与特点

(一)教学有效性的内容

教学有效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甚至完全一致 ;

二是有效率,指教学以少量的时间投入获得较多的教学回报;

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实现的收益和价值,即教学活动对社会和学生的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1]。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

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既关注全体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而是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层面上。

2.关注教学的实际效益

教学效益与生产效益有所不同,它不是指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两方面的进展情况。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教师缺乏效益的“奉献”,指出这种意义上的“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科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主张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及时反思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在不断反思中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5.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参与通常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是成正比关系。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的行动参与,这种广泛参与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他们优化知识结构,在参与中有意识运用知识,从而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最终达到知识的迁移。

6.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策略能力,以便针对教学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策略能力包括开发课程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能力等等。

二、高职公共课程有效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公共课程缺乏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的开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公共课教学目标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许多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需求割裂,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割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全人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教学目标的缺失导致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较差,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课堂学习缺乏积极性,对待实践及作业敷衍了事。

(二)教学效益较低

有些课程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学生的生活,难以为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结果,在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效益很低。也就出现了“老师教学很辛苦,学生学习很痛苦”的局面。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在公共课程教学中体现在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分解、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运用等方面。在公共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程设计缺乏理论依据,不考虑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盲目机械地模仿,缺少全局思考。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公共课程教学评价,还未形成系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在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公共课程的目标、性质、特点、教学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有别于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三、对策研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师资队伍的培养,应加大对公共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培训、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拓宽视野,增强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出成效。

(二)明确课程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会发生变化,各行业各岗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会相应进行修订。高职公共课程目标应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在专业、行业甚至社会需求的层面动态地确定各时期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德国学者认为,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它意味着把学习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创造。这样一种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觉学习的过程,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自行开发课题的过程,是自行组织学习处理任务和材料的过程,是为寻找种种关系和结构,理解规则或者为了阐述各种问题所做的努力和试验[2]。

在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应明确课程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目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在设计教学方法过程中,应进行整体的全局的设计,各种方法相辅相成,注重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课堂教学控制

公共课班容量都比较大,加强教学控制是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的新问题。相对于传统“填鸭式”教学课堂,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对教师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任务,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些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并能随机应变。

(五)完善教学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检验教学的重要标准。科学的教学考评机制应符合课程特点、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许多内容是隐性的、长期的。因此,对于高职公共课程教学的考评应该不能等同于专业课程考评。但是,总体来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考核方式应将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学科能力考核与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

2.课程考核应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相结合,教学效益与课程目标相结合。

教学考评机制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教学改革的指路灯,更是激励教师不断探索的推动力。因此,高职公共课程的教学考评应公平、公正、科学,同时兼顾人性化,考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考评:包括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等;

2.学生考评: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综合素质、学科水平与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等;

3.课程评价:公共课程的课程评价应该包括后续专业课程的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等,需要在教学后形成系统的调研及评价标准和机制。

高职公共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是高职教育深入发展的体现。只有关注改革的有效性,才能使改革的行动转化为成果,才能使国家与各高职院校的各项投入有所回报,才能使学生受益,从而为各行各业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猜你喜欢
效益教学方法目标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