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晶
( 黑龙江省庆达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90)
麻面指的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麻点以及小凹坑现象,导致粗糙面的形成。导致麻面出现的原因是模板的表面不光滑,非常粗糙,以及表面黏附杂物如水泥砂浆等,而没有清理干净,在进行拆模的时候,会黏坏混凝土表面;在对模板进行浇水的时候,如果浇水不够或者没有对模板进行浇水,导致模板表面湿润度不够,依附在构建表面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被吸去,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多,从而导致麻面现象的出现。
出现蜂窝的原因是因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石子与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导致蜂窝现象的出现。这是因为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在水泥和砂中的加水量不准确,混凝土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搅拌,导致搅拌不均匀以及易性差,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振捣不密实的现象;再者,可能由于下料不准确,过高、过低或者不均匀等,都会导致砂浆与石子之间产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蜂窝现象的出现。
露筋问题也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当今的混凝土施工中,露筋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露筋问题主要是指在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混凝土箍筋或者主筋的部分裸露。之所以会产生露筋问题,是混凝土在进行浇灌的时候,保护钢筋的垫块出现位移现象,导致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由于结构构件的横截面积小,石子卡在过密的钢筋上,导致水泥砂浆无法在钢筋周围充满,从而导致出现露筋现象;另外,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导致出现离析现象,使靠近模板部位出现漏浆以及缺浆现象。
出现裂缝现象,无论是局部的裂缝现象,还是大部分的裂缝现象,都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困扰施工单位的重要问题,而且裂缝现象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也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影响使用;一旦出现这个问题,不但会降低水利结构整体的硬度与强度,而且还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影响投入使用,后果严重的话,还会造成不可挽留的损失。
混凝土出现强度等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符合规定要求,匀质性差以及强度不够等的一些内部缺陷,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还会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导致混凝土出现强度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使用过期或者不合格的水泥做原材料,或者水泥受潮而出现结块现象等,这些都是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的原因。如果石骨料与砂的搭配不好出现空隙率大、杂质多以及含泥量大等现象,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
1) 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严格控制,把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与此同时,对于下料高度超过2 m 的混凝土应该要设置串筒; 在进行浇灌的时候,要分层下料与振捣,防止出现漏振现象,在浇灌过程中,还要严密堵塞模板缝,防止漏浆。
2) 如果出现小蜂窝现象,就必须用1∶2 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压实缝隙;对于较大的蜂窝,一定要把蜂窝周围薄弱的松散的颗粒凿去,进行刷洗,然后用高级的细石混凝土把支模填塞捣实,并且对排气管、压浆管并埋,在管的表面抹好砂浆,然后封闭,充分处理好水泥压浆。
3) 要保证模板表面没有粘有杂物,必须要清洗干净模板表面,在混凝土进行浇灌之前,一定要充分浇水湿润,还要堵严模板缝隙,用模板隔离剂全面涂刷;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必须要分层进行,保证排除气泡。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时,一定要对钢筋的位置,还有保护层的厚度进行严密的检验,保证其精度准确。同时,还要充分湿润模板,并且做好缝隙堵塞工作,并且正确保证脱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导致出现露筋现象。如果出现表面露筋现象,必须尽快在表面抹1∶2.5 的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保证不会出现露筋现象。
一定要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对变形缝以及施工缝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如果出现裂缝,若缝隙夹层不深,可以讲松散的混凝土凿去,然后填实;如果缝隙夹层较深,就应该将内部的夹杂物以及松散部分清除,冲洗干净后进行支模,封闭后还要进行压浆处理。
对于混凝土的配制材料,如砂、水泥以及石骨料等,都要保证有合格的出厂证明,按照规定要求施工;投料的正确顺序是石子、水泥、砂子、水,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复合要求,避免混凝土强度偏低现象出现。
随着水利工程的日益增多,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越来越重视,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对混凝土的常见问题做好分析,从提高混凝土质量方面来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工程能够安全长久使用,达到节省多次维修的经济成本。
[1]孙笑飞,刘宏强. 刍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2009(22) .
[2]张志华.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J]. 山西建筑,2008(07) .
[3]邹建平,万立.丙乳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