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思想探析

2012-08-15 00:53荆世群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战争科学

荆世群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思想探析

荆世群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高超预见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该文中,毛泽东深刻系统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内容、特点、过程和步骤,作出了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胜利最终属于中国的科学预见,生动地展示了科学预见的方法论,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论持久战》;科学预见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领域,尤其是在云波诡谲的军事领域,是否有规律可循,是否能够进行科学预测,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年代提出的那些左右战局和时局、牵动世纪风云、推进历史车轮的著名论断,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以擅长科学预见而举世闻名。《论持久战》一文正是毛泽东高超的预见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深刻系统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内容、特点、过程和步骤,作出了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胜利最终属于中国的科学预见,生动地展示了科学预见的方法论,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而且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论持久战》科学预见的主要根据

在中日战争仅仅进行了十个月以后,毛泽东就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持久战》一文。针对当时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明确指出,中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既不可能速胜,也不可能亡国,必须经过持久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呢?持久战的根据何在呢?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1]447毛泽东据此对中日双方的实力和特点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不但注意从数量上而且更注意从性质上把握中日双方的实力、特点、力量对比及其重大变化,从而能够在把握中日双方现状的基础上洞察中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趋势,这是他能够对抗日战争作出科学预见的主要根据和原因。

(一)对中日双方的国情作了深刻分析

毛泽东分析说,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国情体现为相互矛盾的四个方面,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具体地说,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具有支撑战争的强大经济力量;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不但军事力量薄弱,支撑战争的经济实力也非常脆弱;强弱对比悬殊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日本进攻的不可避免和能够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可能求得速胜,抗战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奋斗的艰难历程。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退步的,战争的非正义性、冒险性只会加剧日本的国内外矛盾,加速它走向失败。此外,日本是一个小国,其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以支撑长期战争;它虽然能够得到法西斯国家的支援,但由于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威胁和损害了英、美、法、苏等多数国家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英、美、法、苏等多数国家的强烈遏制和反击。这些短处和劣势决定日本帝国主义不可能战胜中国。中国则恰恰相反,正处于进步的上升历史时期,所进行的抗战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能够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再加上中国是大国这一特点,能够支撑长期战争。在对中日双方的国情作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后,毛泽东运用综合的方法得出了结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是日本。”[1]450亡国论者只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力量强大这一方面,而没有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致命弱点和中国的长处;速胜论者则无视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不懂得我方的长处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出来,也不懂得敌方的短处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暴露出来。

(二)毛泽东不但对中日两国国情作了量的对比分析,而且作了质的对比分析

如前所述,中日双方体现为四对矛盾,中国只有弱国这样一个缺点,而拥有进步、大国和得道多助三个优点;日本则相反,只有强国一个优点,而存在退步、小国和失道寡助三个缺点。显然,从数量上看,中国的优点多于缺点,日本的缺点多于优点,但中国为什么不能得到速胜或平衡的结果,反而造成当时日寇之优势和攻势呢?毛泽东解释说:“事情是现时敌我强弱的程度悬殊太大,敌之缺点一时还没有也不能发展到足以减杀其强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优点一时也没有且不能发展到足以补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现,出现的是不平衡。”[1]461毛泽东认为,仅根据中方拥有三个长处,日本只有一个长处,就得出中国能速胜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表明毛泽东在考察中日战争时,不是单纯从优点的数量上看,而且注意从优点的性质上看。在他看来,由于日本的强国这一点占非常大的优势,在战争刚开始发挥着强劲的作用,它的三个弱点暂时还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还不足以抵消其强这一优点。

毛泽东还注意从战争展开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对中日双方的实力作质的对比分析。在他看来,在抗战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中日双方的实力都呈现质和量两种不同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呈现出质的向下变化和量的向上变化:向上方面的量的变化体现为占领区、人口和资源的扩大;向下方面的质的变化体现为人员的伤亡,武器弹药的消耗,士气的颓废,国内民心的背离,国际贸易额的缩减,国际與论的谴责等。中国的实力则呈现质的向上变化和量的向下变化:质的向上变化表现战争经验的积累,军队的进步,政治的进步,人民的动员,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游击战争的出现,国际援助的增长等等;量的向下变化则表现为土地、人口、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文化教育机关的减少等。事物的性质是由质决定的,中日双方实力在质的方面的相反变化,是决定日本不可能灭亡中国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重要根据。毛泽东在这里关注的重点是中日双方实力质的方面的相反变化。

