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RA 患病率约为0.26%~0.5%。在疾病早期,患者往往除了关节肿胀、疼痛、乏力、低热等不典型表现外,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很难自我察觉并主动就诊。临床医生也常容易对首诊患者就诊误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临床上,RA 早期一般指病程小于12 个月为治疗最佳时机,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性发展,部分患者病情甚至可以逆转、好转并治愈。有效治疗RA,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关键。我们通过联合检测RF 等4 项指标,为早期诊断RA 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 本资料RA 84 例均为2010~2011 年来我院诊治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7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分类标准,其中男31 例,女53 例,年龄19~68 岁,平均年龄(42.3±11.8)岁。非RA 自身免疫病患者69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9 例,干燥综合症22 例,骨关节炎28 例),各种疾病均符合相应国际诊断标准,其中男33 例,女36 例,年龄23~67 岁,平均年龄(38.5 ±12.3)岁。另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排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105 例作为对照,其中男59 例,女46 例,年龄18~65 岁,平均年龄(36.2 ±14.1)岁。
1.2 方法 Anti-CCP 检测:胶体金法,注册证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 第2400724 号。RF、CRP 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北京利德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生化分析仪为Olympus-2700 型,RF >40 Iu/ml 判断为阳性,CRP 参考范围为0~5 mg/L,ESR 采用魏氏法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本资料84 例RA 患者中Anti-CCP 阳性者71 例,阳性率为87.65%,RF 阳性者55 例,阳性率为67.9%,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但经方法学敏感性做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有关报道相符[1]。69 例非RA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Anti-CCP 阳性为1 例,阳性率1.01%,而RF 阳性14 例,占20.28%,经χ2检验二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105 例健康体检人群中,Anti-CCP 均为阴性,RF 有1 例阳性,阳性率为0.095%。81 例RA 患者中Anti-CCP 及RF 均为阳性者ESR 为(50.17 ±20.42)mm/h,CRP 为(36.13 ±28.22)mg/L,二者均阴性者ESR(33.12 ±17.11)mm/h,CRP(18.72±16.11)mg/L,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RA 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以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处病变为主要表现,关节软骨和骨质进行不可逆转性破坏为特征。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有不同程度僵硬畸形,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关节失去功能,致残率很高,未经治疗患者,2 年致残率为近50%,3 年致残率为70%,并可引起肺脏、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使其自我价值丧失、社交功能损害或丧失且普遍存在抑郁情绪,甚至发展为抑郁症。该病症常以缓慢而隐匿方式起病,极易误诊误治。目前RA 患者诊治主要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 年修订分类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 线改变和RF 检测进行诊断。由于因RF 检测上受其特异性影响[2],在本文资料中非RA 患者中有相当阳性比例,甚至健康人群中也存在阳性,使RF 在RA早期确诊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明显影响了早期干预治疗和降低致残率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亲和层析方法人工合成了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聚角蛋白微粒蛋白抗体的共同抗原决定簇环瓜氨酸肽作为早期诊断血清学特异性指标误诊率明显优于RF 测定。通过本文数据及结合相关报道,针对RA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率高峰为40~60岁,且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为1:3,建议RF、Anti-CCP、CRP、ESR 作为筛查RA 常规项目,既可以提高确诊RA 特异性,又可以反应患者炎症期活动程度,对适合35 岁以上特别是女性作常规检测,保存检测结果,供今后就诊参考。如果仅有Anti-CCP 阳性,应定期1~3 个月随访,家族中有自身免疫病患者更应重视,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显重要。
[1] 梁华铭.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15):2963.
[2] InancN,Dalkilic E,Kamalis,et al. Anti-CCP 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soriatic arthtitis[J]. Clin Rheumatol,2007,2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