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对于经济区的形成,国内外有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意志论,认为经济区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通过思维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的概念。第二种意见是反映论,认为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本文同意张平秀等的看法,认为“事实上,各种经济区的划分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反映客观存在,又赋予一定的划分意图和目的,绝非为单纯划分经济区而定区”[1]。
既然经济区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生,那么如何界定经济区的客观存在呢?有的学者明确地提出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划基于特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和依据,但就划分综合经济区来说,首先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及并列性原则。他们还认为划分综合经济区,除了坚持上述一般性原则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要把握好以下具体原则: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中心城市与腹地相结合原则、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一致原则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统一原则[2]。有的学者还明确地提出综合经济区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原则、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原则、经济区界线与行政区划界线相一致原则、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统一原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结合原则以及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3]。以上两种划分经济区的不同原则,本文认为划分经济区的主要原则,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前两项内容:即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中心城市与腹地相结合原则。至于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原则可以不必考虑,实际上在当代经济区的发展形成过程中,经济区的范围早已突破了行政区的界线。譬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就已经突破了省区的界限,今天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已经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km2。据《瞭望东方周刊》第29期报道,历时6 a,长江三角洲各方期待已久的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终于公布。华东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认为《规划》打破省际行政壁垒的合作尝试,将为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区域合作浪潮提供经验和范本[4]。毫无疑问,长江三角洲跨省市规划,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全国各区域如何突破现有的行政壁垒提供经验。
从理论上讲,经济区的发展应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打破行政区的种种限制,以实现资源在更大的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一些人强调实际上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行政区政府,且各行政区往往还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离开了行政区政府,经济区的发展就很难顺利[3]。这个看法过分强调了行政区的作用,是不恰当的。中原经济区的划分应该突破省级区线,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在较大的范围看中原经济区的界定。实际在客观上,中原经济区已突破省级至更大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不能把经济区划分搞得太繁琐,因为繁琐的划分标准不便人们的实际操作与执行。经济区划的划分应遵循两条原则:
第一,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所谓区内相似性就是指经济区内生产的专门化,从而使一个经济区区别于另一个经济区。在经济区内各组成部分在自然资源、历史基础、社会条件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反映到区域之间,就成为区际差异性。强调区内相似性更有利于聚集发挥当地自然、经济优势促使区内生产专门化。地区生产专门化可使当地特定产品的生产比其他地区成本低、利润高,可使这类产品迅速形成规模经济。除了满足本地区的需求外,还可以大量外运满足别处的消费,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区际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经济区之间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千差万别。各经济区都要充分利用在全国范围内的这种差异性,这样就可以大大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这就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形成科学合理的区际分工。区际分工的深化,又会进一步提高各区域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促使当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如果各地都能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性,集中最能发挥当地优势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相对利益最大的地区主导产业群和产业体系,制造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就大大提高全国的经济效率。应该注意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是一个原则,但是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分开。一个经济区的相似性体现在不同的经济区之间,便是区际的差异性,所以经济区的划分只有坚持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才能准确地划定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的划分应根据这个原则来确定。
第二,经济中心城市与腹地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个经济区无论大小,都要有经济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形成发展的主要标志。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它与经济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有较大的关系,既受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其自身的范围,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中心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带动能力,就是因有上海这样一个中心城市,而且与之相配套的丰度极高的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城市与腹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经济区日益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3]。在这里应注意的是建设经济区应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经济中心城市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大小,它可以是一个城市集群,也可以是一个大城市,或一批中等城市或小城市。中心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它吸引资源和辐射产品的能力,从而决定了一个综合经济区的等级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多层次、立体型的综合经济区中,一个较高等级经济区通常可包含若干较低等级的经济区。最低等级的城市则与其直接联系着的乡镇腹地,共同构成经济区系统的基层组织。因此经济区划分必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从而促使该区经济协调发展。