(三)毛泽东不但对抗日战争作了静态的分析,而且作了动态的考察

在战争的一定阶段上,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是相对稳定的,这决定了中日战争的持久性。毛泽东认识到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情况虽然因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而有所变化,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基本的变化。这决定了在战争的一定阶段上日本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胜利,中国则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失败。但日本和中国都只限于一定阶段内一定程度上的胜或败,力量对比没有达到一方全胜或另一方全败的程度。这是因为:一方面敌强我弱的情形原本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我方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更加造成这种相对的形势。就初始状况而言,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因素所消耗,不过这时还没有消耗到足以破坏敌方优势的程度;我方虽弱,但我方的弱已为其他有利因素所补充,不过这时还没有补充到足以改变我方劣势的程度。这就形成了敌方相对的强,我方相对的弱;敌方处于相对的优势,我方处于相对的劣势。双方力量对比的这种相对变化,决定了敌我只限于一定阶段内的一定程度上的胜或败,造成了持久的局面。

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毛泽东看来,在战争展开的过程中,如果我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正确的军事和政治策略,竭尽全力进行有效的抵抗,敌方的不利因素、我方的有利因素都将随着战争的展开而增长,必能改变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形势。当战争推进到一定阶段时,敌我双方的强弱情形和优劣状况会发生根本变化,造成敌败我胜的局面。在战争的初期,由于日本的优势占主导地位,因而采取战略进攻;我方处于劣势,因而采取战略防御。随着战争的展开,敌方的优势不断被其劣势所消耗,战争力量不断弱化;而我方的劣势则不断得到弥补,战争力量朝上升的方面发展;当敌我双方力量趋于平衡时,战争就处于胶着状态,进入相持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敌方力量小于我方的力量时,我方就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毛泽东正是根据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动态分析和比较,科学划分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结局,完全证实了《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抗日战争这台可歌可泣、威武雄壮的历史正剧,充分说明了科学预见对历史的进程能够发挥多么惊人的指导作用。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主张历史非决定论,认为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而我们今天不可能预先知道我们明天才会知道的事情,因此,人类历史无规律可循,人们无法预见未来。他断言:“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能作为预测历史的根据。”“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2]序2历史非决定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否认历史必然性,否认科学预见的可能性。毛泽东对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预见深刻说明了历史决定论的合理性,驳斥了历史非决定论。

二、《论持久战》科学预见的方法论

毛泽东在全面比较、质量比较、动态比较中日双方的基本情形后,作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胜的科学预见。“持久战”的科学预见,包含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科学预见包括事物的前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内容。毛泽东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做出了“持久战”的科学预见;而且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为什么是持久战、持久战的表现形式;详尽解答了怎样进行持久战。

在科学预见中,“是什么”指明了事物的前景,而事物的前景与人们的奋斗目标又是紧密相连的。目标是人们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人们的行为就是盲目的、无理性支配的,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科学预见中,预见事物的前景“是什么”,并进而确定人们的奋斗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抗日持久战的提出,清除了当时流行的中国“亡国论”和中国“速胜论”的谬见,为抗日军民服了定心丸,使得他们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高瞻远瞩,树立起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从而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在科学预见中,阐明“为什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让人们理解前景和目标为什么是这样,才能使人们理性地接受“是什么”,才能自觉自愿投入到实现目标的实践中。毛泽东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的分析全面而又深刻,让人无法反驳。正因为《论持久战》具有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和逻辑力量,它才为广大抗日军民所接受,成为指导中国抗战的重要理论。

而“怎样做”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目标、前景的实现都依赖于这一过程。“是什么”、“为什么”两个问题的解答固然重要,但它毕竟还是意识、观念问题,真正要使“是什么”变为现实,则必须经过“怎样做”这个阶段,通过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使目标、前景以对象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论持久战》就以很长的篇幅阐明了抗日军民进行持久战的方法和步骤,概括地说就是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毛泽东指出:在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中,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战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换言之,在这两个阶段战役和战斗的作战方针应当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而战略方针应当是“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游击战、运动战。在第三阶段,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主要的作战形式是运动战、阵地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包括对“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重要问题的解答,展示了科学预见方法论的基本内容。这一方法论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环节,即“开始、进展和目的”。

首先是“开始”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必须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全面地考察现状和历史,把握对象发展变化的根据。这种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从考察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中得到的,比如《论持久战》的根据是由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全部基本要素规定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毛泽东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战争的基本要素,把握了规定战争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根据。

