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艳
(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吉林通化 134002)
高师语文微格教学中对话技能的内涵及策略
孙丽艳
(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吉林通化 134002)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语文微格教学的实施方式与内容,尤其对话理论的引入,给语文微格教学中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更换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以高师中文师范生进行对话技能训练为例,具体阐述了语文微格教学中对话技能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的策略。
语文;微格教学;对话技能
语文微格教学是培养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但随着2001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微格教学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新课程的改革。近几年,对每个学科所应有的独特教学技能的研究尤其少。比如语文微格教学,很长时间沿用所有学科通用的教学技能内容,限于导入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结束技能、演示技能等等,缺少语文教学的特色。随着新理念的逐步渗透,尤其语文教学中对话理论的引入,传统的语文教学由“填鸭式”转向“对话式”,师生关系和教学形式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对于高师中文师范生来说在课堂上如何学会对话,成为教学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使命。
“对话”,是指听话者和说话者针对固定话题展开的互相之间的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一定的教学话题展开的教学交往活动。这里蕴含师生之间具有教育性的互相言说与倾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敞开自己的心扉,彼此倾听他人的声音,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最终获得知识。
语文微格教学中“对话技能”是针对受训练的教师或者师范生而言的,是指他们在教学交往活动及微格教学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交流沟通时所用有效的的言语行为方式,而对话技能的微格训练也就是对这种言语行为方式进行的反复的强化的演练。
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因为语文教学的对话的不是简单的两者之间的语言交谈,而是师生双方各自敞开心灵,并彼此交流,进而相互悦纳的过程。如果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完成对话的。语文教师必须将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语文对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学生只有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但不等于平等得没有了主体。语文教学的对话的前提是保证教育的实施,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学生成长主要依赖于教师有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对话容易漫无目的,所以教师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对话中必不可少。
语文课堂的对话形式是交流,而师生或者生生相互之间的对话不仅仅只是交换一些信息,更主要的是要引发对问题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如何使各种沟通之间的对话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将是推动对话教学有效进行的主要手段。
语文课堂的对话性教学,不是双方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过程。在对话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就教学内容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充满创造色彩的。
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很多对话的文本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同时,自然要感悟其中的情感的内容,然后师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对文本的情感进一步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语文课堂的对话过程就是师生共同的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养成学生的悟性和才华的过程。
许多师范生在一开始登上讲台时,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表现在设计了若干个问题,问题一个接一个地问下去,教师指名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以强制的方式让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和答案走下去问题问完了,对话也就结束了。这种问答式对话,不仅缺少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也失去了对话的平等性和独立性,是教师独霸式的对话。所以,要真正地领会对话教学的内涵,因为对话不仅仅是单纯的像生活中的你问我答,而应该首先确立起师生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话,彼此才能进行沟通。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如: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或者把表演引入课堂,这些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对话的欲望;还有如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总之,让学生在自由的对话中获得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容易引起一些与文本内容无关的争辩。实际上,个性解读并不是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随意发挥与解读。语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充分发现文本的意义,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精神上的成长。所以在实行对话时,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注意要留给学生时间和阅读文本的自由,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能先入为主,牵强附会。与学生深入体验作品,品味文本蕴涵的空白,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对话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积淀不够,思想深度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在阅读文本时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语文教学的对话需要教师参与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引。在对话进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文本解读的偏差,并启发引导、巧妙点拨,不要为了“尊重”学生而盲目赏识,而应该采取有效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方向,进一步理解文本的价值导向和深层意蕴。要让学生的在独特感受的同时,甄别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是一场师生之间理智交锋的探险,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之间的对话会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因此,受训教师和师范生在进行行为训练时,不要忘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反应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教师应找到一个与学习者融洽对话的契合点,打造一个师生双赢的语文课堂。
[参 考 文 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轮[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徐林祥,张中原.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黄福艳.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0(4).
G642.0
A
1008-178X(2012)11-0159-02
2012-08-03
孙丽艳(1975-),女,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