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武陵山区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

2012-08-15 00:42陈国生张瀚文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武陵山竞合共生

陈国生, 张瀚文, 肖 晶

(1.湖南工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湖南 衡阳421008;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即旨在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基于竞争前提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合作.与之前简单的“竞争”或者“合作”不同的是,“竞合”是合作与竞争的有效结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竞合”关系的各区域在相互比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进步.[1]鉴于各区域不同程度的实现了自身实力和能力增强的效果,“竞合”的概念从一出现就获得了不同领域的高度关注.这一概念在国内的运用相对较短,在国内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则更为晚近,然而,也就在这短短数十年间,国内区域旅游“竞合”的理论与实践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以淮海经济区为代表的各经济区以及跨区、跨省甚至跨国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根据2011年10月,中办发[2011]95号文件的界定:武陵山片区共涉及湘鄂渝黔4个省(市)毗邻地区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共达17.18万 km2.2010年末,武陵山片区总人口为3 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乡村人口2 792万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产业地位使得武陵山区区域旅游产业的产业规模得以迅速的扩大,发展格局也不断的优化.但是,相对于绝佳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条件,可以判定,这一片区的先天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其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地下和产品特色的缺乏等等诸多问题.综合体现为该片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地下.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在于,武陵山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和周边地区竞相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剧了区域旅游竞争局势.

鉴于上述不利局面,从共生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竞合发展战略和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等发展建议,从而促进该片区实现“资源大区”到“经济强区”的转变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1 “共生”理论的基本界定

“共生”一词源自希腊语,而目前被广为运用的“共生”最先出现在生物学界,早在19世纪晚期,德国生物学家De Bary第一个提出生物界广义共生概念,并指出,所谓的“共生”指的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的意思,这一概念后经Famintsim,Prototaxis得以发展和完善.随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不断地探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共生现象,试图将共生理论应用在经济生活中来.二战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先前单纯的竞争关系也逐渐的被新的竞争中存在合作的关系代替,由此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继而,经济学家拜瑞·J·内勒夫根据竞争与合作的对象不同,把这种关系定义为“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和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并指出这种竞合关系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源泉,继而产生了一种顺应时代的新理论,即,“竞合理论”.[2]国内最早运用“竞合”理论解释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是吴泓,顾朝林等人,他们从基本概念入手,对区域旅游竞合这一现象做了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背景和区域旅游竞合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对跨行政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对派生于“共生”概念的“旅游共生”进行详细的概念界定.基于对上述文献的总结和对区域旅游发展实践的把握,本文认为,“旅游共生”实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有相同或近似属性的“单元”在共同“环境”中发生良性交互关系的旅游发展模式.依照上述定义不难发现,“单元”、“环境”和“模式”是这一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共生单元”强调的是区域旅游竞合单元间存在的相似性抑或互补性基础;“共生环境”强调的是区域旅游竞合单元竞合行为发生的外部环境;而“共生模式”则主要关注区域旅游竞合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合作形式.各区域旅游共生单元之间优势互补,进而达到提升区域整体的旅游竞争力之终极目标.

2 武陵山区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条件分析

基于武陵山区的独特资源属性和地理位置的分析,有学者将武陵山区的特点总结为“山同脉,水同源,文同质”等特点,从共生理论出发,这“三同”直接证明了该地区的竞合单元具有充分的相似形和互补性,空间的临近、文化的同质和资源的相似性使该区所涉及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四省市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旅游共生单元”,从而为该片区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践行“竞合”模式创造了优越的“共生条件”.

2.1 区位条件

“区位”实为地理学科范畴下的基本概念,可被简单理解为“位置”和“空间关系”.大多包括“资源”和“交通”等因素.旅游区位相对于与一般意义上的“区位”还包括“客源”在内.根据上述概念,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区位内可以理解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的“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优越的资源和交通位置决定了武陵山区必将成为区域旅游交流的中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趋势将不断增强武陵山区的对外吸引力,武陵山区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旅游客源地.

