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

2012-08-15 00:54:40明平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黄冈市黄冈体育设施

明平芳

(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

明平芳

(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在科学把握体育公共服务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政府主体责任、改变服务模式,增加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绩效评估、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进行优化。

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路径优化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十二五”的总体部署和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1]。这充分体现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在保障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所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新形势下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要采取各项措施加快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水平,这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要求。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好风凭借力,黄冈地区经济在这社会大好形势的助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紧锣密鼓地加快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已成为当地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地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黄冈市各级有关部门本着“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原则,兴建、改建、维护了一些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为广大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也蓬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职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发现,黄冈市人均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目前黄冈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种层次居民需要,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服务体系、服务功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探索新形势下黄冈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可为建立和完善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发展建议及对策,为当前制定符合本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提供参考。

一、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1.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演化的一个产物,它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公共服务的水准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政府执政理念和行政效能。显然,提供公共服务现已成为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基本职能。体育作为国家公共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体育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给大众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体育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六类服务:健身设施服务、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2]。

2.体育公共服务的特征

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体育产业。体育公共服务除了具有理论上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外,在实践中通常还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公益性。政府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不追求经济利益的回报,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它的宗旨是让全体公民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在体育领域内所取得丰硕的体育成果,分享社会的公共体育资源,让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降低收费或无偿免费向公众提供。其二,公平均等性。体育公共服务应是公平、合理分配的服务,它的实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政府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质,是对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普遍均等化[3]。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体育公共设施和体育公共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全体公民都能共享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其三,多样性。政府、企业或第三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的内容、形式、层次及特色应该是多样的,譬如,根据不同的群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的体育信息服务,针对不同的体育需求提供多种相应的体育服务和产品。其四,增值性。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居民提供基本的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它的增值性就体现在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不仅为社会其它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全体公民创造了无法衡量的社会效益。

二、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黄冈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服务社会,健康全民”为宗旨,积极兴建、改建、维护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基本形成了由体育公共政策法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体育公共组织机构和人才、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及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等六要素组成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而且,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黄冈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群众体育工作开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1.体育场地设施

据相关资料显示,黄冈市从“十五”时期以来,全市用于体育场馆设施经费总投入近1000万元。市直体育场馆和设施的面积已达3.6万平方米,建成了全民健身综合馆,维修了田径场、体育馆、射击场,改造了游泳池,市直的训练场馆设施条件有所改善。麻城体育馆、蕲春体育馆、黄梅体育馆、团风青少年活动中心、武穴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设施先后建成使用[4]。市、县体育场馆的新建和发展,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基础条件。同时,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市新增公共体育设施124个,社区健身场所89个,新增晨晚练点255个[5],这些都为广大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根据调查显示:作为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黄冈市,居民社区健身苑、点,健身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是当地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地点,但体育公共服务场地和设施还不能满足广大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人均体育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广场等体育公共场地和设施人满为患。

2.体育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黄冈市新增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58名;市、县级体育协会116个,其中群众体育协会近100个,市级体育协会14个[5]。为了充分发挥当地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群众体育和谐快速发展,黄冈市有关管理部门建立了单项协会注册、管理、承办赛事等制度,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发展壮大,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体育社团协会组织了精彩纷呈的群众体育活动。近年来,黄冈市体育总会组织市中国象棋协会邀请了中国象棋国际级大师柳大华先生来黄州举行盲棋表演赛,还指导市钓鱼协会举办了第四届“龙王恨杯”全国钓鱼大奖赛黄冈分站赛暨第二届“阿明钓业杯”全国钓鱼邀请赛等等[6]。而且,根据调查得知,黄冈市当地居民除了参与政府和体育社团协会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外,还参加了一些盈利性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等体育组织经营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还有一些居民没有参加任何类型的体育组织,而是购买一些健身器材设施在自己家里进行体育锻炼。

3.体育健身工程

黄冈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三农”大市,农村人口占77.4%,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发展的不平衡。黄冈市相关部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体育发展,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当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服务农民健身的惠农工程。2009年,黄冈市兴建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2010年,黄冈市把15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为政府10件实事之一。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市新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25个,受益人口达117万[5],同时,黄冈市还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创建“黄冈市体育示范村”结合起来。2009年,黄梅县孔龙镇张塘村、武穴市梅川镇从政村等10个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被命名为“黄冈市第一批体育示范村”。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极大改善当地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

