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2-08-15 00:49:13田益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游仙诗史诗神话

田益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 623002)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田益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 623002)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对后世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就神话故事对诗歌、散文、小说三个方面创作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神话是远古人类的发展史,也是文学的起源史。

神话故事;诗歌;散文;小说;创作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产生于我国文学的初始阶段,可为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对后世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古代神话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丰富的内容、奇特的想象、乐观的精神、浪漫的风格哺育着我国的文学,后世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以及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都与神话故事存在着明显的渊源,它们都从神话故事中吸取了丰硕的营养,神话故事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是功不可没。

神话故事是古代人民对世界的形象反应,它以讲述宇宙自然的形成以及神话英雄故事为主要内容,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补天造人,从夸父追日到后羿射日,从刑天舞干戚到共工怒触不周山,从燧人氏取火到巢氏造屋,从伏羲画八卦到神农尝百草,从皇帝统一之战到有虞氏舜帝的民族进一步融合,从精卫填海到大禹治水等等。这些向我们讲述着远古人类发展史的精彩神话篇章已经具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清晰、形象、充满了浪漫主义与乐观精神等诸多的文学原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神话是远古人类的发展史,也是文学的起源史。

一、神话故事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神话与诗歌的主要关系表现在神话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外国的我们当且不论,就我国境内也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彝族的《梅葛》、《查姆》,纳西族的《创世记》,苗族的《苗族古歌》、《苗族史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史诗就是神话的敷衍,它以长长的篇幅讴歌着上古武士与祖先们的英雄事迹,它是历经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民族绝唱。翻开中国文学史,相对于上述民族的神话与史诗,仅就篇幅而言我们发现古老的汉民族没有长篇巨制的史诗,但如果从祖先历史的歌颂而言我们的民族也有自己的史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从我国文学受神话影响来看,《诗经》是最早受神话影响的文学作品,像禹、契、后稷这些神性英雄,都在《诗经》中有所体现。在《诗经·玄鸟》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的商朝祖先的神话故事。这类其故事在《列女传》中也有详细记载:“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2]在《诗经》里同时还提到大禹治水的神话。

《诗经》中不仅对商朝先祖的神话传说有所讴歌,作为周朝的诗歌《诗经》对周朝先祖的讴歌也是大篇幅的,关于周朝先祖的英雄业绩在《诗经》里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首诗给予了记述,其中《生民》就是记述周人始祖后稷发迹的神话史诗,用八章的篇幅生动地描述后稷从其母受孕到出生、发家的全过程。其一为:“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3]后稷“无父生”,反应了母系氏族社会“感生”的神话意识,后面几章讲后稷神异,履弃不得而留养,后来真表现出了不同一般的才能与智慧,表现了周祖“农神”后稷的崇高形象。《绵》是一篇讲述太王小传,讲述的是太王率领周族,逃避犬戎追逼、安居周原、振兴周族的历史。《公刘》是《诗经》周族史诗中最重要的一篇,它记载了周代历史上最大,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另外两首诗歌也是记述了周朝始祖的一些传说和英雄史迹,完全可以说是一组周族的史诗。

继《诗经》之后,在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那就是“楚辞”。“楚辞”也可以说是一部新诗总集的名称。上古神话故事也为“楚辞”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在《离骚》、《天问》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他的《九歌》中也有不少风趣的神话题材,其后的宋玉亦采用神话故事来创作,他的“巫山神女”的传说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神话题材。两晋郭璞的《游仙诗》也是一种主题诗歌,通过营造神仙般的仙境来表达诗人的思想与感概,《游仙诗》无论从主题上还是创作想象上以及对神话的征用上,都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它与神话的渊源。《游仙诗》的来源很早,秦博士有《仙真人诗》,汉乐府中也有这类作品,建安、正始时期的曹植、阮籍也借《游仙诗》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到两晋时郭璞继承了这传统,作了《游仙诗》十四首,可以说是《游仙诗》的代表著,它既言隐逸又言求仙,写仙境“构思险怪”,意象宣明,幻而似真。唐代李白的《古风》与李贺的《梦天》都是得其精髓。

其实在中国的诗歌史中,神话故事的运用显得尤为突出,不少诗人的诗篇都从神话故事中取材,如曹植的《黄帝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李商隐的《嫦娥》等。

二、神话故事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在走向诗歌言志的同时,也走向了散文。在古代的散文创作中,神话故事作为散文的题材与素材被征用与改造,成了宣传政治主张与学说见解的注脚。这种神话的散文化主要表现在古代的诸子著作与历代著作中。