“中原”一词按照《辞源》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中原是指河南一带,广义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中原”一词在文献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之说[5],这里的“中原”是指中央的一块平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曰:“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作为地域概念,“中原”一词应是从东汉开始使用,指黄河下游或整个黄河流域。《文选》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师三军,北定中原。”《魏书·任城王方传》:“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在这里中原与帝宅、王里都是同一范围的概念,因此,中原的范围应当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近年来,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范围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什么是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独具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他又说:“中原经济区这样的跨省区的经济区构建,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囿限,从而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对于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产业合理布局更具积极意义”[6]。在这里吴先生主张中原经济区应打破省区的囿限,这一看法极富价值,但在这里不能将中原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与中原经济区的界线划等号,而应该加以区分,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可以大一些,但其范围可以小一些。这样看来中原经济区主要是河南,但还应该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安徽、陕西等的一部分地区,可以说中原经济区就是中国的腹地。所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先生说:“把中国比作一个人,河南就是人的腰部。河南不发展起来,会成为‘心腹之痛’,还不是一般的痛。”[7]这个比喻非常好,但他没有界定中原经济区的范围。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战略部主任韩建方先生提出:“建议在省内规划6个跨市的经济区,有区别、有侧重地进行特色化重点建设。其中包括新乡、开封、郑州在内的大郑州新经济实验区,豫西重化工和先进制造业经济区,豫北经济区,豫中食品、煤电有色产业基地,豫南城乡一体化实验区,豫东现代农业实验区,这是中原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8]。
在这里应该指出,早在20多年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已开始形成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区域合作,这种合作业已突破省区的行政界线。1982年安阳、新乡、邯郸、晋城等13个市共同组成了中原经济协作区。1986年,周口、商丘、徐州、淮南、菏泽、阜阳等20个城市组成了“黄淮经济协作区”。与此同时三门峡、运城、渭南、临汾4个城市建立了“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经济协作区”。2011年9月11日,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三角洲区域协调综合试验区研讨会在三门峡举行会议。这个会议对谋划中原经济区又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重视。
从现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客观形势看,以上论述都为中原经济区的划分范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原”有大中原与小中原之分,大中原包括河南省的全部、安徽省的西北部、山东省的西南部、河北省的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小中原主要是指河南省。不管从哪个层面看,中原地区都位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接合部。与邻近省份重要城市以及与北京、上海的铁路距离都很近,地理位置优越。[9]
可是有的学者把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初步划定下来,只是笼统的说:“何谓‘中原经济区’?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周边若干区域,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的区域经济综合体”[10]。本文主张中原经济区应有一个具体的范围,而区内经济的发展与互动却可以突破这个界限。因此,根据现有发展基础,本文提出中原经济区应有以下板块构成。
第一,“黄金三角”这一板块必须扩充。根据三门峡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曲振群的观点,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四市合作交流(指山西运城市、临汾市、陕西渭南市和河南三门峡市)出现瓶颈遇到了许多困难,譬如资源难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重复建设等,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发展。曲振群先生在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后指出:“由于这一地区处在中西部的接合处,远离经济核心区,被边缘化”[11]。建设中原经济区应将黄金三角的西端扩充到西安,其东端扩充到洛阳,这样东西联系自然经济交流,经济发展就可以得到充分有利的空间。在这次河南豫商会上,西安的豫商就提出了应把西安划到中原经济区内的看法。
第二,“豫北”板块。可将1982年,安阳、新乡、邯郸、邢台、长治、晋城等13个市共同组成的中原经济协作区,改成“豫北经济区”,努力建设中原机械、煤炭工业区。近年来,安阳等市县与河北、山西有关地市已有了紧密的合作。安阳的煤炭资源已日趋枯竭,在此背景下,安阳与河北、山西等方面合作,并在铜冶镇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煤炭化工产业经济区。产品销往全国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现已形成钢铁冶炼、煤炭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辅料、机械制造、针织服装六大支柱产业。
第三,“豫东”板块。1986年,周口、商丘、徐州、淮南、菏泽、阜阳等20个市组成的“黄淮经济协作区”,被称为“豫东”板块。同时,也可考虑将济南、泰安、曲阜等的整个山东东南部划入中原经济区。
第四,“豫南”板块。将河南南部的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漯河,安徽的阜阳、淮南、蚌埠等十多个城市划为豫南板块。其区域发展定位为粮食基地、食品加工基地。
第五,郑州都市区应扩充。把郑汴一体化推进一步,将开封以西地区融入郑州市区范围内,为建立“国际商贸中心”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郑州都市区的范围应是南到许昌、西到偃师、北到新乡。这一点以后有专门论文讨论,不在此赘述。
本文主张将“中原经济区的范围”扩到邻近省区,它将有力地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同时能解决中部腹心地塌陷问题。所以有人在讨论上海经济区时提出:“如将安徽省以及江浙两省其他地区亦包括在上海经济区之中,那么全区土地面积可增至35万km2,为原定上海经济区10市52个县面积的4倍,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将显著增加。粮食、能源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就有了较好的保证”[12]。郑州扩城是历史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的中心城市作用不容小视。
在这里必须说明,虽然扩大“中原经济区”的范围,但是主张经济区需完全确定一个空间边界,即采取浮动的区划制度,中原经济区应有一个“弹性的边界”。[13]“经济区不应该是一个区域观念,只能理解为一个区位,大致那么一个位置。”对蒋一苇先生的意见,本文表示同意。按照经济运势形成的经济区是不断在变化发展当中的,因此很难有固定的界线,它是随着经济运动不断变化。因此,这是本文主张不固定划线,经济区一个大致位置的理由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线,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辐射周边区域的地理概念。因此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有的学者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应该着力于建设两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集农区),发展两群(特色产业群、中原城市群),加快两转(农民向城镇转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一条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上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15]。
