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开封文人结社考论

2012-08-15 00:55扈耕田
关键词:结社文人

扈耕田

(洛阳理工学院河洛文学与方言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023)

明代开封文人结社考论

扈耕田

(洛阳理工学院河洛文学与方言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023)

明代开封文社兴盛,其原因与开封的政治地位、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等密切相关。其特点则表现在文学性强、持续时间长、阶段性明显等方面。开封堪称明代文人结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整个明代社团史、文学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明代;开封;文社;原因;特点

文人结社至明代而臻于极盛。“综观明代文学史、思想史乃至政治史,可谓无不受到文人结社风气的深刻影响。”[1](P17)因此明代文人结社长期为学界所瞩目。然因种种原因,对于明代中州文人之结社却一直缺乏详明的研究。谢国桢先生遍考明代文人结社[2],郭绍虞先生考明代文人集团170余家[3](P610),李圣华先生详考隆庆至崇祯间之文人结社[4](P349),他们言及中州者仅雪苑社、端社。新近何宗美先生考明代文人结社凡300余家,所列中州文人结社亦仅海金社、确园社、端社、雪苑社[1](P23)。而在上述各家所认定的四家中州文人结社中,端社所属地域尚无法确定[5]。笔者查阅有关文献,于开封府一地竟得明代文人结社27个①明代开封府为河南布政司最大一府,除今河南省境内诸市县外,一度还曾包括萧县、沛县、丰县、砀山、宿迁等地,且其管辖地域多有变化。笔者仅据《明史·地理志三》所载开封府“州四,县三十”进行统计,而不考虑其间行政区划的沿革情况。。甚悯于其事迹之湮没,遂广为爬梳,撰成此文。虽开封籍文人所结然不可详知其结社之地是否在开封者,明清易代之际不可详考其为明为清者,就性质而言纯为理学家讲会者,仅为一时之雅集者,皆不取。

一、明代开封府文人结社考

今依创建时间为序,略考明代开封文人结社之基本事迹如下。

祥符李彬等人之结社。李彬(1396—1468年)字以中,宣德五年(1430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佥事。天顺八年(1464年)致仕。李濂《山东按察佥事李公传》云:“李佥事……退休林樾,晦迹养高,与参议赵公公璧、郎中贾公从矩、运司同知苏公士英、别驾孟公至善、布衣赵公仲晦为诗社友,倡酬饮燕。”[6](《卷八十一》)

嘉乐会,祥符张斌等人所结。李濂《福建左布政使张公传》云:“张公斌,字质中,祥符大宁坊人也。……庚寅(1470年),……乞骸骨归。……还汴,与里居诸耆俊刘公元静、丘公志高、杨公文振、贾公惟恭、王公用诚、娄公志善、郑公志道、吕公伯谦、和公振纲、张公文吉为嘉乐会,优游林壑。”[6](《卷八十一》)其《佥都御史郑公(志道)传》亦载其事[6](《卷八十二》)。

大梁十才子社,祥符李濂等人所结。李濂《丹阳县儒学教谕陈君(宋)墓志铭》云:“君讳宋,字子木,别号柳村,祥符人也。……同时友十人,余与君暨王庸之、左舜斋、车吉甫、文甫、郑叔度、苏乾伯、田树德、深甫,称大梁十才子。”又云:“君归矣,可寻旧盟。……友十子,会以文。”[6](《卷九十六》)其《哭左舜斋》亦云:“髫年共结文章社。”[6](《卷二十九》)以是知,当时不惟有大梁十才子之并称,且有结盟会文之事。据李濂所称,此社在自己髫年时已经缔结。李濂生于1488年,可大致推知此社结社时间。

陈铨等人所结社,鄢陵陈铨等人所结。《鄢陵县志》:“陈铨,字秉衡,……宏治乙丑(1505年)……卜筑西郊,结社讲道。”[7](《卷十八》)

