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正线接触网接触悬挂形式为刚性悬挂,悬挂定位点间距为6~10 m。悬挂定位点状态的改变直接影响接触网设备的状态,一旦定位点脱落,必将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分析讨论定位点脱落造成的影响。
实验设置1处脱落定位点,位于1号线正线郑州火车站—二七广场区间。
定位脱落模拟分2种情况:绝缘子脱出悬吊角钢以及绝缘子炸裂掉落。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丰富性,选取的实验定位点前后跨距包含6、8、10 m三种,线路情况包含直线段和曲线段。
图1、图2分别为刚性悬挂定位安装图和现场实验定位点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1)测量记录实验定位点2号点及其前后定位点1号点和3号点的导高、拉出值,以及2号点的两端跨距;
(2)拆除2号点悬吊绝缘子(零件3)及悬吊角钢连接螺母(零件5),此时曲线段绝缘子上部螺杆未脱出悬吊角钢(零件7);
(3)测量记录1、2、3号点的导高、拉出值;
(4)拆除2号点悬吊绝缘子,模拟绝缘子爆裂情况,使悬吊角钢与B型定位线夹(零件2)完全分离;
(5)测量记录1、2、3号点的导高、拉出值;
(6)恢复2号点初始参数。
图1 刚性悬挂定位安装图
图2 实验定位点
实验共测量3组数据,因1号点和3号点的参数基本无变化,故未列举其具体数据,标粗数据为实验定位点数据,3组测量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拆除绝缘子螺母后实验数据
表2 拆除绝缘子后实验数据
从表1、表2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1)某定位点脱落对其前后定位点的参数无影响;
(2)定位点脱落对直线段影响较曲线段大,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曲线段悬吊角钢与地面不平行,绝缘子上部螺杆与悬吊角钢存在摩擦力,且曲线半径越小,摩擦力越大。
b.弯道处的汇流排存在弯曲应力,其本身处于“绷紧”状态,能一定程度减小下坠的趋势。
c.曲线段定位拆卸后,因悬吊角钢与地面不平行,接触悬挂自身重力G分解为垂直于悬吊角钢的悬吊力C和平行于悬吊角钢的横向力P(图3),只有悬吊力C才致使定位点的导高下降;直线段绝缘子拆卸后,接触悬挂自身重力G不产生分力(图4),全部作用于定位点,致使导高下降。
(3)由于汇流排弯曲应力的作用,拉出值越大,定位点脱落造成的影响越小。
(4)直线段定位点脱落对拉出值影响不大,对曲线段影响较大。
(5)拆除绝缘子上部螺母比拆除绝缘子对导高变化影响更大,是因为拆除绝缘子后接触悬挂重力减小所致。
(6)前后跨距越小,定位点脱落造成的参数变化越小。
图3 曲线段受力状态
图4 直线段受力状态
通过查询郑州轨道1号线电客车受电弓的技术参数以及电客车车体尺寸,可以算出受电弓最小工作高度为:3 490(车顶距轨面高度)+320(受电弓折叠高度)+150(受电弓最小工作高度)=3 960 mm。
查询电客车空调机组最高点位置为3 845 mm,加上DC 1 500 V最小动态绝缘距离要求的100 mm[1],则空调机组所需的接触网最低安全高度为3 945 mm。
实验数据中,直线段导高最低点3 859 mm、曲线段导高最低点3 966 mm,与正线接触网标准导高4 040 mm相差分别为181、74 mm,相邻悬挂点相对高差为跨距值(按10 m估算)的18‰、4.4‰,远超检修规程规定的0.5‰。在该情况下,受电弓从低点运行至高点的过程中,弓网间碰撞导致的受电弓弹跳和拉弧情况将会非常严重。
综合以上3点,接触网最低高度不得低于3 960 mm,而实验数据中直线段最低点比3 960 mm低101 mm,曲线段最低点比3 960 mm高6 mm,同时结合定位点脱落后受电弓的授流质量和弓网关系,理论上可推定直线段所有定位点、曲线段较小拉出值定位点脱落后,电客车无法通过故障区域,曲线段较大拉出值(至少220 mm,确切数据与脱落定位点所在曲线参数、悬吊角钢安装角度、电客车及受电弓型号密切相关)处定位点脱落后,电客车降至极低速度后可以通过故障区域。
本文结合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接触网及车辆状态,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借鉴具体数据,对定位点脱落后受电弓通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分析定位点脱落影响提供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情况还应结合自身运营环境、线路、车辆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姜桢杰.浅析接触网系统总体设置原则[J].科技视界,2015(3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