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2-08-15 06:35:22张翠萍王金红铁金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1期
关键词:成组护师护士

张翠萍 王金红 铁金玉

我院在2007年9月将成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在临床21个科室开始开展成组护理模式[1],我科于2009年2月成立,2010年2月开始将成组护理模式应用到透析室的管理工作中,在实施两年的过程中,护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透析设备27台,护理人员12人(主管2人、护师3人、护士5人、助理护士2人),自2010年2月开始在血液透析室实施成组护理管理模式。卫生部明确规定普通透析患者和患有血液性传染疾病(乙肝、丙肝)的透析患者应分区透析[2],因此,我科将护士分为普通护理组和感染护理组,每组均配置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1~2名,助理护士1名。小组人员主要负责透析患者的日常透析护理,未归入组中的人员作为机动人员担任其他辅助工作。主管护师任组长,对本组护士及患者进行管理,两组人员半年进行一次轮换,2009年2月~2010年1月透析总人数8920例,2010年2月~2011年12月实施成组护理管理,透析总人数11 402例。

1.2 方法

1.2.1 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组内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主管护师主要负责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进行难度较大的内瘘穿刺,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培训指导下级护士;护师主要负责为透析患者的接机、下机、内瘘穿刺、置管护理,执行特殊治疗、处置,处理机器的一般报警,书写透析护理记录,为患者做健康指导;护士除常规的上、下机工作外,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生活照料,透析机的消毒、保养等工作。各级护理人员需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遵照标准化流程,完成护理工作。

1.2.1 细化工作内容及质量考核标准,定期进行工作质量考核和评价。透析室的护理工作主要是保证每1名透析患者在进入透析室治疗到离开的过程中,安全无误的完成治疗方案,保证透析安全。因此由透析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从透析监护、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培训与考核六个方面,结合岗位职责对每个层次的护士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一次。

1.2.3 实施组长负责制,固定查对流程。每日接机前由组内的主管护师或护师对预冲后的透析器、管路、机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初次查对;上机后由主管护师检查透析液离子浓度、温度、抗凝剂的用量、超滤量的设定及透析机运转参数的确认,护师负责与其核对透析医嘱,确保了治疗参数完全与医嘱符合。组长对各区患者当日的监护管理全程负责。

1.2.4 每月各组组长负责召开小组会议,并在全科护士会议上汇报本组工作中存在的技术或管理上的难点、弱点问题,全科给予讨论解决,促进各组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进行各组患者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分享患者管理的技巧或经验,激励大家参与患者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的内涵和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实施成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差错、缺陷情况比较(表1)

表1 成组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差错、缺陷情况比较(例)

2.2 实施成组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比较情况(表2)

表2 成组护理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3.1 实施成组护理管理模式,显著降低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率,保证了透析患者的安全 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心理、生理变化的特点以及透析治疗本身的风险性,对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3]。实施成组护理管理模式前,由于护理人员不固定,患者的透析治疗又是随时根据病情在调整,护士往往因各种原因造成对患者的治疗信息变更情况没有及时掌握,而出现透析器型号用错、肝素的剂量、透析液的离子浓度没有及时调整等问题,存在不安全的风险隐患。成组管理模式实施后,在每一个透析区域内,有相对固定的小组成员为患者提供较为连续的服务,各组的护理人员对自己负责区域的透析患者的整体情况掌握更为全面,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一般状况、透析效果、不良反应等问题都很熟悉,能够连续性地对患者进行评估、管理,极大地避免了不安全事件的出现。

3.2 实施成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血液透析治疗由于漫长的治疗时间、不可预知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因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复杂,对医患关系的期望值也较高[4]。为了满足每1名透析患者的服务需求,全面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就要求各区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由于管理自己区域的患者在半年左右,因此对自己区域患者的文化层次、性格特点、家庭成员、经济状况都非常熟悉,并能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同时随着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内瘘穿刺时能够根据患者血管的特点进行操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在血液透析室中开展成组护理,更加符合透析室护理工作的特点,也满足了透析患者的需求,使透析患者得到连续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3.3 实施成组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成组护理模式体现了护士分层使用的管理机制,使各层次的护理人员责任明确、目标清晰,高职称护理人员参与管理,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低年资护士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和进步的动力。同时通过每月小组间的经验交流、小组内的指导、带教,使每1名护理人员都在专科知识、专业技能、沟通交流方面有所收获,每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

[1]李星梅,张翠萍,郭建新.成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比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67 -68.

[2]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

[3]赵 敏.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7 -48.

[4]马智方主编.最新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现代护理技术标准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14.

猜你喜欢
成组护师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更 正
航天典型结构件成组加工工艺方法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
成组集中策略下滚装汽车堆场车位分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