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口之数量分析

2012-11-16 07:59郭志勇
关键词:人口数量增长率时期

郭志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国历史人口之数量分析

郭志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数量分析是研究中国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特征与趋势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出现了三个低谷期、三个平稳期、三个冰点、一个持续增长期、四个关键值,其增减变化可以划分为温和平稳、持续发展和高速增长等三个阶段,其增长率则经历了低速、紊乱、变化、剧烈等四个时期。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数量分析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散见于诸多历史文献资料之中,统计范围、口径、方法杂乱不一,因此对统计结果历来争议较大。笔者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所载,统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量分析原理、方法,对历史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简单分析,以期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减变化,以及各个时期人口增长率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查看人口数据的差异、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一、从传世典籍中所见的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

魏晋间著名学者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尤其对研究先秦时期人口数量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记载,夏禹时,“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周公相成王时(公元前1043年),“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万一千人,周之极盛也”;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时,“至于庶民,凡千百八十四万七千人;除有土老疾、定受田者,九百万四千人”;元始二年(2年),“民户千三百二十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二,口五千九百一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多周成王四千五百四十八万五十五人,汉之极盛也”;中元二年(185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人”;永寿二年(156年),“民户二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永嘉二年(146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上述这些人口数字,没有交代具体来源,特别是夏商周三代的人口数量,更加令人生疑;同时,这些数字也与《晋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有所出入。宋、元《地理志》及《清实录》等历史典籍也有一些各个时期的人口数字。综上,笔者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以这些传世历史典籍为基本材料,参考前辈时贤的有关论述,简要统计出有明确记载且为多数学者认可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详见表1。

二、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与原因

据皇甫谧考证,夏朝时(公元前2070年),“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人口1 355万。有商一代,人口无数考证。到周成王时(公元前1043年),人口增加到1 371万,千年之间人口增长率年均十万分之一。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时,人口1 184万,人口减少13.6%,出现了第一次负增长0.4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秦朝的人口一说2 000万,有人认为“估计有3 000万或更多”。秦末汉初,迭经战乱,人口数量有人认为约在1 500-1 800万。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5 959万,“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1](《地理志》)这个数字应当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公元前221年至2年,人口大幅增加,这段时间人口增加了近2倍,人口增长率年均4.91‰。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平稳增长的。9年王莽篡汉,至25年刘秀建立东汉,人口数量下降3 000多万,损失一半还多。据《后汉书》记载,光武中元二年(57年),人口数量才恢复到2 100万。嗣后东汉一代,人口数量一直徘徊在4 900万左右,人口增长率年均最大值为27.33‰,有些时期还出现负增长,平均在1%。直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人口5 648万,才又接近西汉末期的人口规模。

表1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统计分析表

续表1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巨大,仅存约1 000万。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一次严重大衰退。“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九十。孙权赤乌五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2](《地理志》)合计,三国时期魏灭蜀(263年),人口数量约为767万。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1](《地理志》),人口数量为1 616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4 601万。“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垦田五千五百八十五万四千四十一顷。其邑居道路,山河沟洫,沙碛咸卤,丘陵阡陌,皆不预焉。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3](《地理志》)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大幅下降,有说唐初人口仅有2 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又增至5 291万,大致与西汉末元始二年的5 959万、东汉末永寿四年的5 648万旗鼓相当。总之,隋唐时期,较之魏晋南北朝时的1 616万,人口增加了约2倍;自大业五年至天宝十四年,人口增长率年均0.96‰,增长平稳而缓慢。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只有3 000万左右。北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人口数量为1 427万。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二次严重大衰退。之后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人口为4 673万,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则历史性地达到了7 681万的第一次人口高峰。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较多。元朝建立初期,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人口数量为5 883万。“初,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宪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户二十余万。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余万。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于是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4](《地理志》)之后,一直未超过6 000万。

明初的人口不足6 000万,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5 987万,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人口下降到5 165万,期间最高值为6 659万。可知有明一代,人口保持在6 000万左右,低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7 681万的第一次人口历史高峰,与西汉末元始二年的5 959万、东汉末永寿四年的5 648万、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5 291万基本相当。

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锐减。清顺治八至十三年(1656年),人口徘徊在1 000多万。康熙二十三年至五十八年(1719年),人口保持在2 034万-2 502万。雍正十二年(1734年),人口数量也仅为2 735万。可见清朝早期的9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三次严重大衰退,与秦朝人口数量基本相当,时间倒退了近2 000年。与此同时,至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数量出现了激增,达到14 341万,中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亿人大关,达到了第二次人口高峰。与雍正十二年相比,人口增长率年均26.7%,除了盛世人丁滋生快速,还一定与清初以来持续实施的摊丁入亩的政策有莫大关系。之后,中国人口一直持续增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突破两亿大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道光十四年(1834年)则突破了四亿人口大关,即使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人口仍保有37 767万。自顺治八年至宣统三年,260年间人口数量增加了31倍之多,人口增长率年均13.8‰。

三、中国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量分析

借助数量分析之原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描绘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减变化的柱状图和散点图,以及各个时期人口增长率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查看人口数据的差异、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分布的柱状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三个人口数量低谷期。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人口数量不超过2 000万;三国魏晋时期(263—280年),人口数量不超过1 700万;清朝初期(1651—1734年),人口数量不超过2 800万。

第二,三个人口数量平稳期。两汉时期(2—157年),人口数量保持在5 000万上下;隋唐时期(609—755年),人口数量保持在5 000万上下;宋明时期(1110—1626年),人口数量基本上普遍突破5 000万。

图1 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分布柱状图

第三,三个人口数量冰点。三国时期(263年),人口数量为767万;北宋初期(1003年),人口数量为1 427万;清朝初期(1651年),人口数量为1 063万。

第四,一个持续增长期。乾隆道光时期(1741—1845年),人口从1.4亿持续增长到4.2亿。

第五,四个人口数量关键值。1741年人口数量过亿人,1762年人口数量超两亿,1790年人口数量超三亿,1834年人口数量超四亿。

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分布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阶段。

图2 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分布散点图

第一,温和平稳阶段:前2070—前221年。

第二,持续发展阶段:前221—1734年,其中出现了四个调整点,57年、263年、1003年、1651年。

第三,高速增长阶段:1741—1845年。

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分析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增长率经历了四个时期。

图3 中国历史人口增长率分析图

第一,低速期:前2070—2年,最大值不过5‰。

第二,紊乱期:57—609年,期间出现了三次较大的人口负增长。

第三,变化期:726—1626年。

第四,剧烈期:1651—1911年,期间最高的人口增长率为267.1‰,最低的人口增长率为-18.2‰。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理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出现了三个低谷期、三个平稳期、三个冰点、一个持续增长期、四个关键值,其增减变化可以划分为温和平稳、持续发展和高速增长等三个阶段,其增长率则经历了低速、紊乱、变化、剧烈等四个时期。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宋濂,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opul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GUO Zhi-yong

(History School,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is one of effective ways for scholars to use for the study on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s in Chinese history.Through such analysis is shown the historical fact:three depression periods,three steady periods,three freezing points,one increase period,four key statistics.The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including stationary and mild increase stage,continuous increase stage,and high-speed increase stage.And its increase ratio undergoes four periods such as slowspeed increase period,disorder increase period,change period,change period and violent increase period.

China,Historical period,Population,Quantitative analysis

K207

A

1008—4444(2012)02—0036—04

2011-12-27

郭志勇(1976—),男,河南濮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明)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增长率时期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