诸子散文是先秦时期散文的集中代表与体现,诸子散文中最能体现神话与文学关系的当数《庄子》的寓言与《列子》的仙话,它们都是一种散文化的文体,其对神话故事的征用一是引用,二是改用,三是创作,其中透出了哲学化与神仙化的现象。神话故事流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神话故事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后世思想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或伦理道德观念,常将神话故事改造为有所寄托的寓言,由此神话故事走向了寓言,变现出了宣明的文学化。在先秦诸子,尤其是在《庄子》中,寓言不胜枚举。如《庄子·应帝王》中的“倏忽与混沌”寓言当脱胎于《山海经·西山经》。庄子把根植于原始思维的神话故事,加工改造为别有寄托的寓言,宣扬道家的“顺物自然”的思想和“天道无为”的主张。又如《山海经·中山经》中有“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4]《庄子·逍遥游》修饰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去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5]宣扬道家“逍遥无为”的思想。河神与河伯的神话在《庄子·秋水》中加工为河伯“望洋兴叹”,说明囿于一隅则不识大道。凡是种种,都是神话故事文学化的结果。《列子》也是保留神话最多的诸子散文,如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太行王屋的神话,龙伯大人神话,终北国的仙乡,都是很重要的神话资料。《列子》的散文故事完整、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都称得上是上等的文学作品,其中也透出了神话的轨迹。

其他的诸子散文还有《老子》、《论语》、《墨子》、《吕氏春秋》等,从它们中也可以搜寻到上古的一些神话与传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纪传体为主的历史巨著,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史记》的开篇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帝,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司马迁记叙了皇帝有熊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的世系血脉,并记叙了皇帝时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又与蚩尤大战于逐鹿之野,而后还有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等神话人物的史话,完全是一部五帝人物传记,他们的事迹在《山海经》等神话著作中都有记载,在《史记》里这些神话人物被历史化了,且以优美的文学化语言告诉我们。《史记·五帝本纪》之后有夏、商、周、秦等族与朝代的历史,其中很多是从神话故事中发源的。在“夏本纪”中讲述了:“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6]紧接着记叙了尧用鲧治水,舜巡视发现鲧治水无功,又举禹治水及其所见所闻所做。在“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里面所记载的内容都有神话的影子。

神话进入历史典籍早在《史记》以前就开始了,如《尚书》中有“尧典”“舜典”等,《左传》也有很多关于神话的记载,另外,像《春秋》、《国语》、《战国策》中也都有神话的内容。

三、神话故事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神话是小说的源头,是小说的最早表现形式,它与其后可以称得上小说的神仙志怪故事从形式上与内容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神仙志怪故事是表现神、仙、精、怪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领跑者一部分神仙志怪故事本身就是古代神话。

神仙志怪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神话传说作为其源头之一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较早出现的神话故事与小说结合的典范可以说是《穆天子传》。里面的描写手法完全具备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同时西王母的形象也不似《山海经》中的兽形象,完全是一个天女的形象,且有被仙话的迹象。今被称得上小说的还有《神异经》、《十洲记》、《洞冥记》等等,他们也都算得上神话故事与小说的结晶。

纵观整个汉魏六朝时期,神话故事与小说结合的作品很多,其特征是神话仙话化,大多数古代神话故事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仙话化想象,如:《淮南子》、《列仙传》、《西王母传》、《神仙传》等,而此时最能够代表神话与文学结合的代表作应该是《搜神记》和《搜神后记》。《搜神记》是中国古代神狐玄怪小说的先驱,神、鬼、巫、仙、妖五位一体的文学表达。在其中我们看到神话的大神英雄为志怪的内容,一些自然的神灵也作为超自然力量的角色登场,神话幻想影响着志怪小说的思维,这些题材与思维方面为志怪小说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借鉴的东西。到明代的时候,《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应该是神话小说的代表。《西游记》可以说是中国神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创造了一个瑰丽神奇的“神话”世界、一个色彩缤纷的“神话”环境,在那多彩而丰富的神话世界里有着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子。这两种古代神话后创作的神话小说虽然不是把古代神话人物作为主角,但它的创作及其形象的表现都是神话般的。神话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题材形态方面、主题和架构方面、创作方法、神话与小说的传承联系都有体现。

神话从一诞生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起神话本身而言,可以说它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文学的诞生来看,初始的文学史诞生在神话的怀抱里的,神话与文学初始处于难以分割的阶段。总之,神话走进了文学,成为文学的素材,这是神话对文学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影响。

[1] 刘毓庆,李蹊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明]汪道昆.列女传[M].北京:中国书店,2001.

[3] 清如许,王洁注.诗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 [汉]刘韵.山海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5] 雷仲康,注.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6] [汉]史马迁.史记[M].上海:岳麓书社,2005.

An Analysis of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y’s Influence on Later Literature Creation

TIAN Yi-lin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y is the literary source, which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iterature.This paper discuses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mythology on the creation of poetry, essays and novels,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at the mythology is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human beings, but also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Fairytale; Poetry; Prose; Fiction; Aliterarycreation

I276.5

A

1008-7427(2012)08-0083-02

2012-05-15

猜你喜欢
游仙诗史诗神话
东方神话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8:14
2013史诗之战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6:06
史诗表演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郭璞《游仙诗》现存篇目考论
——兼与赵沛霖先生商榷
史诗
中华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 08:04:34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中国火炬(2016年10期)2016-05-03 06:34:44
“神话”再现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2: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研究综述
名作欣赏(2015年27期)2015-03-15 0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