扶沟杜璇等人之结社。李濂《雪崖先生墓表》:“先生姓杜氏,讳璇,字良玉,号雪崖。……乡里有严宪副者,与先生同结社,一日问诗于先生。先生曰:‘诗以兴趣为宗,率吾情盎然岀之,无适不可。世之锻炼以为奇,摹拟以为工,有意于人之赞毁者,皆非诗也。’”[6](《卷九十四》)据文中所载,杜璇约生活于1437—1517年间,可约略推知此社之时间。

五友会,鄢陵陈溥(1484—1537年)等人所结。《鄢陵县志》云:“陈溥,字一卿,号淡亭。……乙丑(1505年)登进士。……丁丑(1517年)……寻擢山东布政司右参议……以病请告归,与邑之逸德耆老为五友会,日谈道赋诗以为乐。”[7](《卷十七》)

鄢陵刘述等人之结社。《鄢陵县志》云:“刘述(1499年—1543年),字绍夫,……与同邑诸耆彦为会,率履正俗,一从真率之矩。以祖荫除通政司经历。”[7](《卷十七》)此当为其入仕前所结。

归闲诗社,临颍贾咏等人所结。贾咏(1464—1547年)字鸣和,号南坞。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嘉靖六年(1527年)八月致仕。李濂为其所作行状云:“丁亥(1527年)秋八月,……归田里。……杜门谢客,……暇则与耆旧五六人酌酒赋诗,以乐太平,有归闲诗社会焉。”[6](《卷九十三》)

朱睦楔等人之结社。朱睦楔(1517—1586年)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朱橚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年)举周藩宗正。张一桂为其所作神道碑云:“公生有贵征,……李公献吉一见大奇之,曰:‘此飞兔也,老夫且瞠乎绝尘矣!’……与闽王道思、越陈约之结社,讲艺甚欢。”[8](《卷一》)陈约之即陈束(1511—1543年),浙江鄞县人,曾任河南提学副使。王道思即王慎中(1509—1559年),泉州晋江人,官终河南参政。此社当为他们同官开封时与朱睦楔所结。

怡情吟社,祥符李士允等人所结。李士允(1475—1545年)字子中。正徳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陕西苑马寺卿。约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致仕。孙奇逢《李苑马士允》称其致仕后,“喜交游,好吟咏,垂老不辍。尝与诸乡先生结怡情吟社,时相唱和其间”[9](《卷五》)。李梦阳曾曰:“继吾名者此子也。”[10](《卷四》)

杞县黄舒华等人之结社。《杞县志》云:“黄舒华,字实甫。……嘉靖庚戌(1550年)以明经荐肥城县训导,尝论诗忤督学旨,……遂拂衣而归。与库部黄鹤结诗社。”[11](《卷十六》)又云:“黄鹤字鸣皋,嘉靖己未(1559年)进士,授嘉兴府推官。”[11](《卷十四》)后官至陕西按察使。

初服会,鄢陵梁策等人所结。郑二阳《太学生梁轩暨元配刘孺人墓志铭》:“君讳可养,字克中,为陕西宪副梁及泉先生长子。……君既鼓箧入胄监,二弟相继乘虬,宪副公适亦倦游,修初服会。”[12](《卷三》)梁及泉即梁策。郑二阳《宪副梁公传》:“梁公讳策,字对之,号及泉,……登乙丑(1565年)进士。……起补登州知府,甫数月,旋擢陕西宪副。当是时,公年未艾,飘然投簪。”[12](《卷三》)《登州府志》载:“梁策……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任。”[13](《卷十二》)可推知梁策致仕约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之后,此社亦约结于此时。

鄢陵梁可养等之结社。郑二阳《太学生梁轩暨元配刘孺人墓志铭》:“君讳可养,字克中,……(致仕归里)暇则与诗人杜琛辈结社为诗,诗宗王维,字规淳化。”[12](《卷三》)此社约与梁策所结初服会同时。

