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玫
(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设计
——从有效解读教材到科学处理教材
安 玫
(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内容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应遵循从有效解读教材到科学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有效解读教材是基础,教师应根据课文的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内在意蕴层和社会意义层的不同价值和内涵,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定位;科学处理教材是关键,教师应从教材内容的心理化、简约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和灵动化几个方面处理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内容设计
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只有在一定的目标体系内,充分考虑内容选择的范围、角度及呈现方式,并在客观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学内容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学程序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组织教材专职编辑人员与学科专家具体操作、实施,形成‘上所定、下所行’的课程、教材研制体制”[1],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将教学设计的关注点集中于教学程序的设计,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实质上,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和依据,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重构和延展。教学内容是在对教材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经教学设计而创造的,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教学化”,与杜威所讲的“方法化”一致。杜威指出:教学方法与教材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2])。从教的方面说,教学内容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即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3]。
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纵向维度来看,应该遵循从有效解读教材到科学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
有效解读教材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有效解读教材应确立教师、学生、文本、编者四方对话的新理念,在准确把握学情、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定位。一般来说,就一篇课文而言,可从四个层面研究其蕴含的意义,即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内在意蕴层和社会意义层。语言符号层,是指字、词、句、段、篇、标点符号等课文的外层结构;艺术形象层,是指课文所描述的故事、人物和景物等事物表象和生活原型;内在意蕴层,指课文的表象、原型、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意义;社会意义层,指课文意象的象征意义,即与社会环境相关的课文价值取向[4]。课文所蕴含的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共同为教材的“教学化”提供依据。语言符号层和艺术形象层属显性层面的意义,内在意蕴层和社会意义层属潜性层面的意义。教学设计时,应将显性层面的意义作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由显到潜,逐步深入,分层把握。一般来说,可将艺术形象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语言符号层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赏析和品味,深刻地感悟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形象。这些丰富的艺术形象感染了学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为深刻领悟课文的内在意蕴及社会意义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将海底奇异的景象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切入点,紧扣课文美的语言和情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波涛澎湃”、“奇异”、“窃窃私语”等词语的赏析和品味,使学生在朗读、想象、体味中进入了一个充满梦幻的海底世界。在这样一个丰富、灵动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时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养,进而怡情悦性,课文语言中所潜在的美的意蕴就可以自然地被焕发,对大自然美的追求意义亦如“入夜”之雨“细无声”息,无需去专门探究。
二
在有效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科学地处理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是对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逻辑地涵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性,要求以“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为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构”,即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作为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有“法”、用中求“活”。把握这些原则,从教学内容设计的角度,我们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处理:
(一)教材内容的心理化
教师应将教材内容引导到学生心理层面上,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心理世界、经验世界建立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例如,根据《海底世界》生动的语言所描绘出的丰富画
面、优美意境,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丰富有趣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创设梦幻海底世界的奇妙情境。这种设计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并将其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化,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欲望,这正是将教学内容心理化的过程。
(二)教材内容的简约化
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例如,特级教师靳家彦对《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设计,就体现了“尚简”的风格。教师将文本内容归纳为三个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这样一个小村庄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三问”一线,一气呵成,体现了“导在精约,读能通神”的导读教学艺术。再如,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往往也具有非常明快的教学主线。《晏子使楚》以尊重为主题,分三个步骤组织教学内容:1.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2.从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的“尊
重”的思考;3.从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秋天的怀念》以“好好儿活”为主题,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1.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2.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3.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三)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教师应将教学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搭建探究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问题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有位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你能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吗?3.你喜欢落花生吗?为什么?父亲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并且课后还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采访、记录、学习身边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5]。
