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锁成
河南宜阳县白杨镇东南留村卫生所 宜阳 471623
椎管内穿刺术(腰穿)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常用“直入法”和“75°侧入法”进行穿刺。当多种因素造成胸、腰椎棘突间隙狭窄者或者脊柱畸形时,往往因穿刺困难而失败,不能完成进一步的诊治措施。此时作者改用45°角侧入法做腰穿,经过30多年100多例病例的应用和验证,成功率高达98%。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1 术前准备 术前用药、患者体位,禁忌证和适应证等同传统的腰穿术。
1.2 定位及麻醉 根据需要选择胸、腰椎棘突间隙横线和脊柱上、下正中线的交叉点旁开2.0 cm为穿刺点(成年人)。根据患者的体型、年龄,可适当调整<2.0 cm或>2.0 cm定位点做局麻。由穿刺点垂直向内注入局麻药后,将针退至皮下,再按下述方法改变针的方向注入局麻药。
1.3 穿刺法 穿刺针在定位点进入皮下后,再改变针干方向,向头端偏斜于下方(骶尾方向)与皮肤构成45°角,(肥胖者<45°角。脊柱畸形或体型较瘦者稍>45°),针干再于旁开点上的上、下正中线与皮肤构成80°角,即向上,向内45°角,向中80°角,徐缓进针,可达上一个椎棘突间隙的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
穿刺时的阻力、落空感,负压、抽吸试验,放塑料刻度导管,注药和脑积液流出后,做诊断或治疗等一些操作方法、方式同传统的腰穿、硬外穿刺法。
(1)当直入法和75°角侧入法上穿刺失败后,应果断改行45°角侧入法做腰穿,以完成对疾病的诊治。(2)此方法因不通过棘上、棘间两个韧带,进针容易顺利、阻力小。(3)如果角度不正确,常导致穿刺失败,可将针退至皮下,重新调整角度进行穿刺。(4)脊柱有畸形严重者,要选择上、下比较垂直的脊椎段做定位点。(5)45°角侧入法仅适用于胸、腰脊椎段硬外、腰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