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刘 静
(1.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031;2.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6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和内涵,一个城市的内涵形象和文化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上。生态健康、多样丰富、体现文化品味的城市景观环境,不仅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到愉悦、宜人,提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直接彰显一座城市的独特品味和文化内涵,展示城市风采,体现城市形象。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融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表现在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区域性、文化性,城市形象的个性表现正在消亡。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消退,使千城一面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体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域人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步积淀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血液之中,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建设对内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城市景观服务于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目的是希望运用特定的元素,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段,为人们营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舒适可用的环境空间。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环境,它是为特定的人群服务的,只有体现特定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才能符合特定人群的生活、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才能达到其服务城市的设计目标。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才能为城市中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城市的景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城市景观建设对外的形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体现个性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城市的地位和亲和力,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其文化内涵建设和形象建设,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是已经为诸多城市的领导者和规划建设者认可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内涵的最直接、最表象的体现。一座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所有的城市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或是所谓的“现代化”下的千城一面,不应该是我们城市发展的目标。将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构建个性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避免城市建设趋同化,建设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城市,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目标。
城市的自身发展,决定了其景观建设必须融入地域文化。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如果丧失了自身独有的个性文化化内涵,即使经济社会取得一定暂时的成果,其发展也必定难以持续和长久。城市的景观建设必须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展示出自身的、个性化的地域特征,才能激发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一方面,地域文化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和构建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能为城市的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其本身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谐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需要城市自身地域文化的融入和参与,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的时候,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融入到城市形象的血脉之中。
皖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涉及宗教、文学、戏曲、书画、科技、旅游、生态、民俗等诸多领域。如安庆的古皖文化,池州的佛文化、傩文化,铜陵的铜文化,芜湖的商业文化等等。共同的地缘情感,共同的区域利益,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皖江地域文化,它与北部的淮河文化、南部的徽州文化共同组成了安徽地域文化圈。同处皖江文化中的各城市,各具文化特色又相互联系,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于南宋时期的安庆城,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安庆市景观作品的代表——菱湖风景区市民公园,在总体设计中突出桐城派、黄梅戏曲、佛教文化等安庆文脉主体,体现古皖文化内涵,通过佛教文化脉络、黄梅戏曲文化脉络、水乡文化脉络的有机编织,形成了气韵生动、独具风貌的皖江文化精神载体。
与安庆隔江相望的池州,则突出“生态、山水”的主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城市周边的自然山体、水域和城市内的建筑、公园、人文古迹等有机融合,充分展现皖江城市优美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作为中国古铜都的铜陵,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着力体现独具特色的铜文化。风格各异的铜鼎、铜牛、铜雕塑分布在城市的公园、街道、景区;贯城而过、长达17 公里的“铜都大道”两侧,巨幅的铜色浮雕;蕴含铜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系列,铜质仿古天文观测仪器等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
芜湖,古名“鸠兹”,依江而建,又称“江城”,市内有山有水,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是皖江商业重镇和浪漫之都。有芜湖“城市客厅”之称的鸠兹广场,是由主体青铜雕塑、休闲广场、历史文化长廊、花坛及草坪、地下商场等元素组成的城市景观综合体,它集中体现了芜湖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山水城市特色,不仅承载了芜湖城市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更具时代气息,反映芜湖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城市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
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皖江城市带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内涵,使皖江城市带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连成一体,在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中汲取营养,通过体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景观建设,提升皖江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格。各城市的景观建设联系紧密,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突出重点,个性鲜明。在皖江文化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城市景观建设又着重体现各自独特的文化品格。例如安庆以黄梅戏、桐城派等为代表的古皖文化特色,池州的山水文化特色,铜陵的青铜文化特色,芜湖的商业休闲文化特色等,各城市文化渊源一致,却又各具特点,个性鲜明。三是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皖江城市带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集群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挥示范区人文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文化产业转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1]在这样的背景下,皖江城市带在文化发展方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体现在城市景观建设上,安庆、池州重点展示历史文化特色,芜湖、马鞍山等重点突出休闲娱乐(动漫、主题公园等)特色,铜陵则在青铜文化的基础上重点体现制造业的特色。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不仅彰显了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品位,也为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整合与拓展,从中寻找设计语言,把地域性文化的精髓与时代潮流相融合,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加以提炼和运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美感的城市景观。
城市独特的文化品格和风格特征,在区域文化中能充分体现出来。在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规划时,不仅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自然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的特色。“文化是底蕴,是土壤,任何景观的设计,都要尊重当地文化,服从于当地民俗,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要理解这些,去体验当地的文化背景,融入当地的生活当中去。”[2]所以,前期做好调研,深入分析当地地域文化,找到大众情感认同的切入口,并尊重地域特色及地域群众需要,是城市景观规划成功的前提。皖江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嬗变和更新。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皖江地域文化的研究,深入发掘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提升皖江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力,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为皖江城市带的城市景观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灵感和动力。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并不意味着拘泥传统。地域文化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代的、新兴的文化元素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珍惜传统的价值,并不是漠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优秀的设计绝不是对传统的刻意模仿,而是将悠久的地方园林传统与现代生活需要和美学价值很好地融合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升华提高的作品。”[3]
城市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地域文化包含人情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很多方面。城市景观同样也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囊括了城市的建筑、道路、水系、公共空间等,还包括城市公园、街头雕塑等等。[4]其发挥的不是各元素的独立效应,而是各相关元素组成的整体综合效应。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要防止片面和偏颇,注重整体性,关照整个城市的整体功能,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相协调。例如铜陵市突出青铜文化特色,绝不能仅仅是在城市中安置一些青铜雕塑作为点缀,而需要将其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商业、交通、环境之中,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及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相适应、协调。要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运用个体的景观元素,以点带面,以面成体,在整体城市景观建设中体现出立体的城市地域文化。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体现和运用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关于皖江地域文化的解析和研究,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也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矛盾。皖江城市带在城市景观建设乃至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如何尊重自然和历史,突出地域文化,更好适应和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R].2010.
[2]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常鹤岭,戴春宁.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创新结合——以盐城水街为例[J].大众文艺,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