这则教学设计,根据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设计了三个具有较大延展性和涵盖面的问题,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如此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利于把物与人联系起来,把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即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建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理念”的表述中,更加明确地强调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通过“语文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学设计都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操作化元素,将教学设计的关注点放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使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中语言实践的主人。例如,《海底世界》一文,可设计“看图说图意,理解词语”,“谈对海底的初步感受”,“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等学习活动,这些观察、表达、阅读、理解、感受的行为正是具有浓郁语文本色的操作性活动。另外,上述《落花生》案例中,课后组织学生参与的采访、记录、学习身边杰出人物先进事迹也体现了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五)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教师应将教材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看作是一个“集成块”,以力求发挥教材的整体综合教学效应性。即对教学内容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从而使一种整体意识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使教学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取得整体的教学优化效果。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既体现在一篇课文的设计中,也体现在一组、一册或整个小学课教材的设计中。
一篇课文的结构化处理,从整体上来说,应有一条主线,要能“挈领一顿,百毛皆顺”;从各部分教学内容间关系来说,应环环相扣,整体推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如上述《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晏子使楚》和《秋天的怀念》,都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
一组、一册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结构化设计,应遵循教材编排规律,根据重点训练项目的序列,改变单篇教学的无序状态,建立系统化、序列化的完整教学体系。从单篇中选定具体目标和教学重点,把这些课文的“点”连缀起来,就组成单元的总体目标和教学重点。再将各单元的“点”连缀起来,就构成全册教材的总体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由篇到单元,由单元到全册,由全册到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繁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本册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也观察能力的训练,但这两个单元的观察训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习中提高,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原则。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仔细”第七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如何把观察之景与观察之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该篇课文将观察时作者的感受写得尤为突出,很有特色。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景色和感受两部分内容重点品读,特别应将第三次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课后可设计以“我爱星星,但我也爱月夜”为中心句的拓展写作训练,要求重点写月夜的景色和观看时的感受。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改变语文教学单篇训练孤立无援的现状,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六)教材内容灵动化
虽然教材的编写具有严密的逻辑、完整的结构,但它所面对的是虚拟的学生,因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需要教师在处理时发挥创造性。因此,我们应打破语文教学的“花盆环境”,建构“生态语文”理念,营造学生语文学习的和谐生态环境。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由平面发展到立体,用动态的思维方式把握教材,既要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6]。有时可打破教材局限进行结构重组,活化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载体。一般来说,可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调整、联通和拓展的策略。
从教材编排的角度来说,可根据需要,将分散编排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组合,在类比中形成整体认识。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写瀑布的诗歌,一首是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一首安排在第三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景物要抓住特点;后一首安排在第七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景物要注意当时的感受。教学设计时,可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将两首诗歌合并教学,通过对两个重点训练项目的联系和对比,掌握观察方法,形成观察能力。从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角度来说,可用联通和拓展的方式,将语文的学习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实构建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可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联通,消除学科间的鸿沟。还可对教材中的含蓄部分、跳跃部分或省略部分进行适当的扩充,扩大语文学习视野和空间。
总之,内容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纵向维度来看,应该遵循从有效解读教材到科学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有效解读教材是基础,要在深入把握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内在意蕴层和社会意义层这四个课文所蕴涵的四外层面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而科学处理教材是关键,可从教材内容的心理化、简约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和灵动化几个方面处理教材。
[1]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7.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1.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46.
[4]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116.
[5]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1.
[6]武合新.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师眼中的“利”与“弊”[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2):11-14.
On ContentDesign of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From Efficient Understanding Teaching Material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 Mei
(U rumqiVocationalUniversity,U rumqi,Xinjiang 830000)
Content Design is the core of Chinese teaching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Teaching Content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general process from efficient understanding teaching material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Efficient understanding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basiswhich can be analyzed and defined in line with the different value and connotation of linguistic sign level,artistic figure level,intrinsic implication leveland socialsignificance level.Scientific managing teachingmaterial is the key which can be done through psychologization,simplification,problematization,operationalization,structuralization and flexibilification of the contentof teachingmaterial.
primary Chinese;teaching design;contentdesign
G623.2
A
1674-831X(2012)04-0016-03
2012-05-20
安玫(1969-),女,回族,陕西西安人,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