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的内涵及实施原则

2012-08-15 00:47:04清,李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惩罚教育者原则

徐 清,李 营

(1.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2.大连市甘井子区华北小学,辽宁大连116000)

教育惩罚的内涵及实施原则

徐 清1,李 营2*

(1.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2.大连市甘井子区华北小学,辽宁大连116000)

教育者在对犯错学生进行惩罚时,应慎重考虑,多方权衡,不能轻易地下结论,应在了解教育惩罚内涵的基础上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对犯错学生实施教育惩罚。

教育惩罚;内涵;实施原则

一、教育惩罚的内涵

《教育百科辞典》指出:惩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1]李诚忠主编的《教育词典》将惩罚界定为“对学生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惕。其教育作用是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行为的错误,并促使其找到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正确的运用惩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但是惩罚不是‘报复’,决不应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在肉体上受到痛苦,在物质上受到损失(不适当的赔款等)。惩罚方式分轻重两类,较轻的有批评、谴责、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2]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惩罚是教育者为了让犯错学生矫正错误行为,在不违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对犯错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

教育惩罚是基于惩罚引出的一个概念,其背景是教育,所以教育惩罚不仅要具有惩罚本身的各种性质,还应具有教育性。教育惩罚的涵义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惩罚是包含于惩罚这一概念中的,但“教育”一词却赋予惩罚教育性,为其设定了特殊的情境;第二,教育惩罚针对的是学生的错误行为;第三,教育惩罚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第四,教育惩罚是动态的,长久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教育惩罚的内涵界定为: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的错误行为或违规行为,通过某种方式,使其受到警示,以达到对错误行为的矫正,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动态的教育方法。

二、教育惩罚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根本目的就是要教育人、塑造人。因此,教育惩罚必须出于教育人的目的并遵循一定的教育性限度。实施教育惩罚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所以高校教育者一定要清楚认识到教育惩罚针对的是学生的过错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任何出自于发泄个人情绪,对学生权利造成损害的行为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惩罚。

2.“三公”性原则

教育惩罚要想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公平、公正、公开也是其根本保证。这也意味着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即“三公”性原则。只有教育者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学生才能对其心服口服,教育惩罚的威慑力才能得到更好展现。若教育者对某一犯错学生心存偏袒,就会让其他同学丧失对规则的信任,而且教育者的这种行为也会纵容犯错学生的错误行为,使其产生侥幸心理。因此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应该向犯错误学生和其他学生说明违规事实,并说明惩罚的依据及其理由,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3.“二合”性原则

教育惩罚的“二合”性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合法、合理的实施教育惩罚。所谓合法与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教育惩罚主体的“二合”性。在实施教育惩罚前要明确谁拥有惩罚的权利,这种权利有多大,惩罚应以校方的名义作出,而不能以个人的名义作出。

教育惩罚依据的“二合”性。即惩罚所依据的事实、证据要真实充分、全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惩罚条件、种类和程度。因此,教育者必须依据成规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这种成规有三种来源,即班规和校规、教育部门规章、国家法规。

教育惩罚目的的“二合”性。教育者要明确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惩罚对象的“二合”性。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所指向的对象应是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学生的个人身心。

4.“二适”性原则

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还要遵循“二适”性原则,即适时性和适度性,适时性包含两层含义,及时实施教育惩罚和延时实施教育惩罚。

夸美纽斯所持的及时性原则认为当学生的错误行为出现时,教育者应当下就对该学生实施教育惩罚,这能够很好地当场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人犯错误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准备受惩罚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存在,往往是实施教育惩罚的最佳时机,此时犯错学生明白的道理通常会终身难忘,及时实施教育惩罚易使学生理解并认可学校及教师所期望的行为。

洛克关于教育惩罚则主张适当延时性原则,反对立刻对犯错误学生实施教育惩罚。他认为在过失与惩罚之间应留有适当的时间间隔,有利于犯错学生更好地反思其错误行为,也有利于避免教育者感情用事,草率做出决定。当然在错误行为与惩罚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不能太长,这个时间间隔就需要教育者巧妙掌握好。及时实施教育惩罚,还是延时实施教育惩罚,“这要看环境、时间、个人和集体的特点,要看执行者的才能和修养,要看最近期间要达到的目的,要看全部的情势如何而定。[3]”。当学生犯错误时,对其实施的教育惩罚过轻或者过重都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是采用较轻的还是较为严厉的教育惩罚手段,主要看所使用的教育惩罚能否真正达到触动和改造学生心灵并使他产生羞愧感,从而放弃错误行为。

5.艺术性原则

教育惩罚是善意的,讲究艺术性的,是以教育为目的,是事先有规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可以简单地依据规则,程序化地按同一模式,使用单一的手段来惩罚所有出现类似过错行为的学生。因此,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首先,教育惩罚要因人而异。教育惩罚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年龄、性别特点为依据,因人而施,使教育惩罚更具有人性化。其次教育惩罚的方式和手段要多样化。教育惩罚是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的一部分,要与说服、表扬、奖励等方式相结合来使用。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犯错学生认清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将要带来的危害。表扬与奖励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信心,激励学生进步。但过分的表扬与奖励则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而表扬和奖励与教育惩罚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最后,教育惩罚要进行追踪和反馈。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不能简单的一罚了事,有必要进行教育惩罚后的追踪与反馈,这样既彰显了教师对学生一如既往的关爱,又便于教师适时调整惩罚的力度和方向。

总之,作为一种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惩罚手段,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全部学生的,当正面教育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时,教育者要坚定而恰当地运用惩罚这一教育手段,只要教育者切实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着想,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惩罚,就一定会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惩罚的积极作用。

[1]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7.

[2]李诚忠.教育词典[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1.

[3]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85.

[责任编辑:阅文]

On Connotation and Implementing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Punishment

XU Qing1,LI Ying2
(1.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2.Huabei Primary School of Ganjingzi District,Dalian 116000,China)

When punishing students who made mistakes,educators should think twice and should not jump to a conclusion.Educators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nd give students educational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punishment connotation.

educational punishment;connotation;implementing principle

book=2012,ebook=4

G441

A

1008-388X(2012)02-0074-02

2012-03-01

徐清(1987-)女,辽宁抚顺人。

猜你喜欢
惩罚教育者原则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神的惩罚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06
Jokes笑话
惩罚
趣味(语文)(2018年1期)2018-05-25 03:09:58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真正的惩罚等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