文水社,兰阳梁云构等人所结。梁云构(1583—1649年)字眉居,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入清,官至户部右侍郎。其《二妙集序》云:“家有文水,予考彼岸一区,桃花庵一区,集邑英彦而月六课之,刻有文水社前后集。”[14](《卷十二》)其《送孟诞先入对大廷序》亦云:“诞先之居泮上也,……题以文水湖,与予及明儿诸友辈结社其上。”[14](《卷十三》)社中人物孟诞先即孟登,字诞先,鄂州人,万历乙酉(1609年)举人,官兰阳教谕,与谭元春、刘侗相友善。该社当成立于孟登任兰阳教谕前后。

孔胶社,鄢陵郑二阳等人所结。郑蕃《编次益楼诗始末》:“先公方少壮时,与邑中诸君子结社为诗,曾刻《孔胶社稿》。丙辰(1616年),会试归,三上公车矣,戒不为诗。”[12](《卷三》)郑二阳《祭刘书阁茂才文》:“某与兄总发友也。……往从孟心卓先生游,联席问业者数年,其后共文社若而年。”又曰:“某当年总发之交,张丽阳、王霁峩暨兄而四。四人者居则同几,出则连骑,食饮则交匕筯。”[12](《卷三》)据此可知该社约创立于1616年之前,张丽阳、王霁峩似亦为此社中人。

刘允绳等人之结社。《禹县志》载:“禹州学正刘允绳,浙江秀水人。天启元年(1621年)由举人任。下车试士,取董学益为首。命诸生立社凡二十余处,阅文详加品评,士皆向学。董以是科发解,陈笃睦为魁本房,李从绳晚达中式,邢长文亦备中,皆会中士。”[15](《卷十八》)

黄从德等人之结社。《项城县志》载:“黄从德字伯明,号峻若,……与邑名士王清浦、阎又新、李鹏南联社,敦莫逆交。……天启末始以明经与廷对,除山西绛县令。”[16](《卷二十三》)此社当结于黄从德廷对授官之前。

海金社。周亮工云:“叶文通名昼,……甲子、乙丑间游吾梁,与雍丘(杞县旧称)侯五汝戡倡为海金社,合八郡知名之士人镌一集以行。中州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17](《卷一》)该社成立于甲子乙丑间,即天启四五年之间(1624—1625年),曾“统合于复社”[18](《卷九》)。

龙骧社,见下文凤翥社。

凤翥社,兰阳知县董直愚集兰阳士子所结。董直愚,山西介休人。天启六年(1626年)任兰阳知县。梁云构《贺董邑侯诞辰公子举秀才序》:“侯会诸生之秀拔者……分龙骧、凤翥二社,以牛耳相属。乃与广文孟诞先同蒞其盟。……构及儿羽明……乃兼赴二社。”[14](《卷十三》)《兰阳县志》载:“(侯)甫下车,重建聚奎楼。躬亲课艺,人文蔚起。”[19](《卷五》)

彼岸新社,梁云构等人之结社。创于其未第之时。其《彼岸新社约》云:“吾邑东南隩,……大有辋川相似。……(余)筑室于兹,题其门曰:‘彼岸。’……惟与求羊辈作文字缘。”[14](《卷十三》)

及社,鄢陵韩则愈等人所结。《鄢陵县志》载:“韩则愈,字叔夜,号秋岩。……崇祯辛未(1631年),邑诸子约及社,砺学行,则愈主其议。”[7](《卷二十》)又载:“韩绍愈,号惕庵……时邑有贤俊之士三十三人立社课艺,绍愈与焉。”[7](《卷二十》)苏宝谦《天水草堂集序》:“苏昭六、韩秋岩、梁伯飞、常心孔、韩智度、梁以道、郑公静等三十三人约为及社。”[7](《卷二十六》)《鄢陵文献志》载韩程愈语云:“及社之初兴也,读古文辞者不数人,(梁)濬一……所为诗文亦侈密不以示人。”[20](《卷十九》)综上可知结社时间及社中主要人物。