有的学者还提出中原经济区在定位时,应该明确要走一条新型的城市化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良性发展问题。在城市化的同时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简称三化)。确保粮食生产耕地面积不减,人口永久性地转移,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和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应该强调的是,这种模式不可能产生于经济发达东部地区,因为那里的农业已被乡镇企业分割得支离破碎。也不可能产生于西部地区,因为农业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偏低。重任自然落在河南的头上。如何找到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道路?河南本身的资源属性已经成熟,一条城市化发展的新道路是可以设计出来的。韩建芳先生认为:“中原经济区在定位时,就应该明确走一条新型的城市化道路。”[16]本文认为韩建芳先生的看法应该是正确的,无可怀疑。但是中原经济区在定位时应该首先落实什么?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超千亿斤,占中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陈栋生先生指出:“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悖论,我们给农业戴了很多帽子,如战略性产业、重中之重等,但是种粮食,即使风调雨顺,一亩地也才赚三四百元钱,远低于务工收入,这个悖论一定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我很赞成河南决策层,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平稳向市民转换的前提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17]。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先生也明确指出:“像河南这样提供大量农产品的地区不能吃亏,否则我们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他又说:“中国有13亿多人,到现在为止,吃饭还是第一件大事,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加快发展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以前有的地方这样搞,当时走这个路子有它的历史条件,但是这个路子如果在全国铺开,是不可能持续的”[17]。
我国是一个人口和农业大国,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保障粮食等产品的供给、提供富余劳动力、开拓消费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和支撑。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18]。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处理好农业与三化协调发展的关系。河南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通过实践已经被证实了,也是“中原经济区”必须走的一条路。所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郑新立先生认为河南省这些年在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以不牺牲粮食生产、不牺牲农业为前提,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全省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现有产量能力稳定在一千亿斤,居全国各省的首位,耕地的保护也比较好,非常严格。同时工业发展也很快,现在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两万亿元,按照这样的发展道路来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一个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在全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18]。
在这里必须明确,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能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因为农业现代化首先会为工业化和城镇现代化提供稳定的粮食保障、农业供给、富余劳动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而工业化和城镇化又能够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从而又能够采取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基础地位才能更加巩固,为国家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可靠的稳定的基础。
如何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而又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著名经济学家樊钢说:“都说农业重要,可是农民收入提高为什么最慢?农民怎么能够提高收入?最根本的出路是让农民越来越少,而剩下少量的农民耕种更多的土地,收入就高了,这样城乡差距才能解决。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人口比例,10%劳动力是农民。达到这个比例,打工收入和农业收入趋于平等”[17]。樊钢先生提出要解决农民收入少,最根本的出路是让农民越来越少。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农村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走农业生态高值农业路线。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土地联合起来,统一进行经营管理。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目前已有万家近10万人参与,应继续扩大并在全省铺开。洪绂曾先生说:“所谓现代农业,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要做大做强,以粮食为重点的大农业,包括林业、牧业等;二要构建产销一体化的产业”。他又说:“在河南建立农业高地,必然会带动周边地区,构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粮食、食品和现代农业基地,培育粮食稳定增长、经济大幅上升、民生迅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洪先生又指出:“河南和中原经济区建成中国农业的第一高地或特区,国家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16]。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要把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就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安全、生态相结合的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除了主要粮食搞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外,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必须发展特种农业。譬如济源一个农村种玫瑰,优质的可以卖到9元一枝。同时还要搞农业科学研究所,不断提高产量与栽培技术,保证特色特种农业能得到飞速的发展,为农民增加财富收入,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先生说:“建议中原经济区发展要下大力气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要考虑农业的规模经济、集体化、合同化,要把大量散落的良田纳入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上”[19]。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濮小金先生也从发展增值型经济的角度为中原经济区定位。他说:“中原地区有没有自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经济呢?有,这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拉伸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为特征的21世纪的核心产业增值型经济”。他又说:“所谓增值型经济,就是人们在消耗知识、信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生产要素不仅不会减少,相反呈增值趋势。中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将增值型经济定位成中原经济区的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前瞻性,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要做到粮食生产向一切种植业、养殖业扩张,做到最强;向上拉伸,发展为农业服务化的化工、生物工程;向下延伸,大力发展加工、流通、服务、中介业,形成一个具有中原特色的完整产业链”[20]。如果按此意见操作,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大有可能将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区。
