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俏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伴随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全球文化逐渐融为一体。“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个国家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扩大了国际交往和合作。但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现存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既有的经济优势,利用因特网、大众传媒和各种舆论工具,大量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以单一的视角告诉人们该如何生活,强调西方主流文化的一元性。“只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却垄断了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有线新闻网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总量的100 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其电影的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1](P131)美国以此来统治国际传播领域,支配着信息交往渠道,并由此建立自己的话语霸权,促使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伴随着信息的传播,同化世界、改造世界。这一做法严重削弱了非西方国家的国家信息、知识体系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如何在世界一体化的条件下,抵御强势文化的侵蚀,保持民族独立和自尊,维护民族文化认同感,真正获得与外来文化平等对话的地位,是我国在文化交往中的一个难题。
“文化民族主义,一般强调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此来巩固和发展本民族的凝聚力、同心力,进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保持和扩大民族的生命力。”[2](P153)在当代,部分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民族和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出于捍卫民族尊严和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的心理,大力宣扬本民族历史上的“光荣”业绩和文化上的“优越性”,甚至发展成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对于任何民族文化来说,民族性并不是一成不变、封闭僵化的。如果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差异,把民族性看作文化的唯一属性,必然会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和抵制,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害无益。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如果只站在被欺凌的弱小文化立场上,盲目保护本民族文化,一味排斥外来文化,那么有可能被世界文化淘汰。在人类社会已步入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上的“天朝心态”难免使民族文化失去自我更新与发展的活力。
每一个民族在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与自然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在文化交往中,由于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不能被另一个民族接受,容易使人们的文化交往充满隔阂。譬如,在对人的理解上,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群体性,多从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角度入手,认为人是社群的一部分,人不能独立于社群之外;而西方文化强调人的独立性,认为人是具有情感、意志和智力的独立体,认为如果强调人的社会性、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个人尊严。[3](P240)尽管在文化交往中,人们不会特别关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毫无疑问,这些隐藏在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会对文化交往产生影响。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在沟通时其假定的前提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外界信息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当一个中国人对西方人谈论“人的社会性”时,其沟通破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那么文化传播将很难顺利进行。如何弥补不同文化、宗教价值体系之间的对峙与冲突,在分离的世界以何种共识为基点融合多样性共享,是全球化文化交往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开辟了人类文化交往的新时代。以前,发生在遥远国度的知识和信息,需要数月时间乃至数年才能传入;今天,借助于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人们几乎瞬间即可获悉。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络技术,使得地球上最为偏远的地区也可以同步获悉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新闻和重要资讯。如托夫勒所说,“要想将某一特定的信息限制在国界之内或将其拒之于门外已经变得更加困难了”,“讯息可以穿越严密的疆界”。[4](P32)目前,一个真正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形成。从表面上看,信息的全球化遵循着“信息自由流动”原则,但实际上少数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国家和民族利用信息平台对外进行文化渗透,对他国的文化发展与交往设置了障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性文化交往在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成为文化交往困境产生的潜在根源。
文化交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就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观念、人生信仰、自然知识、思维方式等为中介而进行的交往的过程。文化交往,使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补益。在当代世界文化交往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科技文化、市场规范文化、商业文化和人文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力,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以这种“静悄悄”文化输入俘获目标人群心灵,以达到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手段达不到的目的。这一点,美国的领导人也并不讳言。布什强调:“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在国外促进民主与人权是一种道义上迫切履行的义务,而且是一种支持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方式。”这种战略说到底,就是通过增强美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往中的力量,达到削弱其他民族国家的主权的目的。这种交往手段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反弹,是文化交往困境产生的直接原因。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的一切都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这显然是片面、极端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地理环境对人及其文化的影响。其实,自然环境与生产因素相结合,对人们的活动、文化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中华民族发源的黄河流域属于大陆性自然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先祖们便发展了发达的甚至早熟的农业文明,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宗法家族制度。中国文化中沉稳、宁静、注重伦理道德等大陆型价值取向,都与这种地理环境和条件相关。古希腊则不同,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的地貌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农耕文明,地中海的环境(亚非欧三洲交界,周边民族众多,宗教复杂,是多个文明的发源地)却有利于发展航海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这样的自然环境培养了古希腊人海洋型价值品格,进而影响了许多西方民族。在不同民族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易使各民族在文化交往中产生隔阂。
全球化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要打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隔阂,实现沟通和交流,就要树立健康的文化心态。一方面,当代中国要以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外国文化。《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事物的发展因其异质性而存在,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继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丰富自己。实践证明,兼容并蓄的先进文化更能促进国家的强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自觉,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送出去”。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去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强调文化自觉,就是要突出文化的‘民族意识’或‘主体意识’。因此,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在国际平台上拓展“民族制造”空间,进而明确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民族形象”的平等身份,最终在世界文化中获得自己不可或缺的一席。面对外来文化威胁,我们只有主动改进,积极思考,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性。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说到底就是一部文化的创新史。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大潮的过程中,要以继承为主线,注重文化上的超越、创新。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来说,首先,以观念创新为支撑,创新更多的文化产品,拉动文化内需市场。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不能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要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以新的理念来顺应这种政策上的重大转变,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其次,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最后,要继续加大文化输出的力度,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化的战略高度和深度。我们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为外在方式,树立中国世界性的国家亲和力形象,达到输出现有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目标,协助国家外交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但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中要防止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是片面否定传统,完全照搬西方的东西;二是毫无章法地胡编乱造。任何时候,我们进行文化的创新都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传统是民族和每个个体都不能割断的文脉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必然以继承借鉴为前提。同时,对传统文化继承并不排斥超越,真正的创新必然是有所超越的。
在对外文化交往中,我们要积极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进而促进整个国力的壮大。一是要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树立中国的新形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培养国外人士特别是商层人士对中国的感情,以消除国外人士对我国的疑虑、戒心、误解和偏见。二是要推进民间文化的世界文化交往。鼓励和支持各种文化艺术团体出国访问演出和办展览,发挥地方和文化团体的积极性,但政府的指导、管理、监督也要相应加强,以保证民间文化交流健康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要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解决文化交往中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社会独资或赞助举办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积极寻找机会利用国外社会资金为我扩大文化交流服务,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四是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加强对引进文化项目特别是广播电视、因特网、新闻出版、电影音像制品、演出、展览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的管理,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污染和侵蚀。实行文化精品出口战略,组织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我出口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防止粗制滥造。
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面对激烈震荡着的多元文化世界,当代中国文化交往选择理应以自觉自在的态度,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反应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此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谬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由[J].群言,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