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1931年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在进行军事侵略、政治钳制和经济掠夺的同时,为了巩固对东北地区的占领,日本把教育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不断调整其教育政策,以适应政治、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鉴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不遗余力地普及振兴职业教育。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工业、商业和农业、医疗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为进一步深化侵略政策而服务。为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日本奴化东北民众的极为有力的途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其他学校教育所无法比及的。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伪满时期东北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析职业教育对东北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931年占领东北后,为了巩固对东北地区的占领,以适应其政治、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日本将教育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其中职业教育在殖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伪看来,“职业学校,可以说是国力增进的动力,是以养成有益于产业开发之部门,及于国民生业有益之职业从事者的。”[1](P49)且“实业教育之振兴,尤宜积极图谋,藉兹养成国家实际有用之人才,以开发产业,增进国民福祉。”[2](P31)此间,日本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把东北建设成为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资源基地。
伪满时期,日本突出强调职业教育,这是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经济掠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伪满洲国建立之初,日本就确定这样的宗旨:“以教授农工商等各种专门知识技能,养成国民勤苦耐劳之习惯,以期开发国家之生产富源为主。”[3](P554)伪文教部次长田中义男也说:“满洲国的教育内容是以实业教育为主,采取努力授予适应生产之知识技能的方针。这个尊重实学的方针,在我国教育之各个领域内都能坚持,实际上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基准。”并说:“我国国策之最重要者是生产力的补充,使命之最重要者是以农产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日本完成大东亚战争。”[1](P36)1938年制定的新学制亦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产业开发”,为经济掠夺服务。可见,注重职业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推行殖民地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适应战时需求,日伪先后抛出两个《产业五年计划》。这两个计划的推行,主要是因为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时补给更加困难,因此它把掠夺的重要目标进行了修改,即由过去掠夺的重点——工矿业产品,改为农产品与工矿业产品并重的方案。不仅掠夺的数量大增,而且,掠夺的范围也急剧扩大。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劳务”问题更成为此时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在此前的1939年所提出的《北边振兴计划》,把军事建设也提到了日程上。从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加速掠夺东北丰富的资源,以战养战,以使“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洲国结成一体,弥补日本的不足,为扩大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P205)而提供重要的资源基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在这种紧急形势下被推进的。
第二,达到日伪所提出的“王道教育”方针的目的。
日本占领东北后,为了达到奴化东北民众的目的,不仅破坏了东北地区原有的教育体制,而且还对东北地区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强调精神教育。“所谓精神主义之教育在日本是皇国之道的教育,在满洲国即是一德一心,皇帝陛下之御精神而造成忠良国民之教育。”而“职业教育活动乃是教育之形式,其内容当然是精神主义的教育”。[5]即以日伪所提出的“王道教育”方针为目的。而东北职业教育方针,就是以伪满《建国宣言》、《执政宣言》为主旨,“惟礼教之是崇,实行王道主义”。国民学校令第一条也指出,“国民学校本皇国之道,施国民必须之普通教育,以行皇国国民之必要的基础教育为本旨。”[5]在关东军所制定的第四次《对满蒙方案》中也提出,“必须彻底普及王道主义,民族协和的建国精神和日满融合之观念,倾注日本文化。”从而确定了东北殖民地奴化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在极力推行奴化教育方针的同时,日伪还对职业教育逐步改革。1933年伪奉天省教育厅公布《暂行施政方针》,规定:“养成通达实务实习之人为主意”,实际上指出日本兴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日伪所提出的“王道教育”方针。即通过殖民奴化教育,进而培养出能为日伪服务的具有强健的体能与熟练的劳动技能的劳力,以达到其殖民统治的目的。
第三,培养有利于日本掠夺东北资源的劳动力。
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其占领东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东北变成其发动战争所必须的资源基地。为加紧对东北地区实施经济掠夺,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需要大量的劳力资源,所以劳动力的培养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授与关于社会实际生活上所必需之职业知识与技能,养成思想技能皆健全之职业从事者”[6](P9)。不仅授予其相关的职业知识,同时还要磨练其意志,使之成为自觉为“社会”效劳的忠顺的劳动者。所以日伪所推行的“王道教育”方针,重点就是要培养为日本侵略者掠夺东北资源而服务的具备一定技能和体能劳动者。在伪满建国初期,日本政府就明确了这一要求。《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草案》中规定:“关于满洲国民的教育文化,勿堕入文化主义,注重劳作教育,使之振兴中等以下的实业教育。”[7](P21)而之后出台的《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又提出:“满洲国民的教化,其着眼点应该是使该国国民充分认识满洲国同帝国之不可分的关系……以劳动教育为重点,振兴实业教育。”[7](P27)1938年新学制颁布后,其新学制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即以培养与日伪一德一心并未其忠实效力的奴才,同时还有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不仅对广大青少年施以普通文化知识技能教育,而且强调传授某种技能,以尽快地弥补日本在侵略和掠夺中劳动力的不足,并使他们生活安定下来,不至于“闹事”威胁他们的统治。及至新学制实施,“为谋彻底排除偏知教育之弊,”又“以劳动教育,锻炼其身心;以实科教育,育成其实力;以精神教育,涵养其意志。”借“以追随德意之现代教育,而养成兴亚建设人才”。[8]日本殖民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利于日本侵略所需要的实用人才,进而满足其掠夺东北资源的所需要的劳动力。而基于对人力资源控制的需求,日伪政权在成立初期,高级、中级技术人员以及经济管理人员几乎全是由日本人充任。但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殖民掠夺范围的增加,原有的人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用需要,而且在具体工作中,无论农业、工业还是商业,都需要有一批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中、下级技术管理人员。为此,日伪当局还从华北地区引进劳动力,以改善东北地区劳力不足的困扰,但仍不能满足劳力需求,因此急需短在时间内迅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为此,日本侵略者在教育上便明确提出了“排除预备教育之观念,使学校体系上各阶段之教育成为完成之教育,要重视实业教育或实务教育”。[9]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培养出有利于日本掠夺东北资源所必需的战时劳动力。
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强化职业教育,对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整体上降低了文化知识水平。学校的修业年限设置严重不合理,如无限增加初等教育年限,而致使中等、高等教育年限缩短,造成各阶段教育比例的严重失调。而且重点都放在发展职业性质的学校上,致使学生学不到基础科学知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成为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高等教育虽规定为3年,其实际程度仅相当于专科或中专水平。再者,由于发展初等学校、振兴产业需要人才等原因,志愿进入中等学校者年年增加。就1941年来看,国民优级学校毕业生男生为10 万,女生约为3 万,其中,希望升入上级学校者男生约为55%,女生仅仅是38%。此外,与男子相比,女子教育明显不如男子教育,依靠新学制的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贤妻良母的天性、改善家庭生活这一点上。因而,各科目致力于提高妇德、修养情操及实务训练。由此可见,伪满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反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应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落后的殖民地文化的野心。
学校的教育规模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度。日伪当局实施新学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培养其进行侵略战争所急需的劳动力。所以,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特别重视。而且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都是由日本人把持,这样,当时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迟滞,整个伪“满洲国”所办的高等教育院校即所谓的“大学”只有二十几所。不仅如此,这些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都以当时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主。所办的大学有奉天农业大学、哈尔滨农业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奉天工业大学、新京畜产兽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新京医科大学等。日伪设置这些学校的目的,就是为掠夺东北的农业产品、工矿业资源而培养所需的劳动力,并为战争期间培养医疗从业人员。而对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带来利益的文科类学校,则采取极度轻视的态度。同时也断绝了毕业生参与政治的机会,使学生只能成为只有实践能力而无独立思想的任人驱使的劳动者。另外,这些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也极少。据统计,1943年伪满在校的大学生仅有6792 人,其中一半以上还是日本学生。如在新京、奉天、哈尔滨三所工业大学中,学生数日系为1128 名,满系为2036 名,参加考试的人甚至还有从日本内地报考的,致使入学率极低,只有17%,严重影响了当地教育水平的发展。
日伪奴化教育的推行,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日伪对东北职业教育的大力推行及严格统制,更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养成及思想意识、民族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极大的影响。曾经在伪满师道学校担任过教师的倪永明,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广大的青少年在这种奴化教育政策下,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说什么就相信什么,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普遍中毒极深。东北光复后,一些学生在回忆当时的受教育情况时,绝大多数都承认:那时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中日伪的毒害太深了。据在伪满学校学习过的黄智文说,由于当时其年龄小,在那种奴化教育下,对什么是政治大事根本没有概念,“头脑里只知道有个满洲国,满洲国靠的是日本友邦,后来叫亲邦大日本帝国”。[10]日本教师灌输“日满一心一德”思想,告诉学生自己是满洲国人,由于青少年学生年龄尚小,懵懂无知,就都听从了日伪的欺骗。把自己当成是所谓的满洲国人,却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一心想为建设“满洲”而学习技术,由此可见这种奴化教育所造成的影响之深。
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是检验日伪东北职业教育造成学生价值观念异化的重要尺度。伪满时期,东北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只注重劳动教育、实业教育,所以在所学的课程中,只侧重日语、精神教育和军事训练等少数实用性科目,而其他科目基本不予涉猎,从而造成专业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在实践中又侧重于实验实习课,因此在就业问题上,不是想怎样成为真正的高技能管理人才,而是侧重成为服务于日伪政府的汉奸官吏。据黄智文回忆,当时的学生以多挣钱、当大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能进入八大部为荣耀,根本不会考虑民族和国家利益,更不会设立远大理想和强国观念,这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不说是严重的摧残。
伪满时期,日伪所推行的大力发展实业教育的政策,确实为日本帝国主义培养出一批为战争服务的实用性人才。然而事与愿违,殖民者没有想到,他们无意中也为东北培养了一些新中国的建设人才。“满洲国初等学校学生数160 万,中等学校学生6 万,大学生4000。”[11]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因重视职业教育的因素,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而这些人员中,后来有的成长为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他们为建设东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东北的这片热土。在日伪统治的14年中,他们也从不放弃初衷;二是在伪满洲国学校里,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强化了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三是1945年东北光复后,中国共产党与进步的民主人士为发展东北、建设东北,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争取和感化了一些人士,从而坚定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加入到建设东北的队伍中,成为建设国家的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职业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奴化教育,是日本殖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为最大限度达到掠夺东北物质资源的目的,不断强化职业教育,以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恭顺奴才和劳动力大军。因此,日伪打着重视职业教育的幌子,实质是把职业教育当成其侵略东北的重要工具,最终为其侵略战争而服务,这给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培养的一大批职业技术人员,也成为日后建设东北的重要力量。
[1][日]皆川丰治.满洲国之教育[M].伪满州国教育会,1938.
[2]武强.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1 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3][伪满]文教部.第一次满洲国文教年鉴[M].辽宁省档案馆(文教—210),1934.
[4]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经济掠夺[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满洲及日本之国民学校教育[J].建国教育,1940,6(12).
[6][伪满]民生部教育司.满洲及日本之国民学校教育[J].建国教育,1940,6(12).
[7]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伪满傀儡政权[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建国前之教育与今日之教育[J].建国教育,1941,7(11).
[9][伪满]民生部.我国の社会教育[J].旬报,1941(41).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原县委员会.开原文史资料:第二辑[M].1986.
[11]生田美.奉天省下各实验学校研究会情况[J].建国教育,19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