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琴 晏维荣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 宁夏 银川 750004)
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出血多在基底节、丘脑和内囊附近,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性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晕、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等,重症者出现昏迷。因此,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同时对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30~82岁。均通过头颅CT检查确诊。36例治疗痊愈,122例好转,10例自动出院,12例死亡。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再出血 密切观察并按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①意识的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的指征之一,可用简单的语言、肢体活动、针刺皮肤或压迫眶上神经等反应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②瞳孔的变化是判断病情、观察脑疝的重要依据。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脑疝,双侧瞳孔缩小提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提示临终征象。③急性期每30~6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如出现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规则等变化,是即将发生脑疝的先兆,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2.2 一般护理
2.2.1 病室环境和卧位。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减少陪客和探视。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60% ~70%。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绝对卧床休息4周左右,避免搬动,减少刺激。头部垫高15°~30°,头枕冰袋以保护脑细胞,减少颅内出血。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口角向下,以利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自然流出,切忌无枕平卧。及时擦干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
2.2.3 输液。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补液通畅,给予静脉留置针。静滴20%甘露醇,滴速要保持在120滴/min,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各项护理操作的时间要集中,避免对患者的多次刺激。
2.2.4 保持大便通畅。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致便秘,排便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上升导致再出血。对大便秘结者,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另外在每次进食后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2.3 饮食护理 发病后1~2天,昏迷患者应禁食。待意识好转,吞咽无障碍时试给流食、半流质饮食,否则应予鼻饲以保证营养摄入。饮食宜以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主,常选用牛奶、豆浆、果汁、鱼汤、米汤、菜汤,大米、面食类,瘦肉等。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4 心理护理 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通常会加重脑血管患者的心理负担,易产生焦虑、恐惧、被动依赖、孤独感、自卑等心理变化,对治疗缺乏信心。这时护士应尊重患者的人格,经常用解释、开导、劝慰的语言,耐心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5.1 肺部感染。脑出血患者因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淤血;昏迷者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肺部;病房内交叉感染等因素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因此预防性治疗护理必须及时跟上。每日行口腔护理2~3次,定期翻身、拍背、吸痰,防止感染。总之,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无阻。病房里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2.5.2 尿路感染。对于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并保持尿道通畅,尿管要定时开放,每日用洗必泰棉球行尿道口擦洗、温开水会阴部冲洗各1次,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导尿管要注意定期更换。
2.5.3 压疮护理。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形成的组织坏死。受压部位应垫软枕,每2~3小时翻身1次,定期按摩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尽量不牵动头部,保持皮肤及肛周清洁卫生,同时要注意冰袋和热水袋对皮肤的冻伤和烫伤。
2.5.4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保证抑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出血先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6 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 急性期要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及体位更换,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床上肢体活动。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配合患者加强肢体的按摩、针灸等理疗。语言康复训练从发音器官开始到发单音节、单词、认人、认物、认字,数数等,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让患者跟着说,或让患者反复听日常用语的磁带,以强化语言刺激,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通过实施以上护理体会到,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指导,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情变化,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护理中,减少各种刺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操作,避免情绪波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做好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