总体来讲,“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以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然后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有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道路,才是硬道理。最近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圈定,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力争中部平均水平,具体战略为“重点围绕‘五新一极’的发展目标,加快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建设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国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1]。
在重点任务方面,初步提出,要着力构建十大体系:即现代产业体系、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协调的城乡体系、充满活力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体系、独具特色的和谐文化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体系。具体实施拟分两步走: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主要人均经济发展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未来的中原经济区,应以京广产业带为中轴,以濮阳、商丘、周口等为东翼,以焦作、济源、三门峡、平顶山、南阳等为西翼,发挥各地优势,努力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对接,密切和成渝、关中—天水等西部经济区的联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东、中、西部建设中的作用。
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还应以市场为导向,与需求相衔接,规划建设郑州至济南、重庆、合肥、太原四大综合交通通道,重点推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焦作、晋城、长治、安阳、邯郸、濮阳等六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这就是一个同频共振的中原经济区,它的建设将对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支撑更加强劲,与长三角的对接会更加密切,对大西北的辐射带动也会更加有力。它的建成将会奏响区域合作发展的最强音,这就是一个发展的中原经济区。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两纵两横”经济带概念,两纵即为京广、京九两条铁路线,两横则是陇海铁路和长江沿线。从地图上看,河南及其四周邻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几乎与“两纵两横”四线都搭界,正处地这两纵两横的中心地区。这也就是著名经济学家陈栋生先生所比喻的一个人的中部心腹之地。所以他认为:“没有中原经济区,中原地区就会成为中国的心腹之痛,手疼脚疼好治,心腹之痛可是个大问题”[22]。
由于“中原经济区”的地理位置正处在中国的心腹地区,在此区域建立经济区的作用与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北京举办的“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至少有以下几点:
(1)陈栋生先生说:“河南是中国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都经过河南。河南对全国的发展和稳定都有重要作用。”[22]有的学者则更直接说:“只有中原地区最有代表性,能代表整个中国发展现状。也就是,只有中原振兴了,整个国家才能更强大”[23]。
(2)2010年9月28日,中原经济区的概念首次“亮相”《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曲昌荣先生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拓展中国内需增长空间,有利于提高全国人力资源保障能力,有利于构筑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24]。
(3)有的学者还直接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五个有利于:其一将有利于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布局;其二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三有利于拓展中国内需增长空间;其四有利于提高全国人力资源保障能力;其五有利于构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10]。
(4)最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总结为“六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而进一步完善;二是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三是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四是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的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地位,发挥自身优势;五是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六是有利于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5]。
不管是“五个有利于”还是“六个有利于”都将有力地证明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与作用。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所以构建“中原经济区”不仅直接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而且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的困难,所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张平秀,段长存,苏春玲.经济核心区涵义评述[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14-15.
[2]张明龙.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0(4):27-30.
[3]邹筱乐.从经济区划理论看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合理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0):10-15.
[4]长三角区域规划全文公布(尝试打破省际行政壁垒)[N].报刊文摘,2010-10-23.
[5]朱熹.诗经集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朱夏炎.人民需要是发展的第一信号(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系列述评之一),[N].大河报,2010-09-13(2A).
[7]郑松波.河南不发展起来会成为心腹之痛·中原经济区系列报道之战略篇[N].东方今报,2010-09-06(6A).
[8]王倩.“三化”协调河南机遇大[N].大河报,2010-06-10(4A).
[9]王倩.呼吁在河南设立“中原经济区”[N].大河报,2010-06-09(4A).
[10]白周峰.中原经济区·助推中国腾飞[N].大河报,2010-09-09(8A).
[11]房琳.“金三角”的跨省合作带来“金点子”(关注黄河金三角实验区·上篇)[N].大河报,2010-09-24(9A).
[12]杨万钟.关于我国经济区划若干理论的探讨(以上海经济区为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夏禹龙.上海经济区应是新的经济政策试验特区[N].文汇报,1984-05-25.
[14]蒋一苇.建设中心城市的战略思想[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5]王倩.中原地区血脉相亲经济使命相近[N].大河报,2010-07-21(4A).
[16]王倩.从塌陷到崛起,河南需要补什么[N].大河报,2010-06-10(4A).
[17]夏继峰.中原经济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民本启示录系列述评之五)[N].东方今报,2010-10-01(5A).
[18]旭阳.建设中原经济区新闻启示录系列报道三(“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示范全国)[N].东方今报,2010-09-29(10A).
[19]刘长征.三个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N].东方今报,2010-09-19(10A).
[20]李凌.五新一极凸显中原经济区特色[N].东方今报,2010-07-24(5A).
[21]王倩.总体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N].大河报,2010-10-12(8A).
[22]郑松波.中原不建“经济区”是中国的心腹之痛[N].大河报,2010-09-06(8A).
[23]郑松波.只有中原振兴了国家才能更加强大[N].大河报,2010-09-06(8A).
[24]王秋欣.人民日报首次大规模报道中原经济区[N].东方今报,2010-09-29(10A).
[25]卢展工阐述建设中原经济区六个有利于[N].东方今报,2010-10-1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