其次是“进展”这一环节。通过对对象的矛盾分析来指出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揭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根据的是事物的矛盾;对矛盾的具体分析,就是要求分别考察矛盾的所有方面,看它们如何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矛盾在实际中是如何发展,达到解决的。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综合,就能揭示事物发展的不同可能性及其主要趋势。《论持久战》就深入考察了中日双方在战争推进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展开,指出战争的结局存在亡国和胜利两种可能性。在毛泽东看来,战争是敌我双方的特点比赛,矛盾运动的发展将使开始时的敌强我弱的不平衡,转变为敌我相持的平衡,再转变到敌弱我强新的不平衡。这决定了持久战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将由战略防御阶段,经过战略相持阶段,最后达到战略的反攻阶段。

最后是“目的”的这一环节。它要阐明如何创造条件,使有利于己方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东西,以达到实践的目的。《论持久战》后半部分就是讲如何达到目的的,也就是中国人民如何依据战争进展的规律有计划地来创造条件,经过持久战最后取得胜利,实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的目的。

三、《论持久战》科学预见的重要意义

《论持久战》不仅成功地指导了抗日战争,是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献,而且它关于科学预见的思想和方法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根据和发展趋势,进而正确地指导实践具有普遍意义。

(一)科学预见是制订科学对策的重要依据

《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表明毛泽东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注意从多种可能性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他总是借助预测,事先了解事物各种变化趋势和多样性未来结局,然后按照实践的需要制订因势利导、补救应变、趋利避害的对策,并予以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通过这种调节和控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避免事物向不利于己方的可能性发展。《论持久战》的预见过程表明,毛泽东在制订趋利避害的调节和控制原则时,注意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作对策准备,力争最好的可能性。在他看来,谋划决策,一定要事先注意全面预知事物出现多种未来结局的可能性,特别要预见可能出现的最坏可能性。只有立足最坏的可能性,从最坏的情况来设想,来制订对策,多作几手准备,才能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立于不败地位。

(二)科学预见对实践主体有巨大的动员、鼓舞和感召作用

《论持久战》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胜利,指出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对抗日军民即实践主体产生了巨大的动员、感召、鼓舞作用。它不但激发了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对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时至今天,血与火的抗日战争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一读到《论持久战》,仍能感到其理论的强烈震憾作用。

(三)科学预见的目的在于实践

《论持久战》表明,科学预见不仅要说明现实事物的未来“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问题,而且更要解决怎样去争取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实践问题。实践需要科学预见。科学预见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7就此而言,科学预见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更在于以此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实现我们的目的。只有依靠科学预见,我们才不再是盲目必然性的奴隶,而是自觉运用必然性去改造世界的主体。科学预见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所规定的事物发展方向及其现实可能性做出的一种预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科学预见能给人们的行动指明前途,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信心、对策和办法,从而采取正确行动。如果缺乏科学预见,实践势必因为陷入盲目状态而以失败告终。实践客体并不是人们手中的玩偶,可以任意地摆弄,它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当主体采取符合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时,主体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当主体的活动违背了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时,就必然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预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践的成败。

(四)《论持久战》关于科学预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对于革命还是对于建设,无论是对于全局还是对于局部,科学预见都是必不可少的。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断根据国内外革命形势的发展情况,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预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再次说明:当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自己的国情、准确地把握经济增长的主、客观条件,就能比较科学地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们的经济建设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制定出脱离实际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们的经济建设就会遭受挫折。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运动之所以以失败告终,就是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规律,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做出过高的预测,制定脱离实际的高指标造成的。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意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做出了科学预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再付诸全国人民的实践取得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预测和规划基本上是科学的,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因此,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够如期实现。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只有根据国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作出一系列科学预见,才能克服盲目性,少走弯路,有效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做出正确决策,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市场如战场。认真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关于科学预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On the Thoughtof Scientific Prediction in On Protracted War

JIN Shi-qun

(Research Center forMao Zedong Thoughts,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

Whether the scientific prediction can be conducted ornot isalwaysahot topic in thiscomplicated social history.A seriesof Mao Zedong’s scientific predictions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 have been a forceful answer to this question,which hasbeen embodied in his On Protracted War.In thisarticle,Mao Zedong profoundly analyzed the nature,task,featuresand stepsof anti-Japanesewar and predicted that itwould be a protracted war and that victory would belong to China,which hasvividly shown themethodology ofscientific prediction.Itnotonly 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warbutalso has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modern times.

Mao Zedong;On Protracted War;scientific prediction

A841

A

1674-831X(2012)04-0001-05

2012-04-18

荆世群(1977-),女,湖南溆浦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战争科学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点击科学
被风吹“偏”的战争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科学大爆炸
他们的战争
科学拔牙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