4.体育活动

近年来,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打造群众体育特色品牌,黄冈市以建身边场地,建身边组织、抓身边活动为抓手,积极发挥体育协会及社团的作用,着力挖掘传统体育项目和优势健身项目。每年开展迎春长跑、健步走,春节、三八、五一、国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万人健身跑”已成为黄冈群众体育的一个知名品牌。每年的长跑活动,都有100多个单位报名,上万人参加,参加对象有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公司职工、大中专学生等。而且,在2010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黄州赤壁公园开展的健身展示和黄州自行车环湖游吸引了大批的市民观看,“全民健身日”已逐渐成为黄冈又一群众体育品牌。此外,黄冈市区体育协会组织的单项性体育比赛等“十大体育”系列群众健身活动,标志着黄冈市群众体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前,黄冈市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但与经济发达的地市相比,与当地群众体育需求相比,与建设小康黄冈、和谐黄冈目标任务相比,却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体来说,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比较脆弱等诸多问题和矛盾。

1.体育设施落后和不足

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黄冈市人均体育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体育设施落后成了制约全市体育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体育场所的配备低于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指标,当地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遇到诸多困难。此外,高档次、标志性的城市体育设施几乎空白,在全省地级市中,黄冈是唯一没有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的城市,体育设施的不足和建设步伐的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2.体育公共服务经费严重短缺

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其发展主要由政府负责管理,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广大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黄冈市作为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经济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财政不富裕,用于体育服务的公益事业经费投入严重短缺,人均体育经费处在较低水平。尽管“十五”以来,黄冈市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用于群众体育事业经费不断增长,但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3.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涉及政府管理、居民素质和多部门资源整合等诸多问题,政策性强、协调难度大。当前,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制化程度还较低,政策、法规建设比较滞后、不健全,更谈不上很好为当地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4.体育组织建设不够壮大

体育组织为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黄冈市群众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然而,一些体育非盈利组织如单项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社团、社区群众体育俱乐部等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满足广大居民体育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力量不足,难以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的情况下,应发动社会力量,加强体育非盈利组织建设,将部分公共服务委托给非盈利体育组织,解决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四、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的优化

1.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改变服务模式

政府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中承担着配置公共体育资源、科学决策等宏观管理责任。因此,在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不足、服务供给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的现阶段,应要健全权责明确、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创新、改变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发动社会力量,采取政府资助,将部分体育公共服务委托给非营利体育组织,拓展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增加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可以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建立契约的形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把一部分体育公共服务与管理的职责转移给社会,使其成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

2.增加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严重短缺,是制约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政府实施体育公共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但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因此,在亟待解决体育公共服务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时,政府应转变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导、吸引和调动社会第三部门及社会体育资源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体育公共服务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体育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民间力量参与,积极鼓励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自筹资金发展群众体育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对群众体育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完善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3.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体育设施是当地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是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当前黄冈地区体育设施落后和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不断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维修、改造一批落后的体育老场馆,可重点加强单项运动场馆或专业相近项目的场馆及市体育中心场馆建设,大力实施市区、县市区、乡镇、农村四级的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构建布局灵活、合理、实效性强、服务完备的体育设施保障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

4.加强绩效评估,提高服务质量

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具有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和改善政府形象等作用。因此,通过建立和实行政府有关部门行政问责制,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不仅可以规范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运作方式,提高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服务需求。

[1]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1843577/1843747.html

[2]樊炳有,高军等.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李静.试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1):62~65

[4]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支持体育事业发展[EB/OL].http://www.hgty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68

[5]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全面推进“十二五”周期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EB/OL].http://www.hgty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56

[6]2009黄冈体育系列报道之一 完善健身服务体系,群众体育蓬勃发展[EB/OL].http://www.hgty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84

F719

A

1006-5342(2012)01-0089-03

2011-11-18

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1CQ121)

猜你喜欢
黄冈市黄冈体育设施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阅读时代(2017年8期)2017-09-11 09:42:34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运动(2016年12期)2016-10-21 00:35:46
黄冈市老促会工作定位之我见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