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新模式的思考

2012-08-15 00:55
关键词:理工科学风院校

孙 彦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构建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新模式的思考

孙 彦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学风建设关系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质量。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有其特殊性,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与学科相联系的特点,也有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因此,加强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学风建设新模式,对培养人才和学校发展都至关重要。结合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学校声誉,关系到学校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以理工科高等教育为主的国家,理工科大学生占现有大学生总数的68%。所以说,理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1]。因此,加强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学风建设新模式,对提高人才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都非常重要。

一、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特点及挑战

(一)理工科院校及其大学生特点

所谓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统称。本文所指的理工科院校是指以理、工为主,同时与经济、管理、人文社会学科等相互结合、渗透、共同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与其他学校相比,具有鲜明的理工科特点,主要是作为专门培养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设计、制造、施工等科技、生产技术人才的大学。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等方面和一般大学生有相同的一面[2],同时,他们又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院校大学生的独有特点:一是相对文科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二是他们的实验多、课后作业任务重,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前后衔接紧凑,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三是学校为他们开设的课程内容强调应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四是学生普遍擅长逻辑推理,偏重数理性和严谨性,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理工科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论是在思想认识层面和体制、机制、制度层面,还是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都存在着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需要进一步牢固;二是个别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意识和个别管理、服务人员的育人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员育人的氛围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四是少数学生的专业精神和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迟到、旷课现象比较普遍

上课迟到,尤其是每天早晨第一节课,迟到现象有一定规律性,如年级越高,迟到现象越严重;通常节假日后的第一天早上第一节迟到最严重;实施多媒体授课后,大课堂教学造成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旷课。学生一般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旷课现象一般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趋势:学期当中旷课多,学期初和学期末旷课少。而在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学生到课人数最多。由于学生旷课,有的老师不得不采取点名的方式(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样又通常衍生出“代人答到”等不良现象。

2.考试违纪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

总体上,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违纪现象和作弊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出“群体化”、“职业化”、“科技化”等特点[3]。少数学生视抄袭作业、抄袭实验报告、抄袭论文无所谓。相对抄袭,日常考试作弊表现更为恶劣。如,河南某所理工科院校每年所处分学生中因为考试违纪和作弊等问题受处分的学生占70%多,且每年都有因考试替考而开除学籍者。

3.轻视“两课”的学习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重专业知识学习,忙于各类考证、考级,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学习不深入,不能将“两课”的学习与个人今后的发展相联系。

4.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4]。在各种学风不良现象中,沉溺网络是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最大“顽症”。

二、建立学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理工科院校要进一步增强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加强学风建设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以人为本办学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理工科院校履行教育职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成才动力,创造性完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任务和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保证和紧迫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和二级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学风建设当作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确立目标,努力营造优良的学风氛围。优良的学风,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理工科院校和基层院系应成立大学生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基层院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基层院系领导和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等负责人组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可以设在基层院(系)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或者团委(总支)、教学科研办公室,成员由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会干部组成。

(三)明确责任,同力协作

基层院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单位学风建设的领导、安排、部署、协调,建立学风建设工作考核制度、综合考评制度等。学风建设工作小组,要定期研究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形式,落实学风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学风建设工作计划安排,注重实效,讲求特色,把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计划和部署,具体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总结以及与学校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等。

三、抓住主要环节,创新学风建设新模式

(一)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学生入校时的基本素质,及时修订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质量。二是教育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并落实到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与学最有效结合的基本点,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管理,确保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的秩序,让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对经常迟到、早退和旷课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反馈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二)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大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二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和更高追求。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大爱精神,关注学生的前途命运,关爱学生的生命价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度负责[5](P23)。三要加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紧跟党走。同时,将学生学风情况与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工作等挂钩,使优良学风成为优秀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品质。

(三)抓好基层班级的班风建设,夯实学风建设的基石

班级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基本单元,班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石。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班风,是建设具有较强凝聚力、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人生志向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都有着特殊意义。一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加强对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二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保障班级学风建设。三要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优良班风。四是民主化管理学生班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使班级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抓好大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和诚信教育

一是辅导员、班主任要进一步强化考前教育引导,同时,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风。二是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刻苦学习、诚信做人、诚实做事。三是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四是抓好学生毕业论文、实验实习和报告成果的管理,注重学生论文的原创性和实验实习报告的真实性监督。

(五)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优良师德师风的引导[6]。一要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教风建设。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师以身立教的使命感;通过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增强教师以身立教的责任感。二要积极开展教师师德建设。教风建设的关键是师德建设,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模范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使“讲师德、树师风、铸师魂”为主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培养名师。三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启发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切实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才的引导者。

[1]杨亚非.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2]曹洁.浅析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导刊,2010,(7).

[3]李霞.浅谈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诚信教育[J].科技信息,2010,(34).

[4]胡树祥,谢玉进.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0).

[5]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代永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责任编辑:王兰锋)

Abstract: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plays the key role i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talents quality.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s its particularity with the problems in associating with discipline,also have the common features with college student groups.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nd actively exploring the new style construction mode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alents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with the problems in style of study,this paper proposes new models of academic atmosphe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Key word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of New Models on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UN Yan
(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G641

A

1008—4444(2012)04—0160—03

2012-04-21

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1年度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SKL-2011-2090)

孙 彦(1976—),男,河南新野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理工科学风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