2.2 旅游资源条件

纵观武陵山区所辖范围内的武陵山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遗产2处(武陵源、武隆中国南方喀斯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芙蓉江、武陵源、猛洞河、德夯、九龙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梵净山、星斗山、七姊妹山、后河、麻阳河).作为南北承接、东西过渡的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山水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是“中国生态绿心”;以土家族、侗族、苗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文化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2.3 基础设施条件

武陵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制约该区域发展的最大短板.铁路方面,武陵山区现有焦柳铁路、渝怀铁路、石长铁路、宜万铁路,开工建设的有黔张常铁路,石长铁路复线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公路方面,一方面,落后的经济和复杂的地理条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该地区十分滞后的交通条件,进而造成了这一区域与外部时空距离的隔离;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貌影响,武陵山区既存的旅游资源大都分布在不便修筑公路的崇山峻岭当中,纵有绝美的风光,也只有望山兴叹.既有的公路系统大都等级较低,即便如此,部分公路仍然面临与农村集市贸易抢路的无奈境地.总之,由于武陵山区离国内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较远,且交通不便,武陵山区的区域旅游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2.4 产业发展政策条件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支持下,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被边缘化和“发展塌陷”诸多问题.为此,国务院于2009年成立国家战略层面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旨在加快推进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聚居主体的武陵山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从而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国务院(国发〔2009〕3 号)文件首次提出,将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标志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得到国家层面支持,为启动实质性构建工作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武陵山区的旅游“竞合”具有较多优势以及一些通过区域旅游竞合可以得到很好弥补的不利条件.但不论是开发程度、或者开发档次;不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企业规模和实力;不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宣传促销,以及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偏差.鉴于上述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考虑,加强区域旅游竞合实现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势在必行.

3 武陵山区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旅游共生模式

基于共生理论,武陵山区可以依托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线索,采取“一体化共生”的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其中,临近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共建;跨越行政区划范围的管理以及旅游者认知的深化等诸多方式是践行武陵山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的重中之重.

3.1 旅游空间拓展与资源(产品)整合模式

依据武陵山区开发开放的“点—轴—网络”推进方式,本文构建了以交通网络为支撑的“六个中心”,“四条轴线”,“五个片区”的“蝶形”区域旅游空间拓展和资源整合模式.其中,“六个中心”是指即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6个中心城市,以张家界、武隆和凤凰等几个世界级旅游精品为核心连带四周各核心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网络.“五个片区”是指通过省际或区际联合,以吉首市为中心南北联合凤凰古城和张家界形成突出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兼有独特自然风光的湘西风情旅游片区;以怀化市为中心向东南部联合崀山形成湘南山水文化旅游片区;以梵净山为中心向西联合贵州各区县形成兼顾少数民族文化的梵净山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以乌江画廊为中心向东北部整合黔江形成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片区;以恩施大峡谷为中心,连接秭归等地形成恩施山水风情旅游片区.

3.2 交通、信息网络共建模式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等级.要实现武陵山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武陵山区应与周边地区加强协作,进行高密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因此,交通和信息网络共享对武陵山区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上文的描述,该区域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共享可以充分考虑以上文中所述的六个中心城市为区域枢纽,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大空间、多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缔造联接武陵山区周边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经济圈.

3.3 旅游区域统筹管理模式

资源的整合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区域旅游产业的管理则是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实施的关键,更是通过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的运行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增长的根本保证,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因行政划分不同而引起的不利因素及其派生的人为障碍的有力保障.武陵山区所涉地区可充分利用各自既有的客源优势,相互结为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伙伴,并以团队互组、互助的形式最大范围的开展合作.再次基础上,武陵山区及周边区域还可以尝试整合各自资源共同推广旅游线路或精品线路延长线等方式指导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通过区域全面合作,在为旅游者营建集山水、生态、民族、游憩与体验于一体的中国内陆腹地的黄金旅游区的同时,增强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已达到合作共赢之终极目标.

3.4 发挥区位优势模式

武陵山地区所涉及11个地(市、州)、71个县(市、区)因行政治区的地理属性与发展层级势差及所涉及地区各有所属的上下级管理观念,加之交通、信息网络体系的不利影响,区域旅游资源深广开发的结构性对接不紧,客源融通与旅行社主体横向运作的优势潜能未有效发挥,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市场亟待培育成长.

3.5 旅游认知深化模式

一方面是国内居民的出游力从规模上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常态化的带薪休假制度的确立,国内居民出游的意愿也得以激发.这无疑为区域旅游产业的跨越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因此,从游客的旅游需求角度来探索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将武陵山区区域内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者关联起来进行评价,使得这些景点实现彼此互补,那么,武陵山区内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将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因此,论文认为,借助深化旅游者旅游认知的机会对武陵山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对提高武陵山区区域旅游市场需求,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国际知名度的认知将起到极大作用.

[1] 陶 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4):29-33.

[2] 郭 舒,曹 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04,7(2):95-99.

[3] 吴 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4]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2009-01-26.

猜你喜欢
武陵山竞合共生
武陵山歌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竞合之道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