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2012-10-27 08:01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控件程序设计

王 晴

(徐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6)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王 晴

(徐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6)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并就一次《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体验,浅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分四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VB程序设计》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谈一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七章 用户界面设计》——7.1.1单选按钮、复选框和框架。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单选按钮、复选框和框架编写应用程序,并能够在应用程序中恰当、且正确地使用控件数组。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配合“示例教学法”、“‘课机’结合式教学法”开展教学。精心设计多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出一个个知识点,学习并应用各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细分四步,下面做详细介绍:

1.单选钮、复选框控件学习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示例分析——导入新课、引入新控件;引例《同学录》界面功能认识;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真实,并为学生所熟知;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复习以前所学,又能引出新课将学。

图一 开篇示例——同学录(示例1)

本例是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例,较易理解。通过该示例界面的展示,既可复习之前所学控件——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又可引出本次课的任务——单选钮、复选框和框架控件。且通过对该示例功能的演示,使学生提前了解将学控件的功能和用途。

②确定学习任务——单选钮、复选框控件细节分析;通过前面的示例分析,学生已经对此两种控件的功能有了一些了解。在这一环节,乘胜追击,对此两种控件的功能、常用属性和事件做介绍。此处无需太啰嗦,只介绍最常用的,每个控件介绍完毕,都选用简单、经典且易懂的示例进行演示。例如单选钮案例可选(图二)所示示例2,复选框可选(图三)所示示例3。

③效果评价——单选钮、复选框综合示例制作。

将单选钮和复选框控件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综合示例4(图四)巩固刚才所学。

图二 单选钮示例(示例2)

图三 复选框示例(示例3)

图四 单选钮、复选框综合示例(示例4)

2.框架控件学习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控件综合示例(弊端分析),引出框架控件;知识点之间要衔接流畅。上一知识点最后的综合示例完成后,运行,请学生观察功能不足之处,即同一容器内单选钮只能选一个。从而引导学生提出对单选钮分组的想法,引出框架控件。

②确定学习任务——框架控件;讲解框架控件,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框架对控件分组,而不是像其他控件那样,去介绍他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③效果评价——应用框架,消除弊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框架控件,解决示例4中出现的问题,弥补示例4中的不足之处。

3.控件数组学习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示例制作和编程过程体验,引出控件数组;与上一知识点自然衔接,在示例4的界面制作和编程过程中不仅巩固框架控件的使用方法,还要不断引导学生,体会界面制作的繁琐,及代码编写的不便。从而引出控件数组的概念。

②确定学习任务——控件数组;讲解控件数组的概念,制作方法,及代码编写方法。

③效果评价——应用控件数组,简化界面制作过程,提高编程效率。将示例4使用控件数组再制作一次,使学生体会两次制作过程的差别,从而体会出控件数组的便捷。

4.归纳总结

①自主(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完成开篇示例。归纳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重新提出开篇示例——同学录。在学完各知识点后,重新展示开篇示例的界面和功能。使用“‘课机’结合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根据所学完成该示例的界面制作和编码过程。及时巩固知识点,及时应用知识点,趁热打铁,使学生学中练,练中学。

②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1.教学方法设计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讲解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任务驱动”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出一个个的知识点,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情境创设”自然、流畅。

2.课件制作方面

选用清新自然的模板制作课件。课件涵盖知识点的同时,多采用动画方式。一来通过动画模仿板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通过动画引导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思考,并为思考留有空间和时间。

在需要对示例进行演示时,通过课件中的超链接,直接切换到VB环境,节省了从PPT到VB环境不断切换所浪费的时间,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

3.教学效果方面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有了全面并系统地了解。不仅掌握了各个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且能够在应用程序中应用这些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顺利完成了本次课的各项教学目标。

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通过提问、设问等环节的进行,学生的专注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在完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课前设定的情感目标。

六、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极其有效的。

[1]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杜美萍.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8).

[3] 方蓉.《VB程序设计》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例[J].电脑学习,2007,(5).

G642

A

1008-7427(2012)08-0144-01

2012-06-05

作者系徐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VB程序设计控件程序设计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关于.net控件数组的探讨
浅谈VB程序设计的教与学
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实践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一体化教学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ASP.NET服务器端验证控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