汝颍大社,韩程愈等人合数郡文士所结,约结于崇祯四年(1631年)至七年(1634年)间。《鄢陵县志》云:“(韩程愈)又约汝颍大社,联数郡知名之士百余人,刊文盈尺。”[7](《卷二十》)

韩则愈等人之结社。《鄢陵县志》载:“甲戌(1634年),与梁伯飞、梁伯方、苏昭六,商邱贾静子、侯朝宗、吴让伯、吴延仲暨西华理寒石、太康王敬一、夏邑彭天和、汝南汪卯君共为诗社,而以尉氏阮太冲、中牟张林宗两先生为词宗。”[7](《卷二十》)

征文社,杞县孟绍虞等人所结。孟绍虞(1581—1644年),字闻叔,号玄钵。崇祯初任礼部尚书。后辞归。张自烈《明资政大夫孟公绍虞传》:“丙子(1636年),……就城西构屋数十楹,立征文社,聚友党群从讲肄其中。”[21](《卷十七》)

冯师孔所立大社。冯师孔,字景鲁,原武(今原阳)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陕西巡抚。崇祯十六年(1643年),长安为农民军破,投井死。《中牟县志》载:“梁天民,字觉斯,……原武冯师孔开大社,延请四方名士集其家,天民与焉。”[22](《卷三》)

梁园文社。《杞县志》载:“马之騛幼嗜椒,自号椒史。髫年博极群书,既长,主梁园文社。……甲申(1644年)国变,侨寓淮阴。”[11](《卷十七》)

二、明代开封文社兴盛的原因

据何宗美先生统计,明代各省文社数量如下:南直107个,浙江97个,广东33个,福建18个,江西17个,湖广16个,北直15个,山东4个,河南4个,云南1个,四川1个[1](P23)。笔者初步考得明代开封文人结社数量达27个之多,不惟于北方罕见,且与南方社事兴盛之地相比亦不逊色。其兴盛之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首先,明代开封地位重要,经济繁荣。明代开封为豫省都会、周王封地,在政治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开封又处“南北交通的枢纽,也是南北商品的集散中心”,经济“空前的繁荣,尤其是商业经济更是独领风骚,出现了北宋以来的第二个高潮”[23](P270)。这种局面一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掘河灌城,历时达二百七十余年,几乎贯穿整个明王朝,堪称开封城市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繁荣。

其次,明代开封人才鼎盛,文化发达。明代开封教育发达,仅书院就有31所,约占河南书院总数的1/4[24]。教育的兴盛,也带来了科举与人才的兴盛,形成了许多仕宦大族。这些仕宦大族非常重视子孙及乡里的教育,兴社课艺。以鄢陵区区一小邑论之,明代就出现了梁廷栋、梁廷翰、郑二阳、常自裕、苏守范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一榜五进士的奇迹。他们与韩自重家族一起构成了中州文化史上宏大的文化世家群体。另一方面,作为南北交通枢纽,开封也是南北文人重要的聚集地。

再次,开封文人结社的历史传统。宋代李昉曾组织著名的汴京九老会,叶梦得组织的许昌诗社亦在明代开封府地域之内。而作为俗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宋代以来大量的说唱艺人在此组织表演社团。凡此都使结社成为开封文人的一种传统。

三、明代开封文社的特点

明代开封文社亦颇具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性质而言,多为科举文社及怡老会。科举文社主要研习八股制艺,或为乡绅所结,或为任职当地的职官所结,或为士子之间揣摩制艺所结。其间多有社艺的竞赛、点评及文集的刊印。如及社刚成立二年,就“刻及社初集、二集,文合千篇”[7](《卷二十》)。怡老会多为致仕官吏所结,仿效唐之香山九老会、宋之耆英会等,其活动以诗酒流连为主。这两种文社的文学气息较浓,与同为中州文人结社重镇的河南府文社多与理学讲会并生的现象相比,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两地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二,持续时间长、阶段性明显。明代开封文人结社以天顺、成化间李彬等人之结社及嘉乐会为最早。据何完美先生统计,洪熙至成化六十年间,全国可考的文人结社仅二十五个。因此二者堪称明代较早的文社。弘治至万历的一百一十年间,开封文人结社则多达十二个。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种类趋于多样,分布日益广泛。此当是受中州文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复古运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坛流派之争的影响。此际不少开封文社皆投入文坛纷争之中,或羽翼前后七子,或醉心公安、竟陵。在天启、崇祯仅仅二十多年间,开封文人结社达到高峰,不仅数量等于此前二百五十年结社总数,而且出现了汝颍大社、海金社等跨地域的大规模文人社团。这种明显的阶段性,与整个明代文人结社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第三,富有开放性。开封为中州首善之地,又居天下要冲,南北往来之士多会于此。故开封文社多有异省人士参与。如倾向于竟陵派的湖广孟诞先、著名文学评论家无锡叶昼等。另一方面,开封文社中的人物也积极参与外地社事活动。海金社曾统合于复社,是复社在北方少有的分社之一,而及社成员韩法愈、郑蕃、梁为舟、梁为虹等均名列《复社姓氏录》[25](《卷九》)。以省内而言,汝颍大社跨数郡,成员多至百人,规模之大,尤为罕见。

明代文人结社对明代学术文化、思想政治的影响皆至深至巨。开封文人结社之盛,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开封乃至中州的人文气象,而且对研究整个明代文人结社及文学史、思想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此前明代开封府的文人结社却几无研究,甚至不为人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1]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A].照隅室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扈耕田.复社分社的数量指属及事迹钩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6](明)李濂.嵩渚文集[Z].明嘉靖刻本.

[7](民国)靳蓉镜,等.鄢陵县志[Z].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8](明)焦竑.国朝献征录[Z].万历四十四年刻本.

[9](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明)范邦甸.天一阁书目[Z].嘉庆文选楼刻本.

[11](清)周玑.杞县志[Z].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12](明)郑二阳.郑中丞公益楼集[Z].康熙世德堂刻本.

[13](清)施闰章等.登州府志[Z].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14](清)梁云构.豹陵集[Z].康熙十八年梁羽明刻本.

[15](民国)王琴林.禹县志[Z].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16](清)施景舜.项城县志[Z].清宣统三年石印本.

[17](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Z].康煕六年刻本.

[18](清)卢见曾.国朝山左诗钞[Z].乾隆二十三年雅雨堂刻本.

[19](民国)高士琦,等.兰阳县志[Z].民国二十四年刻本.

[20](民国)苏源生.鄢陵文献志[Z].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1](清)张自烈.芑山文集[Z].清初刻本.

[22](民国)萧德馨.中牟县志[Z].中牟明德堂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

[23]马雪芹.从《如梦录》看明代开封的商业经济[A].田澍,等.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24]王洪瑞,吴宏岐.明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2).

[25](清)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Z].道光间刻本.

The Fact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on Literary Societies of Kaifeng in the Ming Dynasty

HU Geng-tian

(Heluo literature and Dialect Research Center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In the Ming Dynasty,literary societies is prosperous in Kaifeng.The reason includes political status,economic boom,prosperous culture and so on.It has strong literariness,long existence times and obvious gradualness.Kaifeng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local of literary society,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research of literary societ literature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Ming Dynasty;Kaifeng;Literary societies;Reason;Characteristic

K248

A

1008—4444(2012)02—0032—04

2011-12-05

扈耕田(1968—),男,河南宜阳人,洛阳理工学院河洛文学与方言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刘明)

猜你喜欢
结社文人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拯救溺婴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道学的团体化:宋儒结党,明儒结社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宋代文人爱睡觉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