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理解的优化

2012-08-15 00:44:16潘不寒王芳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概念

潘不寒,王芳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一、传统隐喻研究视域及其局限

从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开始,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两千多年。关于如何理解隐喻,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传统的隐喻研究分三个角度: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隐喻研究观的核心是 “替换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通过词与词之间的替换来丰富语言表达力。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承认由于人类语言存在一种有原始意义组成的规范意义层次,可以不通过隐喻而表达任何意义,因此隐喻作为一种 “替换”,在语言表达中是可有可无的。隐喻研究的哲学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认为,哲学讨论的是真理问题,但隐喻却教人如何花言巧语,是与哲学的真理宗旨背道而驰的。后来洛克、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将隐喻的哲学研究导向着重突出隐喻在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功能地位;海德格尔甚至还把隐喻与诗和思等同起来。将隐喻研究置于语言学框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本旺尼斯特和英国的乌尔曼。本旺尼斯特在区分符号学和语义学的基础上,将隐喻作为一种词语的组合关系放在语义学中来考察。他突破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作为一种词汇层次的现象的局限,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话语现象。乌尔曼则从意义变化的角度来考察隐喻,把隐喻看作是语言词汇意义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从心理学角度,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1]

虽然隐喻研究历史悠久,然而遗憾的是综合而言,三种传统的隐喻研究观或者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可有可无的非正常的、附加的修辞语言表达,或者只局限于隐喻与思维的关系,或者是从语义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零散分析和解释隐喻现象;三者均未严肃对待隐喻现象,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以及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都未做科学且系统的界定和研究。

二、认知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产物;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形式表现的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它不是少数有天赋的说话人或作家的专利,而是在日常书面语和口语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即认知视域下的隐喻不是语言现象,而是认知工具。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中存在隐喻表达,是因为人类的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当某个概念的理解只需依赖自身而无需借助其他概念,则它在语义上是自足的,是非隐喻性的。而相反,如果人们通过另外的一个或者几个概念的媒介作用去解读某一特定概念,那么这一特定概念在语义上不自主,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体系的运作是自动的、持续的、不为人察觉的;人类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隐喻表达只不过是概念隐喻系统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结构抽象、欠清晰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中的喻体(vehicle)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本体 (topic)更为熟悉,在两者发生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mapping)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喻体帮助人们认识本体的特点和结构,从而具有了认知的功能。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类经由自身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bodil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认知世界。所有的规约性的概念隐喻的映射都植根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基于经验基础的概念隐喻一旦建立起来,便为语言使用者所广泛接受。如对于概念体系 [LOVE],由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对爱情的相似体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趋于拥有和使用类似的情感隐喻。我们在中英文流行歌曲歌词中能找到许多例证:

(a)概念隐喻LOVE IS FIRE

You gonna set me on fire,Your kisses lift me higher.(Burning love by Elvis Presley)

天都黑了你在想着谁,情都灭了我要怎么追。(阿杜 《天黑》)

(b)概念隐喻LOVE IS PLANT

I say love it is a flower,and you it's only seed.(The Rose by Westlife)

爱情已种在心里,自由的生长;爱在我们心中,悄悄绽放。(至上励合《棉花糖》)

(c)概念隐喻LOVE IS FLUID IN A CONTAINER

If you said you fill my heart with all your love until it overflows…

(Take My Breath Away by Berlin)

我的爱如潮水,爱如潮水将我向你推。紧紧跟随,爱如潮水她将你我包围。

(张信哲 《爱如潮水》)

概念隐喻是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多个概念隐喻会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某个抽象概念。用Lakoff &Johnson的话说,“隐喻与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及一个相应的协调一致的隐喻表达体系。”[2]例如上文中关于LOVE这一抽象概念,隐喻[LOVE IS FIRE]、[LOVE IS PLANT]、[LOVE IS FLUID IN A CONTAINER]帮助听者/读者通过日常生活中与烈火、植物、液体等事物的经历体验中去理解和把握[LOVE]这一抽象概念。三者构成一个和谐的体系,协同体现了 [LOVE]的热烈、旺盛生命力和永恒特征。

三、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Lakoff,G.&Johnson,M.(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是隐喻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Lakoff,G.&Johnson,M.在其著作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把换喻(metonym),提喻(synecdoche)和反语(irony)等都当作了隐喻。他们认为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一条必由之路。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他们根据规约程度的不同,将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分为两大类:规约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和新鲜隐喻(new metaphors)。规约隐喻指的是自产生以来就为大多数语言使用者所接受和认可、且业已成为日常语言一部分的隐喻。规约隐喻的来源鲜有人能忆起,其中很多甚至已经词汇化被收录进词典。[3]Lakoff,G.&Johnson,M.认为规约隐喻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Turner)。[4]例如:

(a)Look into my heart-you will find There's nothing there to hide.(奥斯卡获奖电影《罗宾汉》主题曲)

(隐藏概念隐喻UNDERSTANDING IS SEEING)

(b)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隐藏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

(c)最近楼市价格又在疯涨。

(d)超市里蒙牛奶制品一律大降价。

(隐藏概念隐喻 “多为上、少为下”)

新鲜隐喻指的是那些任何语言使用者都可以创造出来的 (或刚刚被创造出来,或虽已存在一段时间、缺尚未被大多数语言使用者所认可)隐喻。新鲜隐喻多见于文学作品和流行歌曲的歌词中。新鲜隐喻在反复使用中,会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从而逐步变得约定俗成。例如:

(a)There's a calm surrender

To the rush of day

When the heat of the rolling world

Can be turned away

(奥斯卡获奖电影 《狮子王》主题曲)

(隐藏概念隐喻NATURE IS FULL OF POWER)

(b)Kissed from a rose on the grey.

now that your rose is in bloom,

a light hits the gloom on the grey(奥斯卡获奖电影 《蝙蝠侠》主题曲)

(隐藏概念隐喻KISS IS LIGHT)

(c)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电视剧 《还珠格格II》主题曲)

(隐藏概念隐喻LOVE IS ETERNAL)

(d)提着昨日重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周华健 《风雨无阻》)

(隐藏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引导人类通过探究隐喻背后隐藏的概念隐喻角度来解读语言中的隐喻表达。一方面,认知视域的隐喻研究揭开了隐喻的神秘面纱,扩大了理解语言隐喻表达的普适性。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性语言表达看做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隐喻性思维的外在体现。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 “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 (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人类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 A.);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对比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也由此而来((Richards A.)。[5]Lakoff,G.&Johnson,M.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pervasive);隐喻不但体现在语言中,而且还普遍存在于人类思想和行为中,[2]隐喻帮助人类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和认知未知事物,或者帮助人类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例如隐喻表达It costs me five hours to drive here./You are running out your time./I don'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三者协同帮助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与金钱、有限资源、有价商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中去全面认知TIME的 “宝贵”。生活中的语言、绘画、音乐、建筑等都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它们通过隐喻方式帮助人类将身体经验所获取的具体认知投射到未知的抽象领域。

另一方面,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表达的理解和运用提供认知视角。认知语言学承认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但更着重强调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的隐喻表达是认知中不同范畴领域概念间隐喻性映射的外在形式体现。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视觉手段表达的同样概念也是隐喻性的;因为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6]束定芳还认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其突出特点之一是语义冲突。[7]喻体与本体间的语义冲突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言表达中所发生的语义冲突提示听话者不能仅从字面来理解该句涵义。如I say love is a flower…,本体\source domain"love"和喻体\target domain "flower"分属不同范畴,用is将两者等同起来违反了人们对“love”和“flower”的特征和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两者的语义组合存在冲突。语义冲突的识别是隐喻理解的第一步 “辨认”[8]。隐喻辨认后就是隐喻涵义的推理。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是隐喻将本体的结构跨域映射至喻体上。概念隐喻之所以能够实现跨域映射,是因为人类共同拥有对某些事物的信仰或某一特定文化对某些事物的特殊认识。[2]但同时跨域映射受 “恒定原则”制约:隐喻隐射以一种与目标语的内在结构相吻合的方式保留始源域的意象图示结构。[9]如莎士比亚的喜剧 《皆大欢喜》中的精彩对白: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9]对白所体现出的概念隐喻是LIFE IS A PLAY,十分形象、工整地将具体事物PLAY的内部结构:演员、登台、下台、角色等一一映射至人世间男男女女,他们的出生、死亡,以及生命过程中所承担过的种种社会角色等。如此一来,一段人生历程便经由概念隐喻的手段清晰地浓缩于一幕舞台剧中。

四、结语

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这三种传统的隐喻研究均未对隐喻的内涵范围、表现形式及其特点、以及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展开科学、系统的界定和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识语言学将语言的隐喻表达看作人类共有的概念隐喻体系的外在表征。认知视域的概念隐喻理论引导人们将隐喻理解为人类将身体经验所获取的认知向未知抽象领域的映射。人类通过隐喻映射来认知未知的、为身体经验所不能感触的抽象世界。现当代,隐喻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隐喻学。有学者指出,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人类认知方面能起两大作用:(1)它创造新的意义。因为隐喻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10](2)它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类认知能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能力,[10]能够丰富人类对事物的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总而言之,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来探究和理解隐喻性语言表达和隐喻性思维,有助于人类隐喻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隐喻学科本身的理论建设。

[1]束定芳.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 [J].外语研究,2002(2):1-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136.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2-122.

[4]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40-76.

[5]Richards,A.1936.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80-98.

[6]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10-19.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行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98-106.

[8]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53-260.

[9]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15.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9-115.

猜你喜